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洋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4篇历史地理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地理
  • 2篇乡村
  • 2篇城市
  • 2篇城镇化
  • 1篇电力
  • 1篇电力消耗
  • 1篇调解
  • 1篇调解制度
  • 1篇多尺度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养老
  • 1篇养老设施
  • 1篇遥感
  • 1篇遥感数据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指标体系
  • 1篇治安
  • 1篇治安调解
  • 1篇治安调解制度
  • 1篇人居

机构

  • 13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 1篇湖南省教育考...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重庆市地理信...

作者

  • 13篇钟洋
  • 1篇张翔
  • 1篇杨欣欣
  • 1篇路娜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经济地理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Journa...
  • 1篇安庆师范大学...
  • 1篇城乡规划

年份

  • 2篇2025
  • 8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株潭城市群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内各市县之间人居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差异,探究其空间分异格局的成因,为未来长株潭城市群缩小人居环境差距,构建良好人居环境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选取长株潭城市群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2021年相关人居环境指标,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等研究方法,对长株潭城市群包括23个区市县人居环境质量及其分异机理展开探究。[结果](1)总体上研究区内人居环境质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有差距扩大的趋势;(2)空间分布呈“中心高、周边低”向“均衡”的格局发展;(3)城市群各市县人居环境耦合度高但协调度较低;(4)从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环境、社会保障环境和个人居住环境等方面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自然生态环境对人居环境的改善起着底托作用;经济发展环境是人居环境改善的关键;社会保障环境是人居环境的后盾;个人居住环境是人居环境质量高低的直接体现。[结论]长株潭城市群内各市县间的人居环境在时空发展过程中没有达到一个较好的协调发展阶段,人居环境的质量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长株潭城市群各地区要自觉承担“三高四新”和强省会战略的历史使命,依托各自的优势实现经济错位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各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城市更新行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资源的均等性;党和政府工作重心下沉,关注基层群众的基本民生问题,从而建成高质量的人居环境。
钟洋查海焱吴智朋
关键词:人居环境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长株潭城市群
长江经济带电力消耗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2023年
揭示电力消耗的时空演变动态特征对于实现电力资源的科学调配与合理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基于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的电力消耗数据,以我国长江经济带为例,运用变异系数、核密度分析、位序-规模法则、趋势分析、标准差椭圆等多种方法,对长江经济带省级、地级和县级三种不同尺度下的电力消耗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变异系数,我们发现长江经济带电力消耗变异系数(CV)在省、地、县三级都呈现出下降趋势。具体来看,县级电力消耗差异最大,其次是省级和地级。(2)通过核密度分析,我们发现长江经济带电力消耗集聚程度明显呈现出由东部向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特征。(3)通过位序-规模法则,发现在省级、地级和县级尺度上长江经济带在研究时间段内的|q|值一直处于不断下降的态势,并且|q|值不断接近1,说明长江经济带在省级、地级和县级等多个尺度上电力消耗的规模与数量分布日趋合理。(4)通过趋势分析,我们发现长江经济带在省级、地级和县级三个尺度上的电力消耗变化增幅都明显呈现出由东部向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特征。(5)通过标准差椭圆分析,我们发现长江经济带电力消耗标准差椭圆明显呈现出“西南-东北”的空间分布方向,并且往长三角地区的指向性非常明显,这说明推动长江经济带电力消耗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东西方向地区的电力消耗的增长。
钟洋肖池伟段晓旗徐智邦杨任飞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电力消耗多尺度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城市体检评估及调控策略——以长沙市为例被引量:1
2025年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与国土空间规划底层逻辑相适应的“以人为本+适度超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多源数据运用,测度2021年长沙市城市要素现状水平。根据城市体检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调控策略,以期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为其他城市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工作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包括GIS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结果表明,长沙市城市体检评估指数为0.78,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长沙市在安全、协调、开放和共享层面表现较好,但在创新和绿色方面需重点推进。具体而言,创新环境和发展模式有待优化,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丁瑶杨欣欣马文婧钟洋
关键词:指标体系
警察治安权运行之现实困境及其克服
警察治安权是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赋予公安机关进行治安管理的一种基础性行政权力。经过60多年的发展演变,我国基本形成了比较严密的多层次的警察治安权行使体系。   相较于一般的国家行政权,警察治安权往往更直接地关系到公民权的...
钟洋
关键词:治安调解制度听证制度法制完善
安徽省城市房价收入比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
2024年
基于2008―2020年安徽省面板数据,采用变异系数、趋势面分析、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安徽省房价收入比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表明:安徽省的房价收入比整体呈下降趋势,各市的房价收入比空间异质性增强,表现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安徽省房价收入比在南北方向上倒“U”型趋势减弱,由中心区域向外围递减;总体上各个方向的趋势都逐渐平缓,极化效应减弱。以合肥市为中心的房价收入比空间依赖性显著,处于不断增强的趋势;外围地区空间依赖性较弱。在驱动力方面,不同时期城市人口与经济这两大驱动因素对房价收入比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
钟洋刘桂汝
关键词:房价收入比住房价格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
2025年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要求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修正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马尔科夫链、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定量分析2007—2022年中国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耦合协调类型的时空演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7—2022年中部地区的耦合协调类型经历了“中度失调→勉强协调”的转变,严重失调地区逐渐消失,优质协调地区逐渐出现,耦合协调关系不断优化。空间分布上,耦合协调高值区保持省会集聚,低值区转向西部边缘和豫皖鄂省际边界区,边界效应逐渐显现。②不考虑邻域条件,耦合协调状态的转移存在“路径依赖”和“自身锁定”效应,同时表现出“俱乐部收敛”现象,存在向更高层次转移的可能性但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地理背景在耦合协调状态演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马尔科夫预测结果也证明了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将长期存在,耦合协调状态的长期演变趋势较为良好。③在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水平发挥着核心主导作用,区域投资水平、科技创新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人口从业结构发挥着要素保障作用,地理空间距离则产生制约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中部地区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钟洋董秀军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进行可视化图谱的量化分析,以知网(CNKI)和Webof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数据源,选取1984—2023年的2221篇中文文献和51篇外文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关键词时序、关键词聚类密度、关键词突变、作者合作网络、英文文献共被引的可视化分析,从而把握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整体趋势和热点。结果表明:(1)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大体分为萌芽阶段(2004年以前)、快速发展阶段(2004—2017年)、稳步发展阶段(2018年至今)。(2)关键词共现主要在区域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与协调发展、统筹、一体化、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关键词突变表明2018年之后新时代、城市群、西部大开发、数字经济等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前沿。(3)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文献作者彼此之间联系并不紧密,缺乏跨地区、跨部门、跨学校、跨研究机构的交流。(4)国外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注重区域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在国家总体规划和政策扶持下,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随实践深化,旨在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回归到实践中。
钟洋孔令宇董秀军
关键词: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中国区域MODIS与VIIRS气溶胶遥感产品的性能评估及其时空演变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气溶胶地基观测网络数据(AERONET),对MODIS与VIIRS的六种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产品在反演精度、空间覆盖范围、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反演频率以及对个例的极端天气事件的反演性能等方面进行评估,并从土地利用类型、气溶胶模态、季节变化等角度分析其误差来源.结果表明:从与AERONET地基观测对比来看,MODIS AOD产品反演精度优于VIIRS AOD反演产品,其中以MAIAC AOD产品精度最高,其相关系数R值为0.83,落入期望误差(EE)内的比例达65.03%;从空间覆盖范围以及时间反演频率来看,VIIRS AOD产品显著优于MODIS;从对个例的极端天气事件反演性能来看,MODIS AOD产品对沙尘事件的反演性能优于VIIRS,但所有产品对森林火灾的反演性能还需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类型、气溶胶模态和季节变化对AOD产品反演精度有着显著的影响:六种AOD产品在建设用地的反演精度较高,在农用地的反演精度则较低;六种AOD产品对粗模态气溶胶以低估为主,而对细模态气溶胶则以高估为主;六种AOD产品在秋冬季节反演精度最高,夏季最低.
周志高何利杰钟洋王伦澈覃文敏张翔
关键词:气溶胶光学厚度MODISAERONET
长沙市主城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及多情景模拟
2024年
长沙市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中重要的节点城市、特大城市,研究其主城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未来的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长沙市主城区2000,2005,2010,2015及2020年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采用扩展强度指数、土地利用动态度、景观格局指数、Markov预测模型及GeoSOS-FLUS模型等研究方法,对长沙市主城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及未来城市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多情景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从扩展强度指数来看,长沙市主城在2000—2020年这20年间的扩展强度和扩展速率并不稳定;(2)从土地利用动态度角度来看,草地和不透水地块的年均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扩张最剧烈,农田较为缓和,但受面积差异影响,农田的扩张表现要明显快于草地;(3)从景观格局指数的角度来看,长沙市主城区在建设过程中,以森林和自然水体被侵蚀为代价使不透水地块得到飞速发展,同时森林用地正在缓慢恢复;(4)GeoSOS-FLUS多情景模拟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长沙市主城区的未来城镇用地扩张情况,综合自然发展型、经济增长型和生态保护型3种情景来看,农田和不透水地块呈现出围绕着自然水体进行扩张的趋势,在没有自然水体的区域,这两类用地的扩张趋势不明显。由于主城区中心区域的不透水地块和农田已经接近饱和,所以在未来以向具有较多森林的东部和东北部扩张为主要趋势。
张喜铭钟洋黄福卫
关键词:情景模拟
湘赣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动态评价与对比研究
2024年
深化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动态评估与对比分析,对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互动合作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与实践价值。因此,本文以湘赣边为研究对象,基于县域尺度,选取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系统性地对该区域进行时空演化与空间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湘赣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先降后升,经济协同发展自2010年下降至最低水平后逐步上升,且在研究末期恢复到研究初期水平。(2)湘赣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显著,西北部和东南部经济协同发展水平高于东北部和西南部。(3)湖南边区的经济协同发展展现出较强的增长动力,相较于江西边区,其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规模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旨在加速推进湘赣边区域经济协同的深度与广度。
钟洋吴智朋查海焱
关键词:区域协同发展DEA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