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佳亮

作品数:18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膀胱
  • 6篇尿道
  • 5篇肿瘤
  • 5篇膀胱肿瘤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激光
  • 3篇整块切除
  • 3篇整块切除术
  • 3篇尿道膀胱
  • 3篇尿道膀胱肿瘤
  • 3篇铥激光
  • 3篇细胞
  • 3篇激光切除
  • 3篇激光切除术
  • 3篇膀胱癌
  • 2篇治疗反应性
  • 2篇手术
  • 2篇前列腺
  • 2篇切除术治疗

机构

  • 13篇上海市第一人...
  • 6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18篇邵佳亮
  • 16篇王翔
  • 5篇刘海涛
  • 5篇蒋琪
  • 5篇夏术阶
  • 5篇周文豪
  • 4篇凡杰
  • 3篇黎力平
  • 2篇丁强
  • 2篇瞿连喜
  • 2篇宋武
  • 2篇袁海川
  • 2篇王涛
  • 2篇顾朝辉
  • 1篇穆星宇
  • 1篇陆勇
  • 1篇李炳坤
  • 1篇刘志宏
  • 1篇李冬阳
  • 1篇李连红

传媒

  • 2篇中国男科学杂...
  • 2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上海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泌尿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1
  • 7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铥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切除术联合髂内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附50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尿道铥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联合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7年5月,对50例拒绝或者不能行全膀胱切除术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应用铥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后加用髂内动脉栓...
刘海涛夏术阶郑军华王翔凡杰颜庭芒周文豪蒋琪邵佳亮
关键词:膀胱肿瘤
前列腺液中IL-8浓度与前列腺增生组织中bFGF、Bcl-2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观察前列腺液中白细胞介素(IL)-8浓度与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B细胞淋巴因子2(Bcl-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术前前列腺液标本及术中前列腺组织标本。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确定是否合并前列腺炎症(CP),将标本分为单纯性BPH组和BPH合并CP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前列腺液中IL-8浓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FGF、Bcl-2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50例TURP切除的前列腺组织标本中,有30例(60%)患者前列腺组织中存在炎症浸润。BPH合并CP组的前列腺体积显著大于单纯性BPH组[(58.9±7.2)与(44.9±2.4)ml](P=0.022),并且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24.1±8.2)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4.6±6.5)也显著高于单纯性BPH组(11.8±5.6、17.3±4.1)(P〈0.05);(2)IL-8、Bcl-2和bFGF在两组中均有表达,且这3项指标在BPH合并CP组中浓度均明显高于单纯性BPH组(P〈0.05);(3)两组中IL-8的浓度与Bcl-2及bFGF的浓度分别呈正相关性(0〈R〈1,P〈0.05)。结论前列腺炎症与前列腺增生发生发展相关并且可导致前列腺增生更加严重。
宋武李冬阳袁海川顾朝辉邵佳亮王翔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白细胞介素8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过表达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改善大鼠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变
目的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以膀胱容量增加、排尿功能障碍为特点,由于其神经病变和膀胱结构重塑导致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本研究旨在说明干细胞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对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具有一定效...
刘海涛颜庭芒周文豪蒋琪邵佳亮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神经生长因子
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NMIBC单中心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En Bloc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E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的方...
刘海涛夏术阶郑军华王翔凡杰颜庭芒周文豪蒋琪邵佳亮
关键词:膀胱肿瘤疗效
腺病毒载体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腺病毒载体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对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制备携带HSV—TK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TK),AIPC细胞PC-3细胞加入AdLacZ,滴度(MOI)分别为50、100、150、200、250。48h后计算各滴度AdLacZ转染PC-3细胞的细胞感染率(%)。转染后使用更昔洛韦(GCV)处理,浓度为10mg/L,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AdTK/GCV对PC-3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结合电镜技术、流式细胞仪检测探讨AdTK/GCV对PC-3细胞的杀伤机制。结果对体外培养的PC-3细胞杀伤实验表明,随着AdTKMOI增加及GCV剂量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AdTKMOI为150和250时,GCV的半数致死量(IC50)分别为7.75mg/L和5.00mg/L。电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细胞死亡有细胞凋亡机制参与。AdTK/GCV处理后非转染PC-3细胞出现死亡,存在旁观者效应,效应强弱与AdTK转染、未转染细胞混合比例相关。结论AdTK/GCV能有效杀伤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PC-3细胞。
瞿连喜黎力平邵佳亮王翔丁强
关键词:前列腺癌腺病毒载体
重复膀胱合并尿道下裂和右侧输精管精囊缺如1例报告被引量:1
2023年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15岁,患者于2021年7月5日出现肉眼血尿,色鲜红,为全程肉眼血尿,不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尿液中含有暗红色血块,每次排便时会再次出血。追问病史,患者此前无明显排尿困难,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尿液中偶有白色块状物。外院就诊前列腺增强MRI示(图1A、B):前列腺与膀胱后方见类圆形T2信号影,内见片状短T2信号影,范围140 mm×110 mm×106 mm,增强后未见强化.
郭团结史有为张东亮邵佳亮王翔
关键词:重复膀胱尿道下裂
阴茎癌经腹壁三孔法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王翔刘志宏穆星宇侯剑刚邵佳亮夏术阶
环磷酰胺致大鼠卵巢功能不全建立卵巢移植供体模型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索建立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所致卵巢功能损伤大鼠模型的适宜方法和最佳时间,为后续卵巢移植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60只成熟雌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首次负荷剂量均为50mg/kg,之后每天分别以8和6mg/kg的维持剂量连续注射14d;对照组连续注射0.9%氯化钠溶液1mL共15d。分别于化疗前、化疗结束时、化疗后1和2周,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动情周期,测定大鼠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化疗后2周观察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一般情况好,体重正常增长。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在化疗期间进食减少,活动减少,体毛黯淡。低剂量组大鼠在化疗结束时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P<0.01);在化疗后1和2周的体重均显著高于同组化疗结束时(P值均<0.01),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P值均<0.05)。高剂量组大鼠在化疗结束时的体重显著低于同组化疗前和对照组、低剂量组同时间(P值分别<0.05、0.01);在化疗后1和2周的体重均显著高于同组化疗结束时(P值均<0.05),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低剂量组同时间(P值均<0.01)。对照组大鼠化疗前后动情周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在化疗结束时和化疗后2周的动情周期均显著长于同组化疗前和对照组同时间(P值均<0.05),高剂量组大鼠在化疗后2周的动情周期又显著长于低剂量组同时间(P<0.05)。化疗前,3组大鼠各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化疗结束时,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的雌二醇、孕酮、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P值分别<0.05、0.01),高剂量组大鼠的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间(P<0.05)。在化疗后1周,低剂量组大鼠的FSH水平显著高于对�
丁岩邵佳亮李珺玮张英华克勤王翔
关键词:环磷酰胺化学治疗
Xu5P在评估肾癌免疫治疗反应性和预后中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Xu5P在评价肾癌免疫治疗反应性和肾癌预后中的用途,本发明发现Xu5P水平高的患者相对于水平低的患者,肾癌转移发生率显著降低,平均生存时间显著延长,且CD8+T细胞中免疫耗竭的指标显著降低。通过评估患者血液、肾...
王雄军邵佳亮时铁柱谭乡音
模拟TUR环境建立兔尿道狭窄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模拟经尿道电切(TUR)环境制造新西兰大白兔尿道狭窄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0只。一组为对照组(单纯黏膜剥除组),显微镜下腹侧切开尿道1.5cm,将尿道黏膜从尿道海绵体上剥离。直至将黏膜完整从尿道床上剥下;另一组为电灼组,显微镜下腹侧切开尿道1.5cm,将尿道黏膜层与黏膜下层分离后剥除后再用双极电凝电灼尿道。于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2个月分别行顺行膀胱尿道造影。观察术后2个月在手术部位取材行HE染色的病理切片。结果电灼组术后1个月的造影片显示尿道的连续性、尿道管径都较术前有所改变;术后2个月尿道造影发现,电灼组实验兔全部出现明显尿道狭窄,而对照组实验兔术后只有2例出现明显尿道狭窄。术后2个月在电灼组的手术部位取材行HE染色,病理切片结果提示尿道腔内未见尿道上皮生长,大量纤维增生沉积。结论采用显微镜下电灼法构建的新西兰大白兔前尿道长段狭窄模型是可行的,该方法为研究治疗长段尿道狭窄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黎力平李炳坤陆勇邵佳亮王翔丁强
关键词:尿道狭窄动物显微外科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