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连立帅

作品数:15 被引量:471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信贷
  • 5篇信贷资金
  • 5篇歧视
  • 4篇信贷歧视
  • 3篇信贷资金配置
  • 3篇信用
  • 3篇银根
  • 3篇银根紧缩
  • 3篇银行
  • 3篇制度环境
  • 3篇所有制
  • 3篇评级
  • 3篇金融
  • 3篇产权
  • 3篇产权性质
  • 2篇贷款
  • 2篇银行债务
  • 2篇债务
  • 2篇政府干预
  • 2篇所有制歧视

机构

  • 9篇石河子大学
  • 5篇复旦大学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15篇连立帅
  • 7篇白俊
  • 4篇陈超

传媒

  • 2篇管理世界
  • 2篇金融研究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会计研究
  • 1篇财贸经济
  • 1篇金融论坛
  • 1篇金融与经济
  • 1篇中国会计评论
  • 1篇金融学季刊
  • 1篇第十七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4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业政策与信贷资源配置被引量:55
2015年
产业政策如何引导信贷资源进行配置,对于评价中国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从而实现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3—2013年数据,考察了产业政策与信贷资源配置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本文首先关注了以"五年规划"为代表的产业政策,结果发现,受支持的高成长性企业获得了更多的信贷融资,且主要体现为长期信贷融资;考虑所有制后的结果表明,只有受支持的高成长性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多的信贷融资;进一步发现,产业政策创新激励能够引导信贷资源配置至高研发投入企业。本文还分析了2008年经济刺激政策的产业导向与信贷资源配置的关系,结果发现,产业政策会降低受支持高成长性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获得的长期信贷融资,但能促进受支持的高成长性国有企业获得更多的短期信贷融资。上述结果表明,产业政策总体上能够引导信贷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本文的政策含义为,中性与有为政府在制定与实施产业政策过程中,会以市场与行政的方式引导信贷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创新与技术进步;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需优化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环境。
连立帅陈超白俊
关键词:产业政策信贷资源配置所有制
取消强制评级政策、评级机构声誉与信用评级质量——基于中国债券市场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如何完善对债券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从而提升信用评级质量、促进评级行业高质量发展,是国内监管机构迫切关注的问题。2021年开始我国调整了债券发行强制评级要求,在保留对主体评级强制选择的同时,将债项评级的选择由强制调整为自愿,这一政策的实施,将长期影响评级市场的竞争格局以及评级机构的迎合行为。针对强制评级政策的调整,本文研究发现:取消债项强制评级后,保留债项评级的发行人数量与债项评级质量均下降;而当评级机构声誉较高时,信用评级质量下降程度较低。异质性分析显示,上述关系主要存在于评级机构竞争程度高、客户重要程度高及首次发行的情形。本文还发现,取消债项强制评级后,保留债项评级的发行人评级膨胀,会降低债券融资成本,表明债券市场并未充分意识到信用评级存在膨胀问题,促使发行人寻求虚高信用评级。本文的结论表明,取消债项强制评级政策一方面会增强评级机构之间的竞争程度及评级机构的迎合动机,短期降低了信用评级质量,但另一方面债项评级的选择由强制调整为自愿之后,评级市场的声誉机制能够发挥作用,长期而言有利于“市场驱动”的信用评级质量提升。
连立帅朱松
地方债信息溢出与信用债评级有效性——基于地方债“自发自还”改革的经验证据
2025年
我国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允许地方债的发行与交易,该措施提升了地方政府信息披露水平,并推动地方债市场形成。利用我国各地方先后落实地方债“自发自还”改革的事件,本文研究发现:地方债“自发自还”改革能够通过信息溢出,提高信用债评级质量,从而增强信用债评级有效性。上述效应在发行人为地方国有企业、债券类别为城投债及地方债交易更活跃时更为明显,同时“自发自还”改革显著提高了主体信用评级下调的概率。分组检验结果显示,地方债“自发自还”改革提高信用债评级有效性的效应,主要存在于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较低的地区。此外,地方债“自发自还”改革后,地方债评级对信用债评级也存在信息溢出效应。本文为全面理解与评估地方债“自发自还”改革的影响提供了启示,为信用评级的信息溢出效应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连立帅邓英雯李建强
关键词:信息溢出
国企过度投资溯因:政府干预抑或管理层自利?被引量:158
2014年
在我国转轨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不仅受到管理层自利行为的驱动,也深受政府干预行为的推动,二者相互作用。基于此,本文以2003-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府干预行为与管理层自利行为对国企过度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国有企业中,政府干预所造成的政策性负担和管理层自利所形成的权力寻租均会导致企业的过度投资,但政府与管理层又相互制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政府干预程度较强时,政府的超强控制抑制了管理层自利行为;当政府干预程度减弱时,管理层表现为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白俊连立帅
关键词:政府干预过度投资
银行债务对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治理作用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以债务的"次优"治理特征为制度背景,研究银行债务对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的治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中国目前存在着预算软约束及偿债机制不完善等制度缺陷,但债务的"次级"治理特征及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仍能保证银行债务能够抑制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由于利率管制政策的存在,银行通过贷款利率政策途径发挥治理作用并未实现,其治理作用主要体现在贷款续新上。当银行发现大股东通过资金占用的方式侵占上市公司利益时,会通过减少、停止发放贷款,甚至提前收回贷款的方式来减少损失,为了获得贷款银行的支持,贷款企业的大股东也会选择减少对资金的占用。
连立帅白俊
关键词:银行债务大股东贷款利率
货币政策、产权性质与信贷资金配置
本文以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自2004年第1季度发布的季度性"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分析了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时存在的对非国有上市公司的"信贷歧视"。研究结果表明,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相对于国...
白俊连立帅
关键词:银根紧缩产权性质信贷歧视制度环境
文献传递
货币政策、产权性质与信贷资金配置
本文以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自2004年第1季度发布的季度性"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分析了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时存在的对非国有上市公司的"信贷歧视"。研究结果表明,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相对于国...
白俊连立帅
关键词:银根紧缩产权性质信贷歧视制度环境
文献传递
信贷资金配置差异:所有制歧视亦或禀赋不足?
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信贷资金配置差异包括两种:一是由于企业禀赋不同所导致的合理性差异,即禀赋差异;二是政府干预与预算软约束所造成的不合理差异,即所有制歧视。本文以我国2004-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 Blin...
白俊连立帅
关键词:信贷歧视所有制结构禀赋差异金融政策
文献传递
信用评级策略对评级机构市场地位的影响研究——基于评级机构年度业务开展及合规运行情况报告的分析
2024年
近年来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竞争愈发激烈,而评级机构是如何采取不同评级策略维护或扩大其市场份额的呢?本文以2016~2020年我国信用债为样本,探究了评级结果策略、评级收费策略和主动评级策略对信用评级机构市场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偏高的评级结果策略、偏低的评级收费策略能帮助评级机构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而主动评级策略对信用评级机构提升市场份额并无帮助,甚至会导致市场份额下降。同时,评级策略之间还会相互影响,对其市场份额产生不同作用。而声誉机制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让偏高评级、偏低收费的信用评级策略带来的市场份额扩张程度有所削弱,并提高主动评级的公益性,导致其带来的市场份额缩小效果进一步降低。本文为针对评级机构的有效监管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也为信用评级的市场化改革和声誉机制的有效建立提供了经验证据。
连立帅李异同沈佳瑛朱松
关键词:信用评级
外资银行贷款与中国企业国际化——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2
2017年
本文检验了外资银行贷款与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利用2001—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发现获得外资银行贷款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更高,并且这一效应在金融市场化水平高的地区更强。本文还进一步考察了外资银行贷款影响企业国际化的作用路径,发现高声誉的外资银行更能提升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并促进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开展国际化。本文的结论有助于理解外资银行进入后的作用体现及其机制,同时也将国际化进程理论引入到金融研究领域。
连立帅陈超
关键词:金融市场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