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士群

作品数:128 被引量:676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4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5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7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2篇蓝藻
  • 21篇水体
  • 19篇养殖
  • 12篇水葫芦
  • 11篇营养化
  • 11篇资源化
  • 11篇富营养化
  • 9篇厌氧
  • 9篇植物
  • 8篇水产
  • 8篇脱氮
  • 8篇小球藻
  • 7篇厌氧发酵
  • 7篇藻类
  • 7篇沼气
  • 7篇富营养化水体
  • 6篇藻毒素
  • 6篇生物膜
  • 6篇
  • 5篇氮磷

机构

  • 125篇江苏省农业科...
  • 10篇南京理工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南京农业大学
  • 7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盐城师范学院
  • 3篇苏州科技大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滩涂生...
  • 1篇福建卫生职业...
  • 1篇江苏香河农业...
  • 1篇国环宏博(北...
  • 1篇生态环境部南...

作者

  • 127篇韩士群
  • 60篇周庆
  • 51篇严少华
  • 29篇宋伟
  • 20篇刘海琴
  • 12篇张振华
  • 12篇刘国锋
  • 12篇陈婷
  • 9篇罗佳
  • 8篇黄建萍
  • 7篇唐婉莹
  • 7篇常雅军
  • 6篇范成新
  • 5篇胡永红
  • 5篇姚东瑞
  • 5篇张建秋
  • 5篇李国锋
  • 5篇王震宇
  • 4篇高运强
  • 4篇王岩

传媒

  • 25篇江苏农业学报
  • 13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
  • 3篇湖泊科学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塑料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科学养鱼
  • 1篇土壤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化学世界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9篇2018
  • 10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蓝藻深度脱水方法及其发电能源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蓝藻深度脱水方法及其发电能源化方法。蓝藻深度脱水方法包括改性处理和脱水处理,其中改性处理为向蓝藻浆中添加改性处理剂,并添加纤维性物质。蓝藻发电能源化方法包括将深度脱水所得蓝藻饼加入焚烧物中,然后进行焚烧发电。本...
韩士群周庆 巫佳杰
文献传递
蓝藻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蓝藻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处理方法,包括第一步、蓝藻破壁与腐解;第二步、藻毒素的三级降解;第三步、强化酸化;第四步、干发酵产沼气。本发明实现了蓝藻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处理速率高,藻毒素残留低,且产沼气潜力高。
韩士群周庆严少华
文献传递
改良生物炭吸附/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3年
生物炭是通过生物质原材料制备的富炭产物。生物炭因具有比表面积大、结构多孔和官能团丰富等优点,能够有效吸附水中有机污染物。当生物炭经功能化改性后,可作为性能优越的功能材料,能够高效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了深入探究生物炭改性材料对水体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作用,在概括生物炭吸附/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物的一般机理的基础上,重点对生物炭改性方法及其对有机物的吸附/降解机制进行系统总结并作出展望。
顾鑫才陈丙法刘宏韩士群
关键词:生物炭改性方法有机污染物
小球藻生长因子(小球藻精、CGF)提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球藻生长因子(小球藻精)提取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包括温浴、破壁、酶解、分离、残渣利用等步骤。由于本发明采用加酶水解的方法提取小球藻精,温度要求低、溶液中性,因此避免了国外水提或碱性溶液提取时温度高、强...
韩士群
文献传递
太湖蓝藻发酵后沼渣和沼液的肥效研究被引量:25
2009年
以无锡夏季蓝藻暴发期间打捞出的蓝藻发酵后的沼渣沼液为原料,研究其作为有机肥施用的肥效。设置5个盆栽试验处理:2008年发酵沼渣沼液(处理A)、2007年发酵沼渣沼液(处理B)、新鲜蓝藻(处理C)、化学肥料(处理D)及空白对照(CK),以小白菜为试验植物。结果表明,蓝藻发酵沼渣沼液处理的小白菜株高和产量均有显著提高,并且亚硝酸盐含量低于国家规定的4 mg/kg,VC含量相对于化肥处理有显著提高。施用蓝藻发酵液和新鲜蓝藻的土壤全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土壤酸碱缓冲能力提高。施用处理A和处理C土壤C/N比下降。
姜继辉严少华陈巍韩士群刘海琴宋伟
关键词:太湖蓝藻沼渣沼液肥效
一种淤泥堆场原位脱水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淤泥堆场原位脱水系统,包括:开设在土体周面的环形密封槽,土体内插设若干排水板,若干排水板的顶部位于土体上方,且若干排水板的顶部连通设置有连通装置,位于同一行的若干连通装置依次连通设置,位于土体一侧的连通装置...
韩士群陈丙法巫佳杰
凤眼莲、水花生、鲢鱼对富营养化水体藻类及氮、磷的去除作用被引量:22
2012年
为了探讨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种群的控制作用,研究了飘浮植物凤眼莲和水花生、滤食性鲢鱼及其组合对水体中藻种群结构、生物量和数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凤眼莲、水花生和鲢鱼均可减少水体中藻类总生物量,其中水葫芦+鲢鱼组合的效果最好;单独放养鲢鱼的处理虽然藻类总生物量下降,但藻类总数量增加;试验结束时,水葫芦、水花生、鲢鱼、水葫芦+鲢鱼、水花生+鲢鱼处理水体藻类总生物量分别是对照的20.1%、21.1%、94.5%、16.8%、20.7%。水葫芦、水花生都可以吸收水体中的氮、磷,试验结束时,水葫芦+鲢鱼处理对总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到41.52%,水花生+鲢鱼处理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达到41.94%;对照组的总氮、总磷与水体藻类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处理对藻类种群结构产生影响并且改变各藻类的比例,单独放养鲢鱼水体中平均体积大的硅藻、裸藻、甲藻受到了抑制,但对平均体积较小的蓝藻、绿藻的抑制效果不佳。
张伟韩士群郭起金
关键词:鲢鱼藻类总氮总磷
养猪沼液无土栽培水芹菜资源化及其净化效果研究
2025年
为了研究猪-沼-菜模式下养分的利用和尾水净化效果,采用无土栽培养分耗竭方式进行对比试验,设置对照、露地和大棚种植水芹菜(Oenanthe javanica)3个处理,研究了水芹菜生长状况,测试了TN(总氮)、TP(总磷)含量等多项水质指标,分析了养分归宿与供需平衡。结果表明,露地和大棚处理的水芹菜生物量分别达198.40和220.80 t·hm^(-2),且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第90天TN、TP、COD_(Cr)(化学需氧量)去除率都超过93%,出水水质符合GB 5084—202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露地和大棚栽培TN去除量的76.28%和77.30%被水芹菜吸收利用,23.72%和22.70%被微生物去除;TP去除量的86.82%和90.60%被水芹菜吸收利用,13.18%和9.40%被微生物去除。COD_(Cr)通过微生物或氧化作用降解去除;CO_(2)占气体总释放量的99.65%,CH 4仅占0.35%。种植水芹菜可以实现养猪沼液资源化利用和水质净化。水芹菜质量符合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要求。
林洪军陈新文甘惠芳沈阳韩士群
关键词:沼液水芹菜资源化利用
水产养殖废水循环利用及多余藻类生物量资源化被引量:8
2008年
论文采用多个池塘循环养殖生态系统,利用"藻类-螺类-鲈鱼-微生物"营养链关系对养殖废水中多余有机质、营养盐的去除,研究了养殖废水净化、循环利用及水体多余藻类生物量资源化。结果表明,在系统运行的各个时期TN、NO3--N、NO2--N的平均去除率都超过80%,对总氨(NH4++NH3)去除率达97.17%,效果最好;TP的去除率达94.17%,CODcr的去除率为71.87%。出水口TN、TP、叶绿素平均值均达到湖泊Ш类水标准;CODcr达到了Ⅰ类水质标准。NO3--N、NO2--N、总氨(NH4++NH3)、溶解氧含量都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要求。该系统处理能力的稳定性较高,可以调控藻类种群结构、充分利用水体藻类和营养物质、将其转化为螺贝类或者价格更高的鲈鱼等增加养殖效益,还可以节约水资源,减少养殖废水排放量。
韩士群严少华范成新
关键词:养殖废水循环利用
试剂级藻蓝蛋白规模化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剂级藻蓝蛋白规模化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冻融破壁;第二步、絮凝提取;第三步、分段盐析;第四步、透析;第五步、纯化。本发明采用从湖泊打捞的蓝藻作为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所用试剂均为价格低廉的市...
韩士群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