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治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0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 目的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及分析,以提高对该病诊治的认识。方法分析1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血清学、免疫学、影像学、治疗结果等改变。结果本组患者中女性:男性为8:2。...
- 陈治周力
-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文献复习
- 文献传递
- 适怡联合乳果糖、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评价适怡联合乳果糖、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A组130例和B组118例,A组给予适怡400mg联合曲美布汀200mg、乳果糖10ml口服治疗,均每天3次;B组予以曲美布汀200mg联合乳果糖10ml口服治疗,均每天3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1.54%,高于对照组的6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适怡联合乳果糖、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优于乳果糖联合曲美布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治周力
- 关键词:乳果糖曲美布汀功能性便秘
- 成人Caroli病4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3年
- Caroli病又称先天性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是一种罕见的胆道疾病,1958年首先由法国医生Caroli描述并报道而得名。现将我院2007年12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4例成人Caroli病患者,报道并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 病例1,男,47岁,因“右上腹隐痛伴黄疸、发热1+年,加重2+月”入院,腹痛向背部放射,伴黄疸、发热,体温最高39.6℃。查体:T正常,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莫非氏征阴性。上腹MRI和腹部CT均见肝内多发囊性扩张,与胆道相通,多囊。肾;血常规、
- 陈治周力
- 关键词:胆道疾病影像学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0例临床分析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肝内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的疾病,以慢性肝内胆汁淤积为主要临床特征。其最重要的特征是9096以上的患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 (AMA)阳性。西方国家估计患病率为10~20/10万人...
- 陈治周力
-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抗线粒体抗体PBCAMA
- 文献传递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浸润致假性动脉瘤破裂引发致命性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被引量:3
- 2014年
-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诊.病因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按照溃疡的胃镜下出血表现,即Forrest分级制定诊治策略已成为国内外共识.本文报道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浸润致假性动脉瘤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在行介入栓塞、及多种药物、包括多种胃黏膜保护剂的综合治疗下救治成功经验,为临床推广Forrest分级及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救治水平积累资料.
- 肖源杨杰李亭颖陈治杨麒臻
- 关键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假性动脉瘤
-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不良反应1例被引量:8
- 2014年
-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HCA)是从尖吻蝮蛇中提取的蛇毒凝血酶,主要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促进凝血,常规用于外科手术浅表创面止血、消化道出血及胃肠息肉切除术后止血,具有止血效果好、不良反应轻、耐受好等特点.2013年12月11日收治HCA注射后过敏反应患者1例,患者经积极抢救无生命危险,现报告如下.
- 李亭颖陈治肖源杨麒臻杨杰
- 关键词:尖吻蝮蛇胸闷
- 胃食管反流病量表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在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价值。方法:对490例消化内科门诊患者进行GerdQ问卷调查,内镜检查提示反流性食管炎(RE)或质子泵抑制剂(PPI)诊断性治疗试验有效为GERD的诊断标准,并与GerdQ分值进行比较,计算各分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得出诊断GERD的最佳临界值。结果:GERD患者85例,其中60例GerdQ分值≥8,且取临界值为8分时,敏感度为70.59%,特异度为87.50%,GERD诊断阳性符合率80.00%,阴性符合率为35.00%。结论:GerdQ量表是诊断GERD简单、易行、有效且零成本的方法,值得推广。
- 陈治张永宏周力朱键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量表内窥镜
- 嗜酸细胞性小肠炎1例
- 2011年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是以大量嗜酸细胞浸润胃肠壁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常常容易误诊,特别是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没有增多的患者更易误诊。现将1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无增多的嗜酸细胞性小肠炎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报道如下。
- 陈治周力张永宏
- 关键词:胃肠炎嗜酸细胞小肠炎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诊治的认识。方法:分析30例PBC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生化及免疫学指标、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本组患者中女性∶男性比例为4∶1,临床症状以黄疸最为多见(90%),其次为乏力(80%);15例患者(50%)出现腹水,12例患者(40%)B超提示门脉高压,3例患者(10%)食道静脉曲张,3例患者(10%)胃底静脉曲张;所有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明显升高;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呈轻至中度升高;血清IgM水平升高;行抗线粒体抗体检查者77.78%(21/27)阳性;早期合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短期内显示一定疗效。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主要累及中年女性,ALP及γ-GGT、TBIL水平明显升高,抗线粒体抗体阳性及血清IgM升高有助于诊断PBC,肝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进一步确诊及组织学分期;患者早期合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短期内显示一定疗效。
- 陈治周力刘莹
- 关键词: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