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磊
- 作品数:17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端粒长度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DNA的非编码重复序列,能随着细胞分裂和DNA的复制而缩短,具有维持染色体稳定及保护染色体结构等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的缩短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发病过程密切相关,并可能作为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预测因子,也有望成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靶点。然而,端粒长度与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有争议,需要更多的研究探索端粒在心血管疾病中扮演的角色。
- 邹昕宇杨帆吴建军邢磊
- 关键词:端粒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卒中
- 应用OCT观察SES植入后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患者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Sirolimus-eluting Stents,SES)植入之后的临床表现以及支...
- 冯林兴邢磊任雪峰刘慧敏王炎孟令波于波
- 红细胞在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和阻塞(CMVO)存在于近半数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的患者中,且与不良预后相关。缺血再灌注损伤、远端栓塞和个体微循环相互作用导致CMVO发生。红细胞是人体中最丰富的血细胞,通常占血容量的35%~45%,它们不仅参与气体交换的过程,还通过调节一氧化氮代谢和释放ATP调节心血管功能,在CMVO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对红细胞在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韩月清吴建军邹昕宇张有奇邢磊杨帆
- 关键词:红细胞急性心肌梗死血栓缺血再灌注损伤
- OCT-IVUS一体成像的多模态血管腔内成像技术的应用与进展被引量:3
- 2021年
- 作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最主要的两种血管腔内影像学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血管内超声(IVUS)已在临床应用数十年。OCT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更好地对比斑块成分,IVUS能够穿透血液,具有更深的成像深度,两种影像学技术已成为心血管介入医生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但两种影像学技术也各有不足,OCT成像穿透深度有限,IVUS的空间分辨率较弱。单一的OCT或IVUS很难完全提供血管及斑块内部完整的解剖学信息。利用二者的互补性,将OCT与IVUS成像导管集成到同一成像导管中,实现二者的多模态血管内成像,则可以为介入医生提供更加理想的斑块与血管壁的组织学和形态学信息。
- 邢磊候静波
-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 腔内影像学技术在冠心病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 于波候静波贾海波王挺孟令波田进伟胡思宁邢磊刘慧敏马丽佳
- 该项目属心血管病学、医学影像学领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致死的主要类型,冠脉造影是临床冠心病的主要诊断工具,但因其无法识别ACS前期病变及罪犯病变的关键特征,不能提供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关键信息。项目组以ACS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心病
- 心磁图仪在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随着对心血管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逐步进入大众视野。目前,CMVD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标准仍存局限性。心磁图仪(MCG)作为一种新型、便捷和高效的检查方法逐渐受到重视。现从CMVD的起源、诊断标准及MCG的检查指标、优势等方面,对MCG在CMVD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李冰冰吴建军杨帆邢磊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 OCT评价年龄对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内膜愈合的影响
- <正>目的随着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广泛应用,支架植入术后内膜愈合不良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期的研究表明,年龄是支架植入术后住院期间及远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而年龄对支架术后内膜愈合情况的影响可能是引...
- 孙钊邢磊任雪峰刘慧敏孟令波韩志刚侯静波于波
- 关键词:血管疾病支架植入术患者年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 文献传递
- 支架术后即刻冠状动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果的临床影响
- 2024年
- 冠状动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分辨率为10μm,它可为术者提供支架贴壁不良、组织脱垂、支架内血栓和支架边缘夹层等支架术后即刻结果,但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现总结既往研究,并就支架术后即刻冠状动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果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影响进行综述。
- 余超韩月清毕静婷邢磊
- 关键词:支架术后
-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观察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内膜覆盖情况的研究
- 目的:本实验主要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探讨糖尿病患者人群血糖控制水平对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新生内膜覆盖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入选植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的糖尿病患者共62例,...
- 金成梅侯静波邢磊刘慧敏杨爽于波
- 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富含脂质斑块特征及炎症指标变化
- 2025年
-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富含脂质斑块(LRP)特征和炎症指标变化。方法纳入77例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血管内超声检测筛选出77个LRP进行分析和相关测量。同时检测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浓度,结合患者影像学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OCT影像学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基线、6个月及12个月随访中,可观察到LRP的纤维帽厚度增厚(P<0.001),最大脂质角度减小(P=0.037);对77个LRP的OCT定性分析发现,在3个时间点薄纤维帽LRP减少(P<0.001);血清炎症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在3个时间点hs-CRP分别为(10.83±33.63)mg/L、(1.16±1.04)mg/L和(1.35±1.21)mg/L(P=0.002);3个时间点IL-17分别为(17.90±14.80)ng/L、(15.40±9.20)ng/L和(11.60±6.80)ng/L(P=0.002)。相关性分析显示,在12个月随访时间内,hs-CRP、IL-17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变化未显示出与斑块特征稳定性改变存在相关性。结论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不仅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的血浆水平,通过腔内影像学技术还可观察到斑块稳定性增加,同时可观察到患者相关炎症因子指标下降,可能与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抗炎作用相关。
- 毕静婷姚泽旭余超邢磊
-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血管内超声他汀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