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启义

作品数:1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无锡太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高校
  • 6篇教育
  • 6篇教学
  • 5篇政治
  • 5篇思想政治
  • 4篇大学生
  • 3篇政治教育
  • 3篇治教
  • 3篇思想政治教育
  • 3篇思政
  • 3篇高校思想
  • 3篇高校思想政治
  • 2篇实践教学
  • 2篇思政课
  • 2篇教学改革
  • 2篇高校思政
  • 2篇高校思政课
  • 1篇大学生能力
  • 1篇大学生能力培...
  • 1篇大学生社会

机构

  • 11篇无锡太湖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陆启义
  • 2篇孙艳艳
  • 2篇张虹
  • 1篇骆静
  • 1篇金成

传媒

  • 2篇文教资料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无锡商业职业...
  • 1篇科教文汇
  • 1篇中国军转民
  • 1篇成才之路
  • 1篇太原城市职业...
  • 1篇大学(社会科...
  • 1篇当代教研论丛
  • 1篇社会治理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办高校思政课专题化差异性进阶式教学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研究
2024年
探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在专题化差异性进阶式教学方面的实施情况及其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通过深入分析教学方法的差异性,研究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有望为提高民办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启示。
陆启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专题化教学思想政治素质
基于“大思政”教育格局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承担着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育高校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已很难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需求。为此,文章分析“大思政”教育格局的内涵,探讨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基于“大思政”教育格局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旨在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陆启义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价值观责任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视域下人才培养的再认识被引量:1
2015年
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是整个高校教学规划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成为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在审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四维一线"实践教学法,探究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以期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并长期坚持下去。
陆启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
大数据技术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机制研究
2020年
大数据技术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及治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机遇,对政府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过程及治理模式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政府治理的对象呈现出复杂性、不确定性及风险性等特点,大数据技术对治理相关问题及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以大数据技术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为核心,通过总结相关文献研究,分析了当前大数据技术在政府治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政府治理能力及治理体系的提高和完善提供有益借鉴。
刘念陆启义陈昌军
关键词:政府治理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策略被引量:1
2020年
文化自信关系到文化的繁荣、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振兴。大学生是一个国家文化自信的优秀传承者。在当今新媒体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应合理利用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探寻有效策略。
骆静陆启义孙艳艳张虹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文化自信
重大疫情视阈下大学生社会认同教育研究——基于疫情初期网络大数据及问卷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随着社会变革深化,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和社会情绪成为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关切,在面对重大公共事件时对大学生开展社会认同教育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本文以新冠肺炎重大突发疫情为例,通过对疫情初期网络大数据整理、参与式观察、调查问卷等形式深入考察,认为在网络媒介时代,大学生社会认同各阶段的推进都受到网络议程设置的重要影响,应充分利用媒介技术推进“融媒介”教育体系建设。与此同时,在重大突发疫情特殊时期,还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基于兴趣爱好的网络趣缘共同体,引导大学生群体凝聚认同共识、分享共通情感、缓解心理压力,推进大学生健康人格发展下的成长成熟。
周瑞春金成陆启义曹俊康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认同
试论人才培养目标下灌输理论的必要性及运用策略被引量:1
2015年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的重要理论。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非常重视灌输的重要性。新时期新形势下,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认识到坚持和加强灌输理论有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也应在运用策略上力争创新,使灌输理论适应时代的发展,展现其魅力。
陆启义张虹孙艳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分析
2024年
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及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偏重知识传授,未能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针对这一问题,“课程思政”理念应运而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开辟了新路径。文章聚焦“课程思政”理念,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各学科课程,旨在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成效。
陆启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的思考
2019年
模块化教学以其务实的教学模式、严苛的教学体系和灵活的考核方式给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按照模块化原理,统筹学校教育资源、凝聚教育合力,切实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是新时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可行路径。
陆启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
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大学生能力培养融合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当代大学生担负着实现中国梦的重任,要求大学生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培养学生运用、分析问题能力,以及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课题调研的基础上的从思政课教学入手,分析思政课对学生多元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探究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大学生能力培养有机融合,以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陆启义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