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来展

作品数:57 被引量:37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1篇农业科学
  • 8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食品
  • 17篇营养
  • 13篇黑米
  • 13篇黑色食品
  • 7篇营养功能
  • 7篇水稻
  • 6篇育种
  • 6篇黄酮
  • 5篇色素
  • 4篇营养成分
  • 3篇性状
  • 3篇饮料
  • 3篇芝麻
  • 3篇生物技术
  • 3篇农作
  • 3篇农作物
  • 3篇黑大豆
  • 3篇黑芝麻
  • 3篇大豆
  • 2篇调香

机构

  • 49篇广东省农业科...
  • 7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广东农工商职...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食品药品...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厅
  • 1篇深圳市农业科...
  • 1篇广东省牧草饲...

作者

  • 57篇赖来展
  • 25篇张名位
  • 20篇孙玲
  • 18篇池建伟
  • 13篇张孝祺
  • 13篇王志坚
  • 10篇陈春洪
  • 8篇徐志宏
  • 7篇魏振承
  • 7篇李宝健
  • 7篇陈俊秋
  • 6篇江周林
  • 6篇杨雄
  • 5篇张雁
  • 5篇赖敬君
  • 4篇吴升华
  • 3篇余之德
  • 3篇彭仲明
  • 2篇陈三有
  • 2篇杨君

传媒

  • 16篇广东农业科学
  • 3篇农村实用工程...
  • 2篇中国食物与营...
  • 2篇湖北农学院学...
  • 2篇中国稻米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农产品加工(...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湖南食品
  • 1篇农牧产品开发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营养学报
  • 1篇南方农村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作物研究
  • 1篇草与畜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 8篇1998
  • 6篇1997
  • 6篇1996
  • 5篇1995
  • 4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9
  • 1篇1982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米资源的黄酮含量及其与粒形性状的相关性
了74份黑米资源的黄酮含量及其与米粒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黑米资源黄酮含量介于0.098℅~0.750℅之间,平均为0.305℅,变异系数为49.42℅,多数品种集中于0.1℅~0.4℅之间,并呈偏态单峰分布,表明黑米...
孙玲张名位池建伟王志坚赖来展
关键词:黄酮含量粒形
澳洲野生稻抗虫性的转育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采用改良的有性杂交与组织培养胚胎挽救法,进行栽培稻与澳洲野生稻的种间杂交,获得4个组合7个变异株。用具丰产性和适应性广泛的栽培稻与变异株进行杂交,选育出12个某些经济性状明显超亲的或综合经济性状较好的种间杂交株系,可作为改良栽培稻的种质资源。以红莲型不育系作为桥梁母本进行自然授粉杂交的成功率较高。利用水稻分蘖扩繁潜力大的特点,可用大量的遗传背景不同的栽培稻作父本,与为数不多的AE杂F1代进行再杂交,可获得较多的子代材料供筛选。筛选结果说明,以广A×SB1变异株与丰矮占再杂交1~2次选出的优良株系较多、效果最好。
谭玉娟黄炳超张扬徐炎康赵丽霞赖来展陈春洪孙玲
关键词:抗虫性种间杂交转育野生稻育种
一种农作物种子加工的食品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种子,尤其是黑色粮油作物种子的加工食品及其生产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将种子催芽处理,使之“萌动”,在萌芽期进行食品加工、加工制造的方法主要工艺途径为种子浸泡、消毒、催芽、干燥。本发明的产品可以是未糊化...
张名位池建伟孙玲徐志宏王志坚张孝祺陈俊秋赖来展魏振承张雁
文献传递
三高1号复合酶制剂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1996年
三高1号复合酶制剂在畜牧业上的应用赖来展陈俊秋陈春洪邝哲师张惠娜(广东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40)三高1号复合酶制剂是广东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开发的、以纤维素酶为主的复合酶制剂,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酶活力高,二是饲料转化率高,三是经...
赖来展陈俊秋陈春洪邝哲师张惠娜
关键词:复合酶制剂畜牧业饲料
水稻胚胎挽救等系列新技术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赖来展李宝健孙玲江周林吴升华陈春洪王志坚张孝祺张名位曹静
针对水稻育种研究中遇到的远缘杂交种胚活力低、育种周期长、田间杀雄授粉效率差、种子纯度不高及野生稻利用效率低等问题,该项目开展水稻原胚培养和稻穗离体杂交培养及其与孤雌生殖诱导、远缘杂交、理化诱变、野生稻育苗及外源DNA导入...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离体培养
紫淮山紫薯营养面条的研制被引量:12
2014年
用新鲜紫淮山通过真空干燥制得紫淮山粉。以紫淮山粉、紫薯粉、面粉为主要原料,研制成新型营养保健面条。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面条的断条率、烹煮损失率和感官评价值,确定紫淮山紫薯面条的最佳加工工艺配方。结果表明:紫淮山紫薯面条的最佳配方为高筋面粉量100g,食盐1.5g,添加紫淮山粉10%,紫薯粉5%,卡拉胶0.50%。在此工艺条件下,面条断条率为0、烹煮损失率为8.25%,产品感官性状良好、营养价值高、保健作用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李冬梅杨君周妮妮张伟惠赖来展
关键词:紫薯面条
农作物分子育种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
1993年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作物育种技术在不断的更新和进步。从系统选育、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等整体水平上的育种技术,发展到胚胎挽救、细胞诱变、原生质体融合、染色体工程等组织、细胞水平上的育种技术。80年代以来,国内外又提出了分子育种的概念,逐步发展了一套 DNA 分子育种技术。农业分子育种是植物基因工程或分子水平的生物技术在农业育种上的应用,它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达到常规育种不能达到的目的。其首要技术是基因转移技术。自1977年 Mar-ton 和 Chitlon 首次将 Ti 质粒上的 T-DNA
赖来展陈春洪
关键词:作物分子育种育种
黑米、黑大豆、黑芝麻中天然色素性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0
1998年
本文比较了黑米、黑大豆、黑芝麻中天然色素的光谱特征、组成成分、理化性质等,结果表明,3种原料的色素均表现出黄酮类花色苷化合物的光谱特征吸收,都具有苯骈吡喃环的母核结构;在化学组成上均可分离出水溶和醇溶2类组分;对光、温、pH及金属离子等的反应较为敏感。
张名位孙玲池建伟赖来展王志坚
关键词:黑米色素黑芝麻色素天然色素
黑色粮油食品资源的营养学评价研究(英文)被引量:4
1999年
分析了7份黑米、4份黑大豆、3份黑玉米、1份黑小麦和2份黑小米等黑色粮油食品资源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这些资源的蛋白质、植物脂肪和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分别比其相应浅色同类高出10%~60%;其矿质元素和维生素丰富,尤其是微量元素Fe、Zn、Se和维生素C、维生素E含量较高;构成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齐全,结构合理,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0%以上.因此,黑色粮油食品资源是一类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热能、氨基酸平衡、矿质元素和维生素较丰富的理想黑色保健食品原料.
张名位池建伟孙玲张孝祺赖来展徐志宏魏振承
关键词:营养学黑米
黑色食品新资源“紫叶甘薯菜”的营养功能与开发前景被引量:1
2011年
经几年来的调研,筛选出黑色食品新资源——紫叶甘薯菜1号,并进行了营养功能分析,首次在甘薯茎尖叶片中测出富含绿原酸及原花青素等生物色素,目前正在试种。
赖来展张名位魏振承赖敬君
关键词:黑色食品营养功能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