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惟能
- 作品数:19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左旋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皮层损害的扫描电镜观察
- 1992年
- 感染血吸虫小鼠用左旋吡喹酮75mg/kg、吡喹酮150mg/kg灌胃给药,经不同时间收集成虫,作扫描电镜观察。虫体出现皮层肿胀、褶嵴融合、糜烂、剥脱及白细胞粘附等病变。结果提示,用药初期,葡萄糖的吸收障碍可能是影响虫体的主要因素。在后期,抗原暴露所致宿主免疫反应,可能在左旋吡喹酮杀虫机理中起主要作用。
- 周淑君徐麟鹤连惟能毛明珍
- 关键词:左旋吡喹酮皮层损害血吸虫病
- 印度雕蚀菌感染三带喙库蚊幼虫的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4
- 1993年
- 本文采用组织化学技术,对印度雕蚀菌感染的三带喙库蚊幼虫的糖原、蛋白质、核酸(DNA、RNA)进行显微摄影及组成定量的图像分析。结果表明感染的幼蚊组织中糖原、蛋白质、核酸的含量均明显地较正常的幼蚊为少,灰度定量测定也表明两组幼蚊之间的差别非常显著。提示该菌感染对幼蚊上述生化成分有明显的影响,可能是其对幼蚊致病的重要机制。
- 孙建华汪政仪连惟能刘素兰
- 关键词:三带喙库蚊组织化学
- 溶组织内阿米巴培养技术的发展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依据溶组织内阿米巴体外培养的发展历史演变,分别对有菌培养、单种培养与无菌培养等三个重要变革阶段所用的主要培养基、操作技术及其意义加以综述,并提出本课题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 吴国宏连惟能
- 关键词:阿米巴
- 上海市区不同人群口腔原虫感染的调查被引量:9
- 1996年
- 调查上海市区不同人群的口腔原虫的感染情况。从齿垢物取标本作新鲜涂片法检查。在450人中齿龈内阿米巴和口腔毛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1.78%和1.11%。口腔科门诊患者的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率高达28.37%,而正常人的感染率仅为10.71%,两组差异非常显著。提示这两种原虫的感染与年龄有关,其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有上升趋势,以及两种原虫感染与口腔疾病关系密切。
- 王晓瑛翁剑蓉何玉良杨小丽程训佳连惟能顾晶晶
- 关键词:齿龈内阿米巴口腔毛滴虫
- 低剂量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皮层损害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
- 1989年
- 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家兔1次口服30~40mg/kg低剂量吡喹酮后24h取虫,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药物对虫体的口、腹吸盘结构无影响,但可使其皮层发生褶嵴肿胀、溃破、糜烂和剥落等严重损害。各治疗组皮层损害程度,雌虫较雄虫严重,尤以40mg/kg组更为显著。
- 连惟能黄美玉魏承慈徐肇玥徐麦玲
- 关键词: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慢性血吸虫病
- 先天性弓形虫感染
- 1992年
- 先天性弓形虫感染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危害极大,本文对其传播途径、致病作用、对生殖能力的影响和病理学诊断方法加以综述。
- 王宏连惟能杨俊华
- 关键词:弓形虫感染先天性
- 血吸虫表膜抗原的生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
- 1990年
- 血吸虫抗原能诱发宿主的保护性免疫反应。近几年来,在虫体表膜保护性抗原的生化研究及疫苗的研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综述:(1)表膜结构与标志;(2)表膜受体与粘附;(3)表膜抗原性质;(4)抗原基因克隆与疫苗。
- 蔡志红连惟能
- 关键词:血吸虫病表膜抗原生物化学
- 日本血吸虫Sj60-90KD抗原的保护性免疫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从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中制备Sj60-90KD抗原,免疫C_(57)BL/6小鼠,通过ELISA检测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体外增生反应检测细胞免疫水平及其减虫率测定等评价其保护性免疫效果。结果表明,Sj60-90KD抗原免疫小鼠虽能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但未见明显保护效果,对小鼠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生反应似有抑制作用。
- 蔡志红连惟能傅奇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抗原免疫
- 左旋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毛蚴和尾蚴作用的观察被引量:2
- 1992年
- 体外实验观察了左旋吡喹酮(L-PZQ)对日本血吸虫毛蚴和尾蚴的作用,并用消旋吡喹酮(dL-PZQ)作比较。结果:左旋毗喹酮(0.2μg/ml)与倍量消旋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的毛蚴和尾蚴均有明显的杀虫作用,毛蚴对该药更为敏感,但L-PZQ与dL-PZQ在所用剂量下两药作用之间的差别无显著性。对该药的杀虫机制作了简要的讨论。
- 邓彼加连惟能王才中
- 关键词:吡喹酮日本血吸虫毛蚴尾蚴体外实验
- 实验性肝阿米巴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被引量:1
- 1991年
- 应用肝内接种法建立实验性肝阿米巴病金黄仓鼠模型。观察肝阿米巴病的病理形态,其大体标本可分为孤立型、多结节型和破溃型3种脓肿类型。光镜观察变质性病变和增生性病变可分别显示早、晚期肝阿米巴病的病理组织学特性。本文探讨了肝阿米巴病的发展和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机制。
- 余涌连惟能
- 关键词:病理组织学金黄仓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