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
- 作品数:105 被引量:1,141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民族传统健身方法的挖掘与效果研究——以马王堆导引术为例
- 研究目的:"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育中华体育文化"这是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2年6月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的第一条明确提出的。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氛围中萌发出来的传统体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 陈浩郑剑南
-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加深,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逐渐引起各国政府和学界的高度关注。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 陈浩
-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
- 文献传递
- 我国省域碳排放量的测算与趋势比较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按照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推荐的“表观消费量法”和碳排放系数缺省值,文章以湖北省为例,估算了该省1998~200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并分剐采用绝对量指标、相对量指标及碳排放福利绩效指标对其碳排放水平、趋势、特征进行了实证描述与比较研究。
- 陈浩付皓
- 关键词:表观消费量碳排放能源消费
- 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口变动、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利用2004-2014年东北老工业基地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人口变动、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东北老工业基地通过储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资本积累的目的,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人口红利,其中辽宁优势明显、吉林一般,黑龙江最少。在人口数量变动中,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人口密度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在人口结构变动中,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特点;人口性别结构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相关;人口产业结构、人口文化结构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 王晓玲陈浩方杏村
-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口变动人口红利经济增长
- 城市群中心城市创新功能提升与外围城市经济增长——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 2025年
-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创新集聚特征,使用2003—2022年上市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前向引用数据,构造中心城市创新功能指标,分析城市群中心城市创新功能提升对外围城市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创新集聚趋势增强,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空间格局。城市群中心城市创新功能提升显著抑制了外围城市经济增长,且这一影响在400千米范围内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当超过这一范围时则转变为正向促进作用。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上海市创新升级的负向影响效应更强。机制分析表明,降低技术创新水平、抑制产业转型升级是城市群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影响外围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发挥人才集聚优势、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有利于缓解中心城市对外围城市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
- 段思洁陈浩
-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
- 交通设施、人口集聚密度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对城市交通设施和人口集聚密度影响城市生产率的协同机制进行了分析。城市交通设施水平提高对城市产出效率增长存在人口密度门槛,即只有当人口密度达到一定水平后,交通设施供应的增加才能促进城市生产率的提高,在小于该人口密度的城市,交通设施供应的增加将对城市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提高,城市生产率将发生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且人口密度的提高对城市生产率的边际效益随着交通设施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分地区的实证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交通设施水平对城市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的门槛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在中西部地区部分人口密度低的城市,存在着交通设施的过度供给问题。
- 王佳陈浩
- 关键词:城市交通设施
- 全球化、城镇化与二氧化碳排放被引量:6
- 2013年
- 根据STIRPAT模型、EKC模型和混合模型,运用中国1997-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经济全球化和城镇化对CO2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全球化、城镇化对CO2排放具有显著的影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全国层面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度和城镇化水平对CO2排放具有正的效应,外资依存度对CO2排放影响存在差异;区域层面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度对CO2排放具有正的效应,外资依存度和城镇化水平对东部地区的CO2排放具有负的效应,而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CO2排放具有正的效应;此外,人口、经济和能源强度均对CO2排放具有显著影响,存在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假说。
- 杨晓军陈浩
-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城镇化CO2排放
-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分析被引量:14
- 2001年
- 贫困是经济、社会、生态均有待提高的综合体 ,如果只注重单一方面的脱贫 ,忽视其它两个方面 ,扶贫的效益仍然是不经济的 ,还会损害子孙后代的福利 ,是不可持续的 ,极易返贫 ,反贫困必须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才能脱贫致富 ,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陈浩赵君丽
- 关键词: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扶贫效益反贫困
- 科技创新投入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被引量:9
- 2020年
- 使用2004~2015年的中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科技创新投入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间的非线性关系、内部影响机理和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科技创新投入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倒N型关系,两个拐点的位置分别为7.722(2257.47万元)和9.610(14913.17万元);在外部资本进入、污染治理、市场规模效应3种影响路径中,科技创新投入影响下的外部资本进入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依然存在污染避难所的负向效应,科技创新投入与外部资本间效应为0.1363,外部资本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间效应为-0.0065;科技创新投入能够增强企业的污染治理技术并提高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三者间前后效应分别为-0.0277和-0.0311;科技创新的投入与高效益增强了市场规模效应,有效促进生产结构的转型进而提高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三者间前后效应为0.0186和0.4346.空间异质性中,外部资本进入与溢出效应带来的污染避难所负效应在中部地区显著,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不显著,而污染天堂正效应在东部地区存在但不显著;污染创新治理投入的技术正溢出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效应显著,在中部和东北部不显著;科技创新投入与市场需求规模效应在空间区域无差异且显著为正.建议依据科技创新投入的不同影响路径来实施空间差异化策略.
- 陈浩刘培余东升彭书舟
- 关键词:科技创新投入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异质性
- 一种由双子表面活性剂和粘土组成的复合除藻剂及除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双子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粘土溶液复合组成的除藻剂,所述双子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通式为:<Image file="201010114674.6_AB_0.GIF" he="86" imgCon...
- 邹其超张金枝柴仕淦贾钗余欢陈浩毛端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