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少林

作品数:14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刑事
  • 7篇诉讼
  • 4篇刑事诉讼
  • 3篇侦查
  • 2篇刑事侦查
  • 2篇刑事侦查程序
  • 2篇侦查程序
  • 2篇正当
  • 2篇正当程序
  • 2篇人权
  • 2篇人权保障
  • 2篇律师
  • 2篇公正
  • 1篇当事
  • 1篇当事人
  • 1篇当事人主义
  • 1篇道德
  • 1篇毒树之果
  • 1篇信仰
  • 1篇刑事被告

机构

  • 13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3篇陈少林
  • 2篇顾伟
  • 1篇连真
  • 1篇刘廷
  • 1篇文正桥
  • 1篇侯景亚

传媒

  • 7篇法学评论
  • 2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江苏警官学院...
  • 1篇安徽警官职业...
  • 1篇安徽大学法律...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推定的运用与刑事证明方式被引量:9
2012年
推定和证明同为刑事诉讼中的事实认定方式,二者的区别仅在于所要求达到的标准不同。推定是在通常意义上的证明所要求达到的标准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基于刑事政策的考量和司法价值的综合权衡,不得已而采用的一种事实认定方式,是"无罪推定"原则的例外。推定的运用与证明方式密切相关,本文在全面考察了历史上曾出现过的证明方式的基础上,指出:只有在"推理论证"的事实认定方式中,推定才有存在的空间。
陈少林
关键词:推定刑事证明标准
试论刑事诉讼的“正当程序”与“程序正当”被引量:12
1998年
“正当程序”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是现代法治国家所积极追求的目标。“正当程序”的内容及其受尊崇的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民主与法治程度的标志。一般说来,“正当程序”多从立法上体现出来,而“程序正当”则更多是通过司法途径体现出来。一部制定得无论多么完美的法律,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其蕴含的价值理念仍不能转化为现实生活的内容。也就是说,“正当程序”要通过“程序正当”来体现。而要做到“程序正当”,首先要制定一部完整体现“正当程序”的刑诉法典;其次要确立一个合乎诉讼实践规律的证据制度;最后要建立一支高素质。
陈少林
关键词:刑事诉讼正当程序程序正当
论辩护律师的在场权被引量:44
2000年
在现代社会,侦查乃是刑事诉讼的基础。一个无论设计得多么公正的庭审程序,无论这个公正的庭审程序得到多么公正的执行,如果它赖以建立的基础是不公正的,那么,仍很难说这个庭审程序是公正的———因为它的基础是不公正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侦查程序的公正是保证庭审程序的公正、乃至整个刑事诉讼程序公正的前提。而欲使侦查程序得以公正,即须以公正的形态来建构侦查程序,西方国家是以将“诉讼”型态引入侦查程序中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但在我国,由于以此形态建构侦查程序所涉甚广,涉及因素也极为复杂,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只能实行渐进的改革,以点滴改良之方式逐步地、自然而然地迈向侦查程序之公正。在此思路下,引入犯罪嫌疑人受讯时辩护律师在场的做法,无疑是最可行的。
陈少林
关键词:侦查结构讯问辩护律师在场权刑事诉讼
刑事审判中人权保障的特殊性
2007年
从起源看,人权是强制性国家权力的对生概念。虽然人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今天有很大发展,但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仍保持着其最初的品质。刑事审判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人权保障在其间有其特殊表现:人权内容最主要的是基本诉讼权利,人权主体主要是指刑事被告人,人权保障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对国家追诉权力的抑制。认识到刑事审判中人权保障的特殊性,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司法具有重要意义。
陈少林文正桥
关键词:人权保障诉讼权利刑事被告人
谈我国检察权的重构——以俄罗斯检察制度的改革为视角
2012年
俄罗斯在前苏联解体后进行了全方位的司法改革,在检察制度方面,虽然保留了一般监督职能,但总体而言更倾向于西方检察制度的模式。由于深受前苏联检察长监督制度的影响,我国的检察权也陷入了和法律监督权混同的泥沼。本文通过对俄罗斯检察制度的改革予以分析,从而建议把检察权的本质重新定位为行政权。
陈少林侯景亚
关键词:检察制度改革检察权法律监督权
宣誓的启示——信仰、道德与法制被引量:4
2009年
证人向法庭提供的证言是法庭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手段,也是庭审得以顺利推进的不可或缺的证据基础。如何保证证人在出庭作证时真实地提供证言,是各国刑事诉讼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在考察主要西方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指出西方国家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必须进行宣誓,以确保其真实提供证言是有内在的深层基础的,即全社会普遍具有的宗教信仰。因为保证证人愿意如实作证的最终力量来自道德的约束,而道德力量的产生则源于信仰。正是信仰产生的力量构成了确保证人如实作证的最稳固的保障。反观当下的中国社会,尚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信仰体系。因此,在借鉴西方国家刚性制度的同时,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刚性的制度赖以发挥作用的柔性环境,以保证我们的借鉴能产生预期的理想效果。
陈少林
关键词:宣誓信仰道德法制
刑事侦查程序听证制度初探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对刑事侦查程序中建立听证制度进行了全面探讨,详细论证了在刑事侦查程序中建立听证制度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需要,认为在刑事侦查中凡牵涉到公民重大人权问题的侦查措施的采纳以及重大的证据纠纷,均应通过听证程序解决。在全面考查境外刑事侦查程序听证制度的基础上,本文对构建我国刑事侦查程序中的听证制度提出了初步设想。
陈少林连真
关键词:刑事侦查程序听证制度程序正义人权保障
甥舅争牛案的启示
2012年
一起简单的所有权确认纠纷,在古代能得到公正而高效的解决,放在程序保障日益强化的今天却很可能不会得到圆满解决。法官就案件事实形成内心确信是作出裁判的基础。法官的内心确信与法律真实标准的背离,是诸多案件疑难的根源之一。运用常规方法有时不能查清案情,在不违背社会公德、不侵犯人权的前提下,应当允许法官运用自由裁量权,运用以提问为主要方式的司法智慧探求案件实情,如此才有利于调解和判决的进行,从而妥善化解矛盾、维护公平正义。
陈少林王登辉
关键词:民事诉讼自由裁量司法公正
浅论刑事侦查程序的适度公开——以程序正义为视角被引量:2
2008年
引言传统上,侦查机关为保证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案件的及时侦破,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在侦查活动中实行秘密原则。这一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对犯罪嫌疑人保密,侦查机关不得以违反侦查目的的方式把侦查情况向嫌疑人泄露;二是对社会成员保密(主要是新闻媒体),即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经过权利人同意或者法官批准外,侦查机关及有关知情人不得对外泄露侦查情况以及侦查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诚然,侦查在一定范围内秘密进行是必要的,但"光有侦查措施的秘密是不够的,失去程序公开公正的保障,侦查权力的违法运作难以有效防止,公民对刑事诉讼公正的期盼化为泡影"。
陈少林刘廷
关键词:侦查程序侦查权力侦查措施诉讼公正侦查过程律师在场
有效证明与正当程序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我国非法证据排除法则的透视及构建被引量:10
2004年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产生,有其深厚的背景基础,概括而言,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有效证明与维护正当程序之统一是其法理基础;(二)强制侦查实行“令状主义”是其制度性基础;(三)当事人主义的刑事程序结构为其产生的技术性基础。任何关于非法证据排除法则的立法建构与司法实践,都不能摆脱上述三方面基础,否则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本文依此思路,结合美、英、日、加、意、德等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运行状况,对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法则的立法与司法实践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认为在我国现行的刑事程序结构中,尚不具备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效运行的制度基础和技术基础,突出体现在对于证据的“非法性”难以界定,对可能出现的非法证据也无有效手段予以证明。在此基础上,根据有效证明与正当程序相统一的原理,提出了现阶段构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法则的内容以及保障其良好运行的程序性设置。
陈少林
关键词:毒树之果正当程序令状主义当事人主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