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丽丽

作品数:19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术后
  • 4篇静脉
  • 4篇护理
  • 3篇导管
  • 3篇导管相关
  • 3篇导管相关性
  • 3篇导管相关性血...
  • 3篇血流感染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胰腺炎患者
  • 3篇中心静脉
  • 3篇中心静脉导管
  • 3篇重症
  • 3篇腺炎
  • 3篇相关性血流感...
  • 3篇静脉导管
  • 3篇肺移植
  • 2篇手术
  • 2篇体温

机构

  • 17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9篇赵丽丽
  • 13篇王鑫
  • 9篇朱金霞
  • 7篇王慧敏
  • 4篇李胜云
  • 2篇李正伟
  • 2篇李晓莉
  • 1篇牛承志
  • 1篇郭铁
  • 1篇冯敏
  • 1篇张增梅
  • 1篇底瑞青
  • 1篇程慧敏
  • 1篇王芳芳
  • 1篇孙立群
  • 1篇郭渊博

传媒

  • 3篇河南医学研究
  • 3篇齐鲁护理杂志
  • 2篇河南外科学杂...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7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后24 h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肺移植术后短期结局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术后24 h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肺移植术后短期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肺移植术患者的资料,检测术后24 h内血清PCT水平。术后6个月内死亡30例,存活49例。结果:死亡组术后24 h内血清PCT水平1.330(0.384,7.225)ng/mL高于存活组0.430(0.135,1.185)ng/m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4 h内血清PCT水平升高的肺移植患者术后6个月内死亡风险增加,OR(95%CI)为1.416(1.126~1.781)。术后24 h内血清PCT水平预测肺移植术后6个月内死亡的ROC曲线,AUC(95%CI)为0.711(0.587~0.835)。结论:术后24 h内血清PCT水平对肺移植术后短期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王慧敏王鑫赵丽丽朱金霞李晓莉冯敏郭铁
关键词:肺移植降钙素原
俯卧位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俯卧位机械通气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具体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
赵丽丽齐晓莹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不同保温措施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体温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5
2013年
剖宫产手术是解决难产和许多产科难题的重要手段,常用麻醉的方式包括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麻醉、腰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其中硬膜外麻醉是最常用的麻醉方式。剖宫产手术过程中,硬膜外麻醉对中枢体温调节的损害、周围环境的热交换以及术中输血、输液和冲洗的热稀释等作用,产妇容易发生围术期低体温。研究显示,接受椎管内麻醉的剖宫产产妇低体温发生率为21%~53%]。
李胜云赵丽丽程慧敏
关键词:剖宫产保温措施
局部热敷对预防静脉留置针血栓形成及留置时间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局部热敷对预防静脉留置针血栓形成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药理基地接受药物试验的健康观察对象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观察组穿刺后立即用热敷贴覆盖穿刺处,对照组不用局部热敷。2组均利用药物试验所留置的静脉针及拔管时所采取的血标本。记录肉眼可见血栓例数、溶血例数、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观察对象舒适性等指标。结果对照组肉眼可见血栓35例,占59.32%(35/59),采集血标本543例次,溶血发生率8.47%(46/543),观察组肉眼可见血栓22例,占37.93%(22/58),采集血标本577例次,溶血发生率7.30%(42/577),2组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置管时间(10.835±0.826)h,对照组为(10.000±0.75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肢体舒适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热敷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留置针血栓形成率,延长其使用时间,提高舒适度。
李胜云郭渊博赵丽丽孙立群李正伟
关键词:局部热敷静脉留置针堵管血栓形成
团队管理下的集束化护理对肺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团队管理下的集束化护理对肺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在本院行肺移植术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22,团队管理下的集束化护理)和对照组(n=21,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排痰量及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13.63%,3/22)明显低于对照组(42.85%,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1、2、3 d 排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生理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管理下的集束化护理可以更有效地帮助肺移植患者促进术后排痰,减少感染发生可能,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岳朝霞赵丽丽王鑫朱金霞王慧敏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肺移植术后感染
基于量化评估的分级康复锻炼方案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 探究与分析基于量化评估的分级康复锻炼方案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114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接受基于量化评估的分级康复锻炼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康复锻炼后的呼吸峰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重症监护室转出时及出院时的运动功能。结果 观察组锻炼后PEF、FEV_(1)、FEV_(1)/FVC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降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较短,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重症监护室转出时、出院时运动功能评分逐渐增高,且观察组重症监护室转出时、出院时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量化评估的分级康复锻炼方案提高了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肺功能,改善了运动功能,缩短了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降低了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崔嬿嬿王鑫赵丽丽
关键词:重症肺炎机械通气康复锻炼
损伤控制理论配合一体两翼照护模式在骨盆骨折伴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配合一体两翼照护模式在骨盆骨折伴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2年10月31日收治的100例骨盆骨折伴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5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一体两翼照护模式,联合组实施损伤控制理论配合一体两翼照护模式。比较两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干预效果、骨盆功能(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U-74)]、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Majeed、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GQOLU-74中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理论配合一体两翼照护模式有利于提高骨盆骨折伴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效率,加强对患者骨盆功能的保护,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王鑫赵丽丽朱金霞崔嬿嬿王慧敏
关键词:骨盆骨折创伤性休克损伤控制理论
术前预保温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体温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1
2013年
目的探讨术前预保温模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核心体温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下行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术前预保温组、术中保温组和常规保温组,每组30例。术前预保温组患者在术前30min至手术结束给予强制充气加温毯加温;术中保温组患者进入手术室至麻醉开始给予单层棉被,麻醉开始至手术结束使用强制充气加温毯保温;常规保温组患者从术前入室至手术结束给予常规单层棉被保温处理。记录患者入室时、麻醉时、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每30分钟以及手术结束时的鼓膜温度。结果三组不同时间点鼓膜温度比较,干预主效应、时间主效应、交互效应均P<0.01;三组低体温及寒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术前预保温模式有助于保持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体温相对稳定,有效避免围手术期低体温和术后寒战的发生率。
李胜云赵丽丽李正伟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术中保温寒战
跨理论模型的情绪管理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的情绪管理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的影响。方法:根据跨理论模型的情绪管理护理模式推行时间为分界线;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7月31日72例重度子痫前期行剖宫产术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选取2021年8月1日~2023年1月31日75例重度子痫前期行剖宫产术患者纳入干预组,给予跨理论模型的情绪管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后1、14 d抑郁状况[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自我管理能力[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SE)、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比较两组产后14 d新生儿照护能力[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表(BSES)、每日哺乳次数、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产后14 d,两组EPDS、CES-D、SCSQ(消极应对)得分均低于产后1 d(P<0.05),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CSQ(积极应对)、GESE、AHSMSRS得分均高于产后1 d(P<0.05),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14 d,干预组每日哺乳次数、BSES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跨理论模型的情绪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抑郁水平,缓解患者消极心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赵丽丽王鑫朱金霞李晓莉王慧敏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抑郁状况
HFMEA在肝移植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应用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FMEA)找出肝移植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操作流程中的失效环节并制订改进措施,规范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操作流程标准,以确保患者安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该院外科重症监护室行肝移植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FMEA模式实施情况分为两组,2019年1~8月为对照组(n=90),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为试验组(n=90)。比较两组患者实施HFMEA管理前后危机值、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和护士对实施HFMEA管理的评价情况。结果危机值由HFMEA管理实施前的2 206分降至实施后的732分,危机值下降率为66.8%;试验组患者CRBSI发生率(2.3%)明显低于对照组(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护士对实施HFMEA管理后导管维护管理的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MEA管理理论在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流程中起优化作用,能有效降低CRBSI发生率,实现持续改进导管相关护理质量的目的。
赵丽丽王鑫崔嬿嬿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肝移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