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巍

作品数:66 被引量:244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皮炎
  • 20篇特应性
  • 20篇特应性皮炎
  • 14篇中医
  • 12篇皮肤
  • 9篇皮肤病
  • 8篇银屑
  • 8篇银屑病
  • 7篇中药
  • 6篇培土
  • 6篇细胞
  • 5篇湿疹
  • 5篇痤疮
  • 5篇辨治
  • 4篇动物
  • 4篇寻常型
  • 4篇寻常型银屑病
  • 4篇中医药
  • 4篇外治
  • 4篇小鼠

机构

  • 28篇广东省中医院
  • 27篇河南中医药大...
  • 15篇广州中医药大...
  • 15篇河南省中医院
  • 2篇广东省中医研...
  • 2篇济源市妇幼保...
  • 2篇河南省中医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云南省中医医...
  • 1篇上海市第十人...
  • 1篇郑州人民医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济源市中医院

作者

  • 66篇赵巍
  • 18篇陈达灿
  • 12篇刘爱民
  • 12篇莫秀梅
  • 11篇方玉甫
  • 11篇刘俊峰
  • 9篇王丽
  • 9篇吴盘红
  • 8篇吴卿
  • 8篇温晓文
  • 6篇张步鑫
  • 5篇李红毅
  • 5篇王庆兴
  • 4篇王莹
  • 3篇潘建科
  • 3篇潘华峰
  • 3篇王艺
  • 3篇孟威威
  • 3篇王丽
  • 3篇江文文

传媒

  • 7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中国皮肤性病...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新中医
  • 2篇中国民族民间...
  • 2篇光明中医
  • 2篇中医教育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2篇中医学报
  • 2篇中国医疗美容
  • 2篇世界中联药膳...
  • 2篇2016全国...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医研究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贵州医药

年份

  • 2篇2025
  • 6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9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1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汗腺汗孔癌1例被引量:2
2020年
报告1例小汗腺汗孔癌。患者女,56岁,头部结节30余年,破溃、渗液2个月。皮损病理检查示:真皮内可见瘤细胞团呈巢状分布,部分瘤细胞巢与表皮相连,瘤细胞以不典型嗜伊红鳞状细胞样细胞为主,细胞核大,深染,形态不规则,核分裂相增多,瘤细胞巢内可见管腔样结构。诊断为小汗腺汗孔癌。予扩大手术切除,现随访中。
孟威威王丽赵巍
皮肤支气管源性囊肿误诊为表皮样囊肿被引量:1
2024年
患儿女,7岁。颈部囊肿6年。皮肤科检查:颈部右侧类圆形淡红色囊肿。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可见多个散在分布的囊肿结构,囊肿内衬可见纤毛,周围复层柱状上皮细胞,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可见散在杯状细胞。诊断:皮肤支气管源性囊肿。
赵巍孟威威王庆兴王丽李静方玉甫
关键词:囊肿支气管源性皮肤表皮样囊肿
特应性皮炎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草案)被引量:9
2024年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称为特应性湿疹、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等,中医学称为“四弯风”,也称“奶癣”“胎[疒剑]疮”等,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1-2])。AD可在婴儿期或儿童早期出现,并可能在儿童期缓解,在某些情况下,AD可能会反复复发不能缓解.
莫秀梅刘俊峰林颖梁云生李欣赵巍孙晓冬李红毅顾军陈达灿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中西医结合
胡椒碱通过Keap1/Nrf2/ARE通路促进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胡椒碱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功能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胡椒碱处理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A431和SCL-1)24 h或48 h后,检测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A431和SCL-1细胞单独用50μmol·L^(-1)和100μmol·L^(-1)胡椒碱处理,或先转染红系衍生的核因子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干扰RNA或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过表达载体pcDNA-Keap1后再用100μM胡椒碱进行诱导处理。Transwell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侵袭和凋亡;qPCR检测Keap1/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s,ARE)信号通路中Keap1、Nrf2和醌氧化还原酶1(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Keap1、Nrf2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0μmol·L^(-1)到300μmol·L^(-1)胡椒碱浓度梯度内,随着胡椒碱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A431和SCL-1细胞存活率下降;与control组相比,50μmol·L^(-1)和100μmol·L^(-1)的胡椒碱处理细胞后,细胞活力和侵袭力减弱、凋亡率增加、Caspase-3的活性增加、Bax/Bcl-2比值升高、Keap1的mRNA和蛋白表达被抑制、Nrf2和NQO1的mRNA水平升高,N-Nrf2和NQO1的蛋白表达增加;转染si-Nrf2或pcDNA-Keap1后,逆转胡椒碱对细胞活力和侵袭能力的抑制、凋亡的促进及Keap1/Nrf2/ARE通路的激活作用。结论胡椒碱激活Keap1/Nrf2/ARE通路促进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凋亡。
徐俊涛王莹马飞赵巍方玉甫刘爱民
关键词:胡椒碱凋亡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1例
2015年
患者男,32岁。面部、上肢及肩背部反复出现红斑毛囊性脓疱4个月余,于2013年2月20日就诊。2012年10月起患者面部及上臂开始出现片状水肿性红斑,部分红斑上出现密集性针尖大脓疱,自觉瘙痒,无疼痛及发热等不适。曾多次前往多家医院就诊,未行组织病理检查,分别诊断为“湿疹并发感染”。
赵巍黄咏菁刘雯雯吴卿陈达灿黄志熔甄庆育
关键词:毛囊炎脓疱性嗜酸性
陈达灿运用动物类药治疗皮肤病经验被引量:6
2016年
陈达灿教授从事皮肤病治疗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在运用动物类药物治疗皮肤病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包括镇心安神用龙齿,清心解毒用羚羊角骨,祛风清热用蝉蜕,安神养颜用珍珠母,平肝收敛用牡蛎,清肝明目用石决明,制酸收敛用海螵蛸,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对其应用动物类药经验进行整理。
赵巍温晓文吴卿孟威威刘俊峰莫秀梅陈达灿
关键词:动物类药皮肤病名医经验
岭南道地药材在皮肤湿病中的临证特色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和临证的精华,而"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则是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岭南时病,湿患为最,岭南皮肤病大多夹湿,岭南地区运用道地药材治疗和预防疾病由来已久。本文归纳分析近代岭南流派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结合岭南...
温晓文赵巍莫秀梅刘俊峰李红毅陈达灿
关键词:皮肤病临证特色
文献传递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及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的刘爱民教授治疗湿疹用药规律及网络药理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刘爱民教授治疗湿疹用药规律及网络药理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5月1日门诊310个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和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获得药物频数、组方规律、核心组合、新方等。结果:挖掘出刘爱民教授治疗湿疹核心药物组合湿疹4味,即赤小豆、黄柏、白鲜皮、防风;靶蛋白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5、IL1B、组胺受体H1(HistamineRecepterH1,HRH1)、组织蛋白酶G(Polyclonal Antibody to Cathepsin G,CTSG)、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Elastase,Neutrophil Expressed,ELANE)。结论:TCMISS、BATMAN-TCM软件可以用于名老中医经验分析,为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赵巍尹慧慧徐胜东张步鑫张贺王庆兴刘爱民
关键词:湿疹用药规律
中医药调控JAK-STAT通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2025年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免疫相关的2型炎症型皮肤病,其发病与遗传、免疫、环境、皮肤屏障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关于A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述清楚。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通路在AD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JAK小分子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取得突出的治疗效果。通过查阅、分析文献,系统总结了中药单体(雷公藤素、葛根素、甘草素等)、单味中药(苦参、蝉蜕、紫花地丁等)提取物、经典中药方剂(当归苦参丸、地黄饮子等)通过调控JAK-STAT通路治疗AD的作用与机制,旨在为中医药安全有效地治疗AD提供参考。
单晓肖赵巍邓海祥蒲彦伟黄鸣麒丁福岩方玉甫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中医药炎症
基于频数分析的陈达灿教授治疗湿疹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陈达灿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陈达灿教授诊疗的50例湿疹医案,共248首方剂,建立诊断、药物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方法进行统计。结果陈达灿教授治疗湿疹高频中药包括炙甘草、白术、茯苓等12味,其功效集中于补气健脾等方面。结论数据挖掘所得到的信息提示陈达灿教授治疗湿疹时常结合岭南独特的地域特点、人文体质,重视清养脾胃,清降心火的治疗特点,临床上重点围绕湿、热、风、虚、火遣方用药。
张云霞赵巍杨雪松叶建州李红毅陈达灿
关键词:湿疹频数分析用药规律岭南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