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阳
- 作品数:32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GBDB数据库的地层学研究与应用被引量:8
- 2013年
- 经过多年的发展,GBDB数据库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地层学数据库和国际地层委员会的唯一官方数据库。截止2013年3月,GBDB数据库中已经集成了全球超过6000个剖面、4万采集层和20万化石产出记录的综合地层学数据,支持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岩石地层等学科数据的数字化,提供地理可视化、地层可视化、野外露头360度全景可视化、定量地层对比、地层或地质体空间展布分析等多种分析工具,可以用以辅助开展年代地层学、定量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古地理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 樊隽轩侯旭东陈中阳陈清王媛
- 关键词:剖面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定量地层学
- 新疆顺北油田和塔河油田中—上奥陶统牙形刺生物地层被引量:2
- 2021年
- 通过对新疆顺北油田B、C两井与塔河油田D井中-上奥陶统牙形刺的研究,从一间房组上部至恰尔巴克组下部识别出Dzikodus tablepointensis,Eoplacognathus suecicus,Pygodus serra和Pygodus anserinus-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等4个生物带。结合塔河油田A井的牙形刺研究,进而将两个地区的一间房组上部归为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中上部,恰尔巴克组归为上奥陶统桑比阶中下部,良里塔格组归为上奥陶统桑比阶中上部至凯迪阶下部,桑塔木组底部归为凯迪阶中部。顺北油田和塔河油田的中-上奥陶统牙形刺生物地层序列可以与塔里木盆地的区域标准牙形刺生物带进行对比。
- 马冬晨陈中阳陈中阳成俊峰
- 关键词:牙形刺生物地层塔河油田
- 山西兴县下奥陶统亮甲山组叠层石:古环境与古地理意义
- 2025年
- 叠层石在前寒武纪时期广布并繁盛,在中元古代(约从16亿年前到10亿年前)达到顶峰;在这一峰值之后,持续衰落。随后,叠层石在寒武纪和早奥陶世经历了复苏,但之后再次衰落至今。奥陶纪早期,叠层石在华北的河北、山东等地都有报道。本次研究在山西兴县的吕家沟−木崖头奥陶系剖面底部的亮甲山组中,发现了一套水平延伸、大范围分布的Stratifera属层叠层石,并伴生溶蚀孔洞。层叠层石属Stratifera的出现,吻合潮上带的环境,暗示了奥陶纪早期海侵背景下的一次短暂的海平面下降事件。
- 刘杰孟凡巍陈中阳陈中阳
- 关键词:叠层石古地理奥陶纪
- 基元构建配电网接线方式的可靠性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配电网的可靠性是电力系统可靠性三大组成部分之一,配网接线方式是影响其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进行高度抽象和概括,结合配电网网络等值分析法、数学集合理论,建立接线模式的图形模型和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基元的构建配电网接线方式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该方法的正确性。
- 陈中阳魏琼郭佳怡胡嘉骏刘尔卓
- 关键词: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电力系统可靠性配电网可靠性
- 四川兴文县麒麟乡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生物地层序列被引量:20
- 2013年
- 四川盆地是中国南方页岩气勘探与开发的主要区块。对四川兴文县麒麟乡的麒新桥剖面和某浅井剖面的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开展了详细的生物地层研究工作,在该区建立了从上奥陶统凯迪阶上部的Dicellograptus complexus带至志留系兰多维列统埃隆阶顶部的Stimulograptus sedgwickii带的12个连续生物带和组合,这一生物地层序列可实现区域和全球的精确对比。在麒新桥剖面的新鲜露头上,我们观察到了从观音桥层碳酸盐岩到龙马溪组黑色笔石页岩的岩相和生物相的连续过渡变化。这一连续序列指示了从赫南特壳相动物群至Metabolograptuspersculptus带笔石群、从富氧环境至缺氧环境的连续、快速转换;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一地层序列也对应于奥陶纪末冰期结束后冰川快速消融导致的全球海平面上升事件。
- 樊隽轩吴磊陈中阳陈清张琳娜Soo Kwong-YinSingh Navpreet李学康王媛
- 关键词:生物地层黑色页岩五峰组龙马溪组志留系
- 基于CONOP的华南奥陶纪海洋生物演化研究
- 随着地层学和古生物学数据的不断积累以及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基于大数据的定量地层学研究逐渐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定量地层学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它可以用来较好地解决地层之间的对比问题。目前主要的定量地层学方法包...
- 邓怡颖樊隽轩陈中阳
- 关键词:奥陶纪
- 文献传递
- 电压二次回路接地异常情况的分析
- 2014年
- 本文介绍了电压二次回路虚接地和多点接地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分析了可能产生保护误动和拒动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查找多点接地的方法。
- 纪明陈中阳
- 关键词: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多点接地
- 一种可能加权聚类算法在继电保护状态检修中的应用研究
- 2013年
- 提出将聚类分析应用在继电保护状态检修中的新方法。改进了FCM算法,使新算法在状态内容不同的情况下,分类效果得到了改善,完善了FCM算法;给出了算法的实现过程,补充了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数据分类分析方法,并通过继电保护状态量评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很好的直观性和很好的结果。
- 陈中阳郎华黄震宇戴缘生
- 关键词: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模糊聚类聚类分析
- 华南志留系第一套海相红层的时空分布、穿时性及其古地理意义
- 2025年
- 华南志留系下部第一套海相红层有明显的识别标志和空间分布特征,其成因涉及区域及全球地质构造、古海洋、古气候演化等问题.然而,关键化石的稀缺和常见门类的土著特性造成了洲际对比困难、时代归属意见莫衷一是,制约了研究的深入.本文根据笔石、牙形类、几丁虫、腕足动物、三叶虫等化石,从生物地层学角度对华南不同古地理背景下形成的志留系第一套海相红层时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套红层总体位于兰多维列统埃隆阶中部到特列奇阶下部(约436~439Ma),相当于笔石Lituigraptus convolutus带(LM7)、Stimuloraptus sedgwickii带(LM8)、Spirograptus guerichi带(LM9)和S.turriculatus带(LM10).该套红层的底界总体上从东到西、自南向北逐渐升高,呈现出明显的穿时性:在大别古陆南缘,它初现于埃隆中期;在中、下扬子/江南区,始现于埃隆晚期;在上扬子海域,始于埃隆期与特列奇期交界期;在川中古陆周缘最晚,为特列奇早期.这套红层的顶界在各地具体位置亦不尽相同,但都位于产特列奇中期秀山动物群的地层之下.在全球热带海域发生海水氧化的大背景下,华南志留系第一套海相红层时空发育的动态模式反映了在埃隆期-特列奇期界线前后约3Ma时间内,浅水海域的缺氧、半缺氧水体逐渐向外海退却,氧化水体占据统治地位的过程.这与广西运动期间华夏古陆向西北方不断扩展,引发海域底部快速、持续隆升密切相关.
- 张小乐戎嘉余唐鹏詹仁斌王怿王怿陈中阳黄冰黄冰
- 关键词:古地理生物地层学志留系
- 四川华蓥山五峰组笔石动物群
- 陈中阳
- 关键词:生物灭绝事件五峰组笔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