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建军 作品数:58 被引量:550 H指数:14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素钠片序贯疗法在动静脉内瘘成熟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素钠片序贯疗法在尿毒症动静脉内瘘成熟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诊断尿毒症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首次接受动静脉内瘘手术的312例患者,手术方式均为桡动脉一头静脉标准内瘘术。以接受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素钠片序贯疗法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序贯疗法方案为住院期间患者在动静脉内瘘术后静脉滴注前列地尔3d(20μg/d),然后改为口服贝前列素钠片20μg/d,共3个月。筛选46例与观察组在年龄、术前动静脉内径及原发病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在术后1年内内瘘失功发生率、内瘘成熟时间、术后1年时内瘘流量、术后1年时舒张末期动脉流速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年内内瘘失功率分别为10.9%和28.2M(P=0.0355);内瘘成熟时间分别为(42.1±6.5)d和(55.5±5.8)d;术后1年时内瘘流量为(789±101)ml/min和(556±132)ml/min;术后1年时舒张末期动脉流速分别为(151.5±14.5)cm/s和(113±20.1)cm/s,各项统计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在术后1年内内瘘失功发生率和内瘘成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动静脉内瘘术后1年时内瘘流量及舒张末期动脉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素钠片序贯疗法可有效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减少内瘘成熟时间,增加血流量并预防内瘘失功。 余冲 鄢建军 余杨 何凡 熊文芳 刘蔚关键词:动静脉内瘘 前列地尔 双重血浆滤过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滤过(DFPP)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9例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DFPP治疗119次,平均4.1次,总结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包括治疗前、后1个疗程空腹血标本AChR-Ab水平;治疗前、后第1天及治疗后第7天的临床绝对评分,并根据临床相对积分法判断临床效果;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充分抗凝;治疗中严密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和仪器显示的各种参数;治疗后健康指导等。结果痊愈10例,显效14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2.8%;治疗前、后AChR-Ab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119次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5次(4.2%)。结论DFPP能有效降低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AChR-Ab水平,缓解临床症状,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治疗安全有效。 童辉 鄢建军 严贺 刘慎微 徐钢关键词:重症肌无力 护理 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带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为临床制订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24例采用带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临床表现、治疗转归,并分析易感因素。结果5例(20.83%)发生导管相关性真菌感染,感染真菌均为假丝酵母菌,药物敏感试验提示氟康唑敏感性最高;氟康唑导管内滴注治疗3例有效;导管相关性真菌感染与近期抗生素的应用、导管置入时间有关(均P<0.05)。结论导管相关性真菌感染不可忽视,了解其临床特点、易感因素,采取针以性预防措施,对减少感染发生率、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鄢建军 童辉 韩敏 刘蔚 徐钢 刘慎微关键词:深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真菌血症 护理 园艺活动联合透析中脚踏车运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园艺活动联合透析中脚踏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躯体功能、疲乏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湖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宣教干预,干预组在常规健康宣教干预的基础上,采取园艺活动联合透析中脚踏车运动的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2周、干预后8周,应用站-坐计时测试、疲劳量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对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92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完成研究。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站-坐计时测试结果、疲劳量表得分、简明健康调查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后干预组患者的站-坐计时测试结果,疲劳量表总分,简明健康调查量表中的活力、精神健康维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在干预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方面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园艺活动联合透析中脚踏车运动干预,有助于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疲乏状况,提高患者躯体活动能力。 李宗阳 王李胜 鄢建军 童辉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护士主导的跨专业创新课程改良与实践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使跨专业创新课程设置更科学,课程效果更佳。方法在2018年由护士主导于高校开设跨专业创新课程的基础上,于2019年应用德尔菲法构建跨专业创新课程内容,在2019级本科生中进行实践。与2018级选修同种课程的本科生比较创造力水平变化。结果构建的跨专业创新课程内容框架包括6项一级指标(课程版块),11项二级指标(课程名称),28项三级指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束后2019级本科生创造力总均分、想像性与挑战性维度得分显著高于2018级(均P<0.01)。结论改良的跨专业创新课程实现了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同时增加了实践课程学时,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围绕医疗临床需求进行协同创新、优势互补,解决临床问题。 江燕 孙丽凯 鄢建军 刘洋 胡婉婷 江韵关键词:本科教育 跨专业 创新课程 德尔菲法 课程构建 改良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中局部枸橼酸抗凝的应用 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探讨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法(RCA)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改良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9例(68例次)具有高危出血倾向行CVVH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次)和对照组(34例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法,观察组采用体外局部枸橼酸抗凝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治疗时间、实际超滤量、各种生化指标及体外循环凝血情况。结果两组透析器凝血、静脉壶凝血情况、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以及治疗时间和实际超滤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游离钙、钠、碳酸氢根浓度及体外活化凝血时间(AC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68例次治疗过程中无1例次发生体外循环凝血,19例患者无1例诱发或加重出血,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法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CVVH治疗安全有效,护理中需注意监测患者各项指标,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鄢建军 杨瑞 杜翔 张仲华关键词:肾衰竭 高危出血倾向 枸橼酸 抗凝 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 老年人衰弱管理指南质量评价及内容分析 2025年 目的:评价老年人衰弱管理指南,为减缓老年人衰弱进程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指南相关网站、数据库及专业学会网址,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应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EvaluationⅡ,AGREEⅡ)评价老年人衰弱管理指南,并总结分析各指南的推荐意见。结果:共纳入7篇老年人衰弱管理指南,有3篇指南质量为A级,4篇指南质量为B级;纳入指南的推荐意见主要涉及衰弱筛查、衰弱评估、运动干预、营养干预、多因素干预、健康教育6个主题共28条推荐意见。结论:纳入的老年人衰弱管理指南整体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其推荐意见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熊文芳 娄雪娇 鄢建军关键词:老年人 无抗凝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体外循环装置堵塞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无抗凝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体外循环装置堵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5月—2018年5月同济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首次行无抗凝CBP患者257例,记录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机型、膜面积、膜材料、血管通路类型、治疗模式、装置使用时间、是否输注浓缩红细胞、是否实施周期性0.9%氯化钠溶液冲洗、血流量不畅护理干预频次、治疗前24 h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体外循环装置堵塞时即时跨膜压与静脉压等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无抗凝CBP体外循环装置堵塞的危险因素。结果257例患者体外循环装置使用时间(248.51±87.56)min,堵塞发生率48.6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静脉壶凝血容积比(HR:1.024,95%CI:1.016~1.032)、高血流量不畅护理干预频次(HR:1.600,95%CI:1.381~1.852)、高红细胞压积(HR:1.047,95%CI:1.003~1.094)是无抗凝CBP体外循环装置堵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无抗凝CBP体外循环装置堵塞与治疗中静脉壶凝血容积比、血流量不畅护理干预频次、患者红细胞压积相关。 张仲华 曾铁英 徐蓉 鄢建军 童辉 徐钢关键词:体外循环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进食时间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探讨进食时间对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对经常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9例(289例次)按不同进食时间分为禁食组(109例次)、透析2h内进食组(88例次)及透析3h后进食组(92例次)。禁食组治疗前常规进食,治疗开始后全程禁食禁饮,透析结束后再进食;2h内进食组透析开始1.5~2.0h进食,总量不超过500g;3h后进食组透析开始3.5h左右进食,总量不超过500g。结果三组进食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差、相对血容量、超滤量以及最低MAP,以及三组低血压、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及护理干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h后进食组各指标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5);三组发生透析相关低血压者提前终止透析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低血压倾向的透析患者应选择在透析1.5~2.0h进食,有助于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鄢建军 夏丹 童辉 刘慎微 吕永曼关键词:血液透析 进食 低血压 膜型双重血浆滤过治疗难治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膜型双重血浆滤过(DFPP)治疗难治性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难治性GBS患者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取DFPP治疗及相关护理措施,包括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常规准备,治疗中严格无菌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输入置换液、及时处理仪器报警。结果 18例GBS患者56例次DFPP治疗过程中,2例次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症状(占3.57%),3例次出现低血压(占5.36%),2例次发生二次膜压力进行性升高报警(占3.57%),无1例发生导管渗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DFPP是治疗难治性GBS较为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护理干预可提高该治疗的安全性。 张仲华 吕英瑛 夏丹 童辉 鄢建军 黄姝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 动脉压 静脉压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