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宇

作品数:32 被引量:184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7篇金属学及工艺
  • 19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电气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0篇取向硅钢
  • 20篇硅钢
  • 12篇织构
  • 9篇抑制剂
  • 9篇制剂
  • 9篇无取向
  • 7篇板坯
  • 6篇低温板坯加热
  • 6篇电工钢
  • 6篇取向电工钢
  • 6篇析出物
  • 6篇板坯加热
  • 6篇磁性能
  • 5篇退火
  • 5篇热轧
  • 5篇无取向电工钢
  • 5篇冷轧
  • 5篇合金
  • 4篇再结晶
  • 4篇无取向硅钢

机构

  • 32篇安泰科技股份...
  • 13篇东北大学
  • 10篇钢铁研究总院
  • 3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首钢集团

作者

  • 32篇赵宇
  • 25篇李军
  • 14篇喻晓军
  • 11篇连法增
  • 8篇李波
  • 8篇孙颖
  • 5篇董浩
  • 4篇吴忠旺
  • 4篇吕科
  • 2篇赵沛
  • 2篇宁波
  • 1篇方建锋
  • 1篇张贞贞
  • 1篇田志凌
  • 1篇宋保钢
  • 1篇董浩

传媒

  • 8篇钢铁研究学报
  • 7篇金属功能材料
  • 5篇钢铁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特殊钢
  • 2篇材料工程
  • 1篇第十一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化温度对无抑制剂取向硅钢性能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在实验室中采用无抑制剂法制备取向硅钢,对无抑制剂取向硅钢的热轧和常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50℃常化的取向硅钢组织中具有更多的{111}面组分,有助于晶界迁移发生二次再结晶而形成单一Goss织构;而900℃、950℃常化后的取向硅钢中晶粒尺寸过大,晶界数量减少,不利于二次再结晶的发展。随常化温度升高;磁感应强度降低;铁损值增高。
吕科李军赵宇李波
关键词:热轧常化织构
低温取向硅钢热轧析出物与织构的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采用低温板坯加热制备取向硅钢,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并研究热轧板中的析出物,用ODF织构法研究热轧板距表面1/8、1/4和1/2处的织构分布。结果表明,热轧板中的析出物主要是密排六方AlN,AlN形貌呈规则长方形,AlN颗粒大小不等,分布密度低;热轧板中的织构沿板厚方向,由亚表层的{110}<001>织构向1/2中心层的α线织构变化,其中{110}<001>织构在热轧板距表面1/4层处最强。
吴忠旺赵宇李军李波
关键词:取向硅钢热轧析出物织构
取向硅钢板坯加热温度对热轧及冷轧板织构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取向分布函数及取向线分析方法对取向硅钢高温和低温板坯加热工艺的热轧及冷轧钢板织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与高温板坯加热工艺的热轧板及冷轧板织构组分有明显不同。低温板坯加热热轧板中{100}<001>及{110}<110>织构较强,但经冷轧后{001}<110>织构最强。
李军孙颖赵宇喻晓军李波
关键词:取向硅钢低温板坯加热织构
无抑制剂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退火
2015年
在实验室中采用无抑制剂法制备取向硅钢,利用XRD、TEM等方法研究了冷轧和初次再结晶阶段的微观组织与织构。结果表明,冷轧板织构主要由α织构和γ织构组成;初次再结晶退火后α织构减弱,γ面织构{111}<112>增加,初次再结晶退火70 s后出现Goss织构。EBSD分析显示Goss位向晶粒大多与{111}<112>位向晶粒相邻;随退火时间的增加,Goss和{111}<112>位向晶粒均有所增加。
吕科李军赵宇李波
关键词:织构EBSD
耐深低温、高补偿量新型磁温补偿合金1J30M的研制
2008年
磁温补偿合金1J30经深低温处理后合金中的部分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致使合金的磁温补偿能力下降。通过调整镍含量,同时添加铬,得到了新型磁温补偿合金1J30M。这种新型磁温补偿合金既具有1J30合金的磁温补偿能力,又具有1J32合金的耐深低温能力。
宁波赵宇李波
关键词:深低温马氏体相变
热处理工艺对中碳低合金半硬磁钢组织转变与磁性能的影响
2025年
为获得具有高剩余磁感应强度B_(r)的Fe基中碳低合金半硬磁钢,通过完全退火、空淬(AQ)、水淬(WQ)、空淬+回火(AQ&T)和水淬+回火(WQ&T)5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采用SEM、EBSD、XRD和磁性测量技术,研究分析中碳低合金半硬磁钢不同热处理工艺后组织演变及其磁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奥氏体化保温后快速冷却形成马氏体,再经回火转变为回火托氏体组织将获得最佳的磁性能,其最大的工作磁感应强度B_(m)=1.819 T,剩余磁感应强度B_(r)=1.49 T,且具有极高的剩磁比(B_(r)/Bm)。WQ&T热处理较完全退火热处理,实验钢的剩余磁感应强度B_(r)提高65%,剩磁比由0.57提高至0.82,接近多晶材料的理论值。同时结合实验结果,通过热处理工艺调控,分析讨论组织演变因素对磁性能的影响,从而为高剩磁特性的中碳低合金半硬磁钢实际生产热处理制度提供指导。
李军赵锴李波赵宇郭欢韩思远
关键词:马氏体剩磁
低温板坯加热取向硅钢织构演变过程研究
低温板坯加热工艺制造取向硅钢是近20年研究热点.该工艺通过调整化学成分以改变抑制剂构成,替代传统工艺生产取向硅钢.本文对低温板坯加热工艺各阶段织构进行了研究.总结归纳出低温坯加热工艺的热轧、冷轧、退火及成品织构分布特点.
李军赵宇赵沛
关键词:取向硅钢织构分析化学成分
后天抑制剂在低温取向硅钢中的应用及研究
<正>~~
李军赵宇
关键词:取向硅钢析出物二次再结晶抑制剂
文献传递
一种冷轧无取向硅钢薄带的制造方法
一种冷轧无取向硅钢薄带的制造方法,属于硅钢生产技术领域。制造工艺为:钢锭经锻造成板坯,板坯加热,再经热轧形成2.0~3.0mm的钢板;热轧钢板在经过酸洗、常化和两次冷轧,两次冷轧之间进行一次中间退火处理,第二次冷轧后采用...
董浩赵宇喻晓军李波
文献传递
钼对耐蚀软磁合金抗蚀性及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Fe-Cr系软磁合金是一种抗蚀软磁材料。在Fe-13%Cr和Fe-17%Cr中添加不同含量的钼,对合金的抗点蚀、盐雾腐蚀、浸泡腐蚀以及大气腐蚀的能力和相应的磁性能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两种软磁合金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和3.0%的钼,可明显提高合金的耐蚀能力;合理控制钼含量和采用相应的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磁性能的影响并不明显。
赵宇李军李波连法增
关键词:软磁合金耐蚀性磁性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