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义发
- 作品数:16 被引量:165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微量白蛋白尿和糖代谢异常之间的相关性及相互影响。方法:选取我择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心内科诊的、既往未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病患者,分成糖代谢正常、血糖调节异常和糖尿病3组,...
- 赵义发徐中林黄勇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糖代谢紊乱微量白蛋白尿
- 文献传递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硝酸甘油耐受性的抑制效应
- 2006年
- 徐中林赵义发吴兰兰
- 关键词:谷胱甘肽硝酸甘油耐受性
- 硝普钠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了解硝普钠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近10年(1995 ̄2004年)在我院住院时曾接受硝普钠治疗的389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药物使用剂量,药物使用时间,药物有效率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所有调查对象中连续给药时间最短为0.5h,最长为368h,平均125.5±24.2h。给药剂量最小为0.2μg/(kg.m in),最大为9.8μg/(kg.m in),平均3.1±1.9μg/(kg.m in)。连续给药总量最小2.5m g,最大2050m g,平均210±26.7m g。3894例病例中治疗有效3521例,有效率90.4%;无效278例,占7.1%;死亡95例,占2.4%,其中因药物中毒引起的死亡1例,占总病例数的0.02%。药物常见副反应发生率13.7%,低血压发生率10.2%,药物反跳发生率3.2%,耐药性发生率0.3%,上述副反应通过适当的保护措施就可预防。结论硝普钠临床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高,严重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极低,低血压等常见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可控制。
- 徐中林赵义发吴兰兰
- 关键词:硝普钠有效性安全性
- 慢性房颤华法令抗凝治疗的理想INR值探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慢性房颤华法令抗凝治疗的理想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方法:对115例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的慢性房颤患者给予华法令抗凝治疗,定期随访INR,同时观察治疗中发生的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结果:115例患者中有8例共10次发生血栓栓塞事件,7例7次发生与抗凝有关的出血事件,10次血栓栓塞事件中9次发生在INR<1.7,而所有的出血事件都发生在INR>3.5,INR 1.7~3.5时栓塞或出血发生率均较低。结论:INR 1.7~3.5是慢性房颤华法令抗凝治疗较理想的抗凝强度。
- 徐中林赵义发吴兰兰
- 关键词:心房颤动抗凝栓塞
- 局部使用凝血酶对降低介入诊疗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 2011年
- 目的:观察局部使用凝血酶对介入诊疗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院2009年行冠脉造影或冠脉介入治疗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在造影或介入治疗结束后即刻拔鞘,徒手压迫止血后加压包扎24小时;试验组仍采用徒手压迫的方式,在压迫的同时将凝血酶浸润的纱布块加压放置于穿刺点部,压迫相同的时间后以同样的方法连同凝血酶纱布块加压包扎24小时。结果:对照组发生局部血肿8例,假性动脉瘤2例;试验组发生局部血肿2例,无假性动脉瘤。两组都没有动静脉瘘、动脉或静脉栓塞发生。总的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为13.3%,试验组为2.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诊疗后穿刺局部使用凝血酶能显著降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 徐中林李玥赵义发吴兰兰
- 关键词:凝血酶外周血管并发症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赵义发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低钠血症
- 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52例
- 2003年
- 赵义发
- 关键词:纳络酮肺性脑病
- 潘南金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 2005年
- 目的退探讨潘南金(PANGIN)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常规给予扩血管,强心,利尿等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潘南金。治疗前后查血钾、血镁,作Holtet。结果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减少,无明显副作用。结论潘南金治疗CHF患者室性心律火常效果明显,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王扬进赵义发
- 关键词:潘南金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
- 地高辛与普萘洛尔合用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被引量:1
- 2004年
- 赵义发唐多荣
- 关键词:心动过速室性地高辛心得安
- 叶酸对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被引量:77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叶酸干预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塞、脑梗塞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将264例高血压合并高Hcy的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24例和对照组14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正规药物降压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口服叶酸5 mg qd。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浆Hcy水平的变化和整个随访期间两组无主要心血管事件生存率情况。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叶酸治疗3个月后血浆Hcy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整个随访期间对照组无主要心血管事件生存率为85%,试验组为93.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干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并增加无主要心血管事件生存率。
- 徐中林赵义发吴兰兰
- 关键词:叶酸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