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璞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关节镜下双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膝前交叉韧带(ACL)发生损伤后采用关节镜下双束重建与传统单束重建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抽选我院2008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131例膝ACL损伤患者,根据术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n=65例,采用关节镜下ACL单束重建)和观察组(n=66例,采用关节镜下ACL双束重建),观察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稳定性评分、Tegner体育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前IKDC、Lysholm以及Tegne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IKDC、Lysholm以及Tegn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KT-1000测定观察组患者术后关节屈膝90.的移动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屈膝90.关节活动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RI及X线复查安全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双束重建比单束重建更能满足膝关节生物力学平衡,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 赵小泉蒙剑德陈璞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膝关节功能
- 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的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研究半髋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1月由东莞市石龙博爱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65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半髋关节置换术组33例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组32例,观察手术相关指标以及远期关节功能。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86.3±9.3)min、(67.23±8.93)mL、(32.32±3.84)mL;半髋关节置换术组上述指标分别为(91.3±9.8)min、(72.23±8.42)mL、(33.25±4.21)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的术后卧床时间显著低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4.05±0.53)min vs(7.81±1.18)min](P<0.05)。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术后半年及1年时的Harris评分分别为(67.5±8.3)分、(70.4±9.5),HSS评分分别为(92.3±14.9)分、(96.2±15.2)分;而半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术后半年以及1年时的Harris评分分别为(55.2±7.1)分、(59.3±7.9)分,HSS评分分别为(84.8±10.3)分、(89.3±10.2)分,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在不增加手术创伤的基础上促进术后恢复、改善关节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赵小泉夏贤生蒙剑德陈璞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关节功能
- 半管引流加术后换药预防跟骨骨折术后切口不良愈合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近10多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内固定器材的发展,对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多主张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1-2]。而外侧入路"L"型切口是跟骨骨折手术最常用的手术入路[3]。由于跟骨外侧皮肤张力高、软组织薄、血供不稳定及术后软组织水肿等原因,术后切口不愈合率高达5%~27%[4],直接影响跟骨骨折的疗效。我科自2011年2月~2012年7月对74例跟骨骨折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伤口予以半管引流加术后及时换药处理,较常规放置胶片及引流管引流患者能降低切口不良愈合率,现报告如下。
- 蒙剑德魏小华赵小泉陈璞
- 关键词:术后切口跟骨骨折术后换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跟骨关节内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