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海平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博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脊髓
  • 5篇脊髓损伤
  • 4篇颈髓
  • 4篇颈髓损伤
  • 3篇衰竭
  • 3篇通气
  • 3篇疗效
  • 3篇疗效分析
  • 3篇呼吸衰竭
  • 3篇恢复期患者
  • 3篇高压氧
  • 2篇压力支持通气
  • 1篇氧疗
  • 1篇氧疗法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神经恢复
  • 1篇输注
  • 1篇通气模式
  • 1篇同步间歇指令

机构

  • 9篇北京博爱医院

作者

  • 9篇赵海平
  • 3篇田洪成
  • 2篇周皓
  • 1篇孙晖
  • 1篇高飞
  • 1篇张锋良

传媒

  • 3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高压氧对脊髓损伤恢复期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脊髓损伤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高压氧科2007年1月一2009年6月在收治的53例不完全脊髓患者,分为二组,A组24例行常规手术、营养神经、康复训炼,术后3天内开始行1个月高压氧治疗;B组29...
赵海平田洪成周浩翟蕾
文献传递
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时间治疗老年住院患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20年
医院获得性肺炎系之指入院48 h内发生肺炎类型,发病率位居医院感染首位[1]。同时是病死率较高的医院感染类型,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疗负担的主要原因[2-7]。美罗培南属第二代碳青霉烯类强效、广谱抗菌药物,对大部分厌氧菌、需氧菌皆有效,且神经毒性低,对肾功能影响小,用于重症感染治疗,对耐药菌感染亦有较高的药效[8]。研究已证实美罗培南属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给药期间游离药物浓度超目标微生物最低抑菌浓度时间(f T>MIC)可预测其最佳杀菌活性[9]。fT>MIC>40%即可获取杀菌效应,超过60%~70%即可实现最大杀菌效应,而对重症感染或预防耐药菌株需达90%~100%[10-15]。延长美罗培南输注时间可延长fT>MIC,减少抗菌药物用量[16]。但对美罗培养延长输注过程中药物稳定性及是否可能存在药效下降等情况尚未明确。故本文对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时间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可行性展开了研究,以期为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防控及治疗提供依据。
虎盘林赵海平董剑虹
关键词:获得性肺炎老年人美罗培南
颈髓损伤呼吸功能不全时压力支持通气的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总结颈髓损伤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压力支持通气 (PSV)的经验。方法观察不同水平压力支持通气时呼吸频率 (RR)、潮气量 (VT)、每分通气量 (VE)、吸气峰压 (PIP)、肺动态顺应性 (Cdyn)等数值变化和血气分析变化。结果观测指标与PSV水平两者呈相关性变化。结论通过调节PSV水平可使有关呼吸监测指标均改善 ,使患者处于较为合理的呼吸状态。
赵海平周皓
关键词:脊髓损伤颈髓损伤呼吸功能不全康复压力支持通气
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在颈髓损伤后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观察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ASV)在颈髓损伤后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102例颈髓损伤后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51)给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IMV),观察组患者(n=51)给予ASV模式;待两组患者呼吸平稳30 min后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以及呼吸力学指标,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主观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率(71.5±5.3次/min vs.72.4±6.2次/min)、平均动脉压(78.3±10.5 mm Hg vs.77.8±9.8 mm Hg)、p H(7.40±0.1 vs.7.42±0.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9.8±2.8 mm Hg vs.40.2±2.84 mm Hg)、动脉血氧分压(85.7±5.5 mm Hg vs.83.6±4.2 mm H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每分钟通气量(8.43±0.65 L/min vs.8.39±0.80 L/min)、潮气量(446.8±14.6ml vs.442.9±14.65 ml)、呼吸频率(17.58±2.27次/min vs.19.58±2.93次/min)、气道峰压(15.33±1.80 cmH2O vs.15.93±1.64 cmH2O)、平均气道压(5.34±0.45 cmH2O vs.5.28±0.49 cmH2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主观舒适度优于对照组(2.7±1.3分vs.6.5±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SV治疗颈髓损伤后呼吸衰竭的效果与SIMV基本相同,但ASV的舒适性更高。
虎盘林赵海平董剑宏
关键词:颈髓损伤呼吸衰竭
高压氧对脊髓损伤恢复期患者的疗效分析
赵海平田洪成周浩翟蕾
颈髓损伤后呼吸衰竭机械辅助呼吸模式比较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比较颈髓损伤后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S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IMV)的差异。方法观察34例患者在PSV与SIMV时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患者主观舒适度的变化。结果在两种通气模式下,患者血压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气pH值、PaO2、呼吸频率、心率、主观舒适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aCO2有显著性差异(P<0.05)。PSV模式优于SIMV模式。结论PSV模式较SIMV模式更适合颈髓损伤后呼吸功能不全时的治疗。
周皓赵海平
关键词:颈髓损伤呼吸衰竭压力支持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高压氧对脊髓损伤恢复期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脊髓损伤恢复期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择高压氧科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收治的53例不完全脊髓患者,分为二组:A组24例行常规手术、营养神经、康复训炼,术后3天内开始行1个月高压氧治疗;B组29...
赵海平田洪成周浩翟蕾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恢复高压氧疗法
颈髓损伤患者呼吸支持的合理选择
目的探讨呼吸支持在颈髓损伤患者抢救的分阶段分级别处理方法。方法对博爱医院住院部2001-2007年295例患者(其中创伤183例,非创伤112例)呼吸支持分阶段分级别治疗进行统计分析及操作者登记调查。结果患者中男.185...
赵海平孙晖杜鹃
关键词:脊髓损伤呼吸衰竭呼吸管理
52例重型急性胰腺炎的外科综合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1990年~2005年收治的52例SAP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早期手术患者的死亡率为35%(7/2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5%(5/20)、休克35%(7/20)、肾功能衰竭20%(4/20)、心功能不全45%(9/20);32例早期非手术结合后期手术综合治疗患者的死亡率为15.63%(5/3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ARDS 6.25%(2/32)、休克12.5%(4/32)、肾功能衰竭12.5%(4/32)、心功能不全15.63%(5/32).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早期非手术结合后期手术综合治疗SAP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张锋良赵海平高飞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治疗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