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鸣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导数
  • 4篇光谱
  • 3篇一阶导数
  • 3篇注射液
  • 3篇紫外
  • 3篇稳定性
  • 3篇西咪替丁
  • 3篇光谱法
  • 3篇分光光度法
  • 3篇氨茶碱
  • 3篇茶碱
  • 2篇一阶导数光谱
  • 2篇头孢
  • 2篇头孢哌酮
  • 2篇葡萄糖
  • 2篇葡萄糖注射液
  • 2篇紫外分光光度
  • 2篇紫外分光光度...
  • 1篇导数光谱法
  • 1篇一阶导数光谱...

机构

  • 9篇新疆医学院

作者

  • 9篇陈鸣
  • 2篇罗俊芳
  • 1篇郑立明

传媒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西北药学杂志
  • 2篇现代应用药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1997
  • 3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8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氟哌酸制剂的含量及溶出度测定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氟哌酸制剂的含量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平均回收率为100.49%,CV=1.358%。并用转篮法测定了三厂家四批号胶囊剂的体外溶出度,数据用单指数分布函数拟合,用拟合直线的斜率计算溶出速率常数Ki值。经统计学处理,表明不同厂家的同一剂型或同一厂家而不同批号的产品,其溶出速率常数Ki值间有显著性差异。合理的处方工艺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
郑立明罗俊芳金士朗陈鸣李海齐
关键词:氟哌酸紫外分光光度法溶出度测定
氨茶碱和西咪替丁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被引量:1
1997年
采用定波长法与零交导数光谱法考察了氨茶碱和西咪替了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结果6h内氨茶碱的含量基本不变,西咪替丁为初始含量的95%以上,溶液外观无变化。
陈鸣
关键词:氨茶碱注射液西咪替丁葡萄糖注射液稳定性
葡萄糖注射液中5-HMF在测定溶液中的稳定性被引量:6
1995年
本文对葡萄糖注射液中5-HMF的测定溶液在25°和37℃放置24h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按中国药典90版测定葡萄糖注射液中5-HMF的方法稀释5%和10%葡萄糖注射液得供试液,立即测定其在284nm处的吸收度;置室温(25℃)和37℃放置,分别于2、6、12及24h测定其在284nm处的吸收度。供试液于25℃和37℃放置24h,284nm处的吸收度分别降低约40%(25℃)和80%(37℃)。
陈鸣罗俊芳
关键词:葡萄糖注射液输液稳定性
头孢哌酮钠在醋酸钠平衡液中的稳定性
1996年
考察了头孢哌酮钠在醋酸钠平衡液中的稳定性。二药配伍后,置室温(25℃)及37℃水浴中,6h内溶液无颜色改变,亦无沉淀、气体产生,头孢哌酮钠均在初始浓度的95%以上。
陈鸣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稳定性
一阶导数光谱法鉴别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
1995年
用一阶导数先谱法鉴别了诺氟沙皇和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具有极为相似的结构,其零阶光谱、一阶导数光谱均极为相似,但两者一阶导数光谱在260~279nm之间的振幅值与339mm处的振幅值之比率则不相同,且该比率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依此提供了两者鉴别的依据。
陈鸣
关键词:环丙沙星诺氟沙星一阶导数光谱法
紫外及零交导数先谱法测定输液中茶碱和西咪替丁的含量被引量:2
1995年
紫外及零交导数先谱法测定输液中茶碱和西咪替丁的含量陈鸣(新疆医学院二附院药剂科,乌鲁木齐830028)TheDeterminationofTheophyllineandCimetidineinFluidInfusionbyUVandZero-cros...
陈鸣
关键词:氨茶碱光谱法西咪替丁
西咪替丁注射液的紫外和一阶导数光谱测定被引量:4
1996年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西咪替丁注射液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4%和100.8%,RSD分别为1.1%和1.0%。
陈鸣
关键词:西咪替丁注射液紫外分光光度法一阶导数
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醋酸钠平衡液中醋酸钠的含量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采用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了醋酸钠平衡液中醋酸钠的含量。醋酸钠水溶液仅有末端吸收,但在酸性溶液中光谱发生红移,在紫外区有一吸收峰。采用一阶导数光谱法,醋酸钠的浓度在0.8~5.0g/l与其在216.8±0.5nm处的振幅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平均回收率为100.58%,RSD=0.50%。
陈鸣
关键词:醋酸钠一阶导数光谱
零交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输液中茶碱和头孢哌酮钠含量被引量:3
1996年
本文用零交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输液中茶碱和头孢哌酮钠的含量,样品不经分离即可直接同时测定,茶碱在2~10μg/ml与其在226.1nm(头孢哌酮钠的一阶导数零交点)处相应的振幅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9,n=5);而头孢哌酮钠在4~24μg/ml范围与其在240.2nm(茶碱的一阶导数零交点)处相应的振幅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茶碱99.9%+0.5%;头孢哌酮钠99.1%±0.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5%和0.7%。
陈鸣
关键词:氨茶碱分光光度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