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碧云
- 作品数:19 被引量:66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磷肥对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的增产效果被引量:2
- 1994年
- 磷肥对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的增产效果陈碧云(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黄淮海地区大豆栽种面积占全国大豆栽种面积的45%,占总产的46%①,是我国重要的大豆商品基地。但由于这一地区自然灾害濒繁,加之农民种豆没有施肥习惯,长期以来,产量低而不稳。已有的研究表...
- 陈碧云
- 关键词:大豆磷肥增产
- 低丘红壤豆科绿肥与非豆科黑麦草混播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
- 1993年
- 本文研究了五种豆科冬季绿肥与非豆科黑麦草混播的效果.在新垦第四纪红色粘土岗地上混播比豆科单播每亩增产鲜草230~937.1kg,增加23.6~114.2%,于重增加43.3%~97.8%,植株养分氮增加23.6%~41.6%;磷8.0%~59.4%;钾56.2~187.2%,显著改善了绿肥品质.
- 曹景勤陈碧云
- 关键词:豆科绿肥混播红壤黑麦草
- 低丘红壤豆科牧草与非豆科黑麦草混播效果的研究被引量:2
- 1993年
- 禾本科草类具有生长快,分蘖强,产量高,适应性广,耐旱耐瘠等特点。而豆科牧草具有营养价值高,特别是植株粗蛋白含量远远高于禾本科牧草,豆科牧草可与根瘤菌营共生固氮作用,增加土壤有机氮的积累,有利于改土培肥。为了发挥两类牧草的互补作用,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我们在江西鹰潭市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境内。
- 曹景勤陈碧云
- 关键词:红壤豆科牧草黑麦草混播
- 红壤水稻土肥力性状的演变特征被引量:44
- 2003年
- 大田条件下 ,通过选点采样分析 ,研究了不同利用年限红壤水稻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动态变化特征。荒地红壤水耕利用后 ,土壤颗粒组成呈现规律性变化 ,粘粒 (<0 0 0 2mm)含量从荒地红壤的 3 9%下降到 80a稻田土壤的 1 7% ,而粉砂 (0 0 2~ 0 0 0 2mm)含量升高。土壤pH一般增加 0 5~ 1个单位 ;0~ 1 0cm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从荒地红壤的 4 5 8gkg- 1和 0 3 9gkg- 1增加到 3 0a红壤稻田的1 9 6gkg- 1和 1 62gkg- 1,其后 ,即使利用时间长达 80a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并没有显著差异 ;土壤全磷含量 ,经 3a水耕利用后可从荒地红壤的 0 5gkg- 1提高到 1 3gkg- 1,表明通过施肥可使红壤磷素快速积累 ;而在水耕利用过程中 ,红壤稻田土壤的钾素含量呈下降趋势 ,经 80a利用的红壤稻田 ,0~ 1 0cm土壤钾素含量仅为荒地红壤的 80 % ;全铁和游离铁的含量也呈下降趋势。随着水耕熟化过程 ,细菌数量和脲酶活性也明显升高。不同利用年限红壤稻田土壤的各项性状指标的变化结果还表明 ,荒地红壤水耕利用后要达到高度熟化的稻田土壤肥力水平 ,需要经过 3
- 李忠佩李德成张桃林陈碧云尹瑞玲施亚琴
- 关键词:红壤水稻土肥力性状采样分析生物学性质
- 黄淮海地区施肥技术对夏大豆增产效果的研究被引量:7
- 1997年
- 研究结果表明,夏大豆初花期施氮1kg比不施氮对照增产139%,结荚期施氮增产96%,苗期施氮没有增产效果。磷肥施用量同产量之间呈正相关,同每kgP2O5生产的大豆量呈负相关。我们认为,以亩施15~3kgP2O5最经济。黄淮海平原夏大豆中低产种植区,目前可暂不施用钾肥,但随着产量的提高,缺钾将日趋明显。
- 曹景勤陈碧云
- 关键词:大豆施肥期施肥量增产
- 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动态及其与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关系被引量:310
- 2004年
- 采用我国东部地区的黑土、潮土、黄泥土和红壤水稻土 ,通过室内分析和培育试验 ,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土壤有机碳矿化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了淹水导致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程度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矿化量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 ,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与水土比呈直线相关关系 ,累计提取量随浸提时间增加 ,单次提取量随提取次数降低。在 8周的培养期内 ,淹水处理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好气处理 ,黄泥土一号高 4 6 %~ 117% (p <0 0 5 ) ,黄泥土二号高 112 %~ 2 85 % (p <0 0 0 1) ,潴育黄泥田高 2 1%~ 73% (p <0 0 5 )。在培养的前 3周 (黄泥土一号 )或前 4周 (黄泥土二号 ) ,不同水分处理的日均土壤有机碳矿化量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其后 ,差异不显著 ;但在整个培养过程中 ,淹水处理的累计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均极显著高于好气处理 (p <0 0 1)。培养过程中 ,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动态与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特别是黄泥土二号 ,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日均矿化量达到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好气相关系数 0 94 2 ,淹水相关系数 0 975 )。结果还表明 ,两种黄泥土有机碳矿化量 (包括日均矿化量和累计矿化量 )的差异并不与全土有机碳含量相关 ,而主要是其可溶性?
- 李忠佩张桃林陈碧云
- 关键词:可溶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矿化
- 具喙田菁茎瘤菌培养基的最适碳源和氮源
- 1991年
- 具喙田菁茎瘤菌在甘油、酵母膏培养基上,培养2~3天,菌落可达2毫米左右,菌落呈乳白色突起,生长茂盛,大小整齐,在斜面上培养48小时后,菌苔丰富;液体培养24小时,菌液明显变浊。经测定,代时为114分钟。
- 曹景勤姚惠琴陈碧云
- 关键词:固氮菌根瘤培养基
- 我国土壤中的固定态铵被引量:53
- 2000年
- 叙述了全国除高山土带和亚高山土带外各主带土壤中固定态锭的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以及各主要土壤的固按能力,讨论了固定态钦的来源、影响固定态按含量和土壤固按能力的因素,以及镇的固定和释放在土壤氮索内循环中的意义。以土带为单位,各土带中,黄棕壤带内的土壤的固定态按含量最高,为257mg/kg,砖红壤带内的土壤最低,仅为48mg/kg。耕地土壤0~20cm主体中,固定态铁的储量全国平均约为全氮储量的15%。各土壤中固有的固定态锁的有效性,主要决定于土壤母宕(质)的种类和土壤的风化程度,一般变动在3%~20%间。各土带中,黄棕壤带的土壤的固接容量最大,砖红壤带、赤红壤带、灰棕漠土带和棕漠上带的土壤以及红壤带的部分土壤则不具有固定加入铵的能力。根据固定态镇的绝对含量、它对土壤N库的贡献以及表土固按能力大小等的不同,将全国除高山上带和亚高山土带外分成了10个土区。
- 文启孝程励励陈碧云
- 关键词:有效性固定态铵土壤氮素
- 磷钼肥配施对花生接种根瘤菌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 1995年
- 本文研究了黄淮海地区接种根瘤菌和接菌时配施磷、钼肥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花生接种根瘤菌比不接菌对照每公顷增产268.5kg,提高70%;接菌时配施磷肥增产454.5kg,提高ll.8%;磷钼肥配施增产372kg,提高9.6%;接菌时施钼和接菌处理相比,增产效果不明显。结果还说明,接菌和接菌配施磷钼肥可增加根瘤数量、重量和干物重等。
- 曹景勤陈碧云
- 关键词:花生磷肥钼肥根瘤菌
- 用^(15)N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由木糖和^(15)N-甘氨酸生成的Maillard聚合物的氮素形态
- 1997年
- 程励励文启孝陈碧云
- 关键词:核磁共振MAILLARD反应木糖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