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小儿
  • 15篇麻醉
  • 11篇术后
  • 10篇全麻
  • 9篇镇痛
  • 7篇骶管
  • 7篇骶管阻滞
  • 6篇术后镇痛
  • 6篇患儿
  • 5篇氯诺昔康
  • 5篇喉罩
  • 4篇呼气末
  • 3篇滴液
  • 3篇氧化亚氮
  • 3篇内压
  • 3篇气管
  • 3篇曲马多
  • 3篇左旋布比卡因
  • 3篇小儿术后
  • 3篇罗哌卡因

机构

  • 41篇四川大学华西...
  • 7篇四川大学
  • 7篇四川省妇幼保...
  • 3篇福建省立医院
  • 3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都江堰市人民...
  • 2篇绵阳市中心医...
  • 1篇郧阳医学院附...

作者

  • 46篇谭玲
  • 11篇姚玉笙
  • 11篇陈本祯
  • 7篇骆丽慧
  • 7篇尚玉超
  • 5篇孙丽丽
  • 5篇刘进
  • 4篇蒋璐
  • 4篇杨经文
  • 3篇罗林丽
  • 3篇李秀泽
  • 3篇徐宏伟
  • 3篇王燮
  • 3篇黄蔚
  • 2篇瞿琬林
  • 2篇左云霞
  • 1篇李光婷
  • 1篇江晓琴
  • 1篇陈峰
  • 1篇王儒容

传媒

  • 7篇临床麻醉学杂...
  • 6篇华西医学
  • 4篇四川医学
  • 4篇中华妇幼临床...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国呼吸与危...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2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西部医学
  • 1篇首届泛珠三角...
  • 1篇中国西南地区...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罗哌卡因的研究近况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04年
李秀泽谭玲
关键词:局麻药罗哌卡因
腹腔镜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对比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拟行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婴幼儿患者60例,按照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插管全麻,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麻复合骶管阻滞,记录两组患儿T_1(术前)、T_2(CO_2气腹后5min)、T_3(CO_2气腹后10min)、T_4(CO_2气腹放气后5min)、T_5(肛门操作5min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气道峰值(PIP),芬太尼、维库溴铵以及异丙酚的用量,观察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术后HR、SBP、DBP以及PIP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儿HR、SBP、DBP以及PIP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维库溴铵[(88.77±10.24)μg/kg·h]、芬太尼[(2.87±6.23)μg/kg·h]和异丙酚[(5.33±0.70)mg/kg·h]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12.25±5.27)min]显著短于对照组[(17.32±5.22)min,P<0.05],两组患儿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明显高于观察组(20.00%,P<0.05)。结论腹腔镜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中应用骶管阻滞复合全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从而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瞿琬林谭玲谢敏陈峰赵迪
关键词:腹腔镜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插管全麻
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的脑脊液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椎管内麻醉的脑脊液检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液体进入端,装置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换气孔,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试剂检测室,所述试剂检测室内设置有pH试纸,所...
尚玉超罗林丽黄蔚谭玲
文献传递
恩纳对小儿气管导管耐受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3年
目前临床上全麻患者苏醒过程中对气管导管的不能耐受仍是一个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尤其对于小儿全麻患者.本研究拟观察恩纳用于气管导管表面对小儿患者苏醒期异氟醚清醒MAC(MAC-awake)以及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贾瑞芳谭玲徐宏伟
关键词:恩纳小儿全麻
分钟通气量对小儿呼气末异氟醚浓度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小儿麻醉中不同分钟通气量对小儿呼气末异氟醚浓度上升速度的影响。方法45例行四肢、下腹部及会阴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5例,潮气量设置分别为8 ml/kg(A组)1、0 ml/kg(B组)、12 ml/kg(C组),呼吸频率均设置为15次/分,挥发罐所开浓度为2%,持续观察PETCO2、吸入及呼气末异氟醚浓度(Fi,Fa)的变化,并以Fa/Fi作为平衡速度。结果三组的Fa/Fi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三组的PETCO2分别为(44.33±1.09)、(38.67±1.29)和(34.80±0.78)mmHg,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小儿Fa随着分钟通气量的增加,平衡速度加快。
杨经文谭玲孙丽丽刘进
关键词:异氟醚吸入麻醉小儿
罕见声门下发育异常致插管困难1例
2005年
孙丽丽谭玲
关键词:发育异常声门下插管困难单腔气管导管SPO2神经性耳聋
不同材质喉罩用于氧化亚氮全麻时囊内压值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小儿全麻下持续吸入50%氧化亚氮时,不同材质喉罩(充气或充水)囊内压力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小儿,随机分为3组(n=20),A组选用可重复使用喉罩,空气充填通气罩;B组选用一次性喉罩,空气充填通气罩;C组选用可重复使用喉罩,注射用水充填通气罩。喉罩插入后持续吸入50%氧化亚氮,观察喉罩囊内压力的变化。结果持续吸入50%氧化亚氮30min后,A组喉罩囊内压力为(77.8±8.7)mmHg;B组喉罩囊内压力为(35.2±1.0)mmHg;C组喉罩囊内压力为(29.7±1.0)mmHg。结论持续吸入50%氧化亚氮30min后,可重复使用喉罩(充气)囊内压力明显升高;一次性使用喉罩(充气)囊内压力轻度增加;可重复使用喉罩(充水)囊内压力没有变化。
姚玉笙陈本祯谭玲
关键词:喉面罩氧化亚氮
吸入低于4%七氟醚对快速评估潜在呼吸道塌陷所致通气困难患者镇静时气道通畅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低于4%七氟醚对潜在呼吸道塌陷所致通气困难患者镇静时气道通畅性进行快速评估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共纳入35例拟行全身麻醉并有潜在呼吸道塌陷所致通气困难患者(成人25例,儿童10例),镇静由1%七氟醚开始,每3次呼吸增加0.5%的浓度,直到最终七氟醚的浓度达到4%,并维持此浓度直到评估结束。当患者的镇静RASS评分达到5分,或出现明显的上呼吸道梗阻,托下颌、置入口/鼻咽通气道和喉罩无明显改善时,停止七氟醚的吸入。16例吸入七氟醚后呼吸道通畅的患者使用异丙酚和氯化琥珀胆碱诱导插管(组1);19例吸入七氟醚后呼吸道有一定梗阻的患者保留自主呼吸,继续吸入七氟醚并局部给予2%丁卡因喉咽腔喷雾后行气管插管(组2)。记录患者首次出现RASS评分为1、2、3、4、5分时呼末七氟醚浓度,直至气道评估结束。结果35例患者从吸入七氟醚开始到评估结束大约需要6min。RASS为5分时,呼末七氟醚浓度为3.2%±0.9%。所有35例患者都顺利气管插管,其中28例患者1次气管插管成功,7例患者需要2次及以上插管。在RASS评分为4和5分时,组2患者三凹征及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均高于组1患者(P均<0.05),需要安放口咽通气道或鼻咽通气道的比例也高于组1患者(P<0.05)。结论从低浓度开始逐渐增加吸入七氟醚的剂量(最高不超过4%),可在逐渐增加患者的镇静深度时安全、快速地评估气道通畅性,适用于有潜在呼吸道塌陷所致通气困难的患者。
陈果文进马兰谭玲左云霞
关键词:七氟醚
菲克雪浓致过敏性休克一例被引量:1
2005年
储勤军李运福薛建军谭玲邓硕曾
关键词:入手术室后窦性心律不齐苯巴比妥钠复方乳酸钠窦道形成
三种不同浓度咪达唑仑用于小儿术前镇静比较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咪达唑仑在术前镇静效果的比较.方法 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2013年5月到2013年7月行择期手术患儿90例,男59例,女31例.随机分为:低剂量(0.025mg/kg,n=30)组(A组)、中剂...
王燮谭玲
关键词:小儿力月西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