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天举

作品数:30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化学链
  • 6篇热解
  • 5篇载氧体
  • 5篇固体燃料
  • 5篇反应器
  • 4篇气化
  • 4篇化工
  • 4篇化学链燃烧
  • 4篇甲醚
  • 4篇二甲醚
  • 4篇半焦
  • 3篇气液分离
  • 3篇气液分离器
  • 3篇汽油
  • 3篇燃烧
  • 3篇污染
  • 3篇污染物
  • 3篇硫酸钙
  • 3篇内构件
  • 3篇解析塔

机构

  • 30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青岛大学

作者

  • 30篇陈天举
  • 28篇吴晋沪
  • 24篇赵瑞东
  • 17篇秦建光
  • 11篇王志奇
  • 10篇武景丽
  • 8篇陈骁
  • 8篇张国华
  • 7篇刘广波
  • 4篇訾仲岳
  • 3篇杨静
  • 3篇吴美玲
  • 2篇何涛
  • 2篇李建青
  • 1篇罗希韬
  • 1篇李晓云
  • 1篇孙立

传媒

  • 4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热力发电
  • 1篇华电技术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5篇2023
  • 8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气液分离器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气液分离器,一是通过对所述气液分离器内构件的设计,在气液分离器内实现了离心式分离与常规重力式分离的结合,有效增强了气液分离效果。同时,避免了常规离心式导流螺旋片设计,减少了装置复杂度;二是通过返流帽和折流...
秦建光赵瑞东陈天举吴晋沪陈骁褚腊林张国华田亮
一种二氧化碳脱除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脱除方法及其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二甲醚混合气体进行降温;所述二甲醚混合气体为二甲醚一步法合成装置的输出气体;通过高压吸收塔处理所述降温后的二甲醚混合气体,在所述高压吸收塔的底部输出水相并且...
吴晋沪高鹍刘广波陈天举王志奇
文献传递
一种多源固废协同热处理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土壤修复剂和燃气的多源固废协同热处理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多源固废储存单元,热解反应器,气化反应器,生物半焦储存单元,多孔矸渣储存单元,冷凝净化单元,木醋液储存单元、燃烧单元、添加剂储存单元和土...
吴晋沪秦建光赵瑞东陈天举武景丽
一种基于化学链技术同时制备氨气和合成气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化学链技术同时制备氨气和合成气的方法,方法包括步骤:将复合金属载氧体、氮气与碳还原剂进行固氮反应,生成金属氮化物、金属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将所述金属氮化物、金属氧化物与水蒸气进行产氨反应,生成氨气和氢气,...
武景丽王志奇何涛李建青赵瑞东陈天举刘广波张金芝杨静訾仲岳
一种气液分离器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气液分离器,一是通过对所述气液分离器内构件的设计,在气液分离器内实现了离心式分离与常规重力式分离的结合,有效增强了气液分离效果。同时,避免了常规离心式导流螺旋片设计,减少了装置复杂度;二是通过返流帽和折流...
秦建光赵瑞东陈天举吴晋沪陈骁 褚腊林张国华 田亮
热解半焦与褐煤掺烧及气体污染物排放特性TG-FTIR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采用热重-傅里叶红外(TG-FTIR)联用技术对较高升温速率(100~250℃/min)下热解半焦与褐煤的掺烧特性和气体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褐煤可有效降低混合燃料的着火温度,缩短燃尽时间。随褐煤掺烧比例的增加,混合燃料的着火指数、燃尽指数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均显著增大。提高热重试验升温速率会增大混合燃料的着火温度和最大失重速率温度,但同时也会加快燃烧速率,提高综合燃烧特性。掺烧过程中气体污染物的排放温度区间与其主要的热失重阶段基本对应。随褐煤掺烧比例的增加,CO2排放量逐渐降低,NO和NO2排放量总体增大,SO2和CO排放量呈波动趋势,掺烧对NOx排放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戴若薇赵瑞东秦建光陈天举吴晋沪
关键词:热解半焦掺烧升温速率气体污染物
一种固体燃料多效一体耦合提质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体燃料多效一体耦合提质方法及系统,所述提质系统包括:燃料预处理装置,用于对固体燃料进行预处理;一体化提质反应器,与燃料预处理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用于将预处理后的固体燃料依次进行溶洗处理、水热处理、烘焙处理及...
秦建光赵瑞东陈天举吴晋沪陈骁褚腊林张国华田亮
一种固体燃料中氯含量的燃烧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燃料中氯含量的燃烧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燃烧测定装置包括石英燃烧管、助燃剂源、水蒸气发生器、管式炉、尾气冷凝管和吸收瓶。石英燃烧管包括外管、内管和样品管。装有样品的样品管置于内管中,与内管中的氧气和水蒸...
吴晋沪赵瑞东秦建光陈天举王志奇武景丽李晓云
文献传递
生物质与煤流化床混烧过程污染物排放及成灰特性试验研究
2025年
生物质与煤混烧可降低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和碳排放,但二者混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和成灰特性及其关键影响因素仍缺乏系统的对比研究。采用小型流化床装置研究了稻壳(RH)和烟煤(SC)混烧特性,考察了燃烧温度、反应气氛和掺混比例等对混烧过程NO和SO_(2)排放规律及成灰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燃烧温度升高,混烧过程NO排放质量浓度先升高后降低,SO_(2)排放质量浓度则逐渐升高,高温会促进灰中矿物发生相互作用,生成Na_(2)Al_(2)SiO_(6)等物质,降低混烧灰熔点;贫氧气氛下提高O_(2)体积分数会导致NO和SO_(2)排放质量浓度升高,富氧气氛下随O_(2)体积分数增大,NO排放质量浓度逐渐降低,而SO_(2)排放质量浓度则先升高后降低,反应气氛对混烧灰主要组成和晶体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小;添加RH能够有效降低混烧过程的NO和SO_(2)排放,随RH掺混比例增大,灰中Ca_(3)Al_(2)O_(6)易与SiO_(2)等形成低熔点化合物,导致灰出现明显的熔融现象。
许慧张子皓赵瑞东陈天举武景丽方龙吴晋沪
关键词:生物质混烧污染物成灰特性
一种高温高压反应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反应器,涉及化工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高温高压反应器下料堵塞的问题,避免了高温高压对扰动机构的影响,提高了下料效率,具体方案如下:包括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的下部沿其环向间隔设有若干扰动机构...
褚腊林陈骁张国华田亮吴晋沪秦建光赵瑞东陈天举吴美玲付正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