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早期婴幼儿肥胖风险与母亲因素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分娩且接受随访至少24个月的132例单胎活产儿临床资料。以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婴幼儿肥胖标准分为肥胖组与未肥胖组,比较两组间产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前体重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期增加体重以及婴幼儿性别、出生体重、胎龄等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婴幼儿肥胖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32例从出生随访了24个月婴幼儿中,超重17例(12.88%),肥胖14例(10.61%),共31例纳入肥胖组,余下101例为未肥胖组。肥胖组产妇GDM占比、孕前BMI、孕期增重过度的占比、婴幼儿出生体重及出生身长均大于未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产妇年龄、文化程度、孕次、家庭人均月收入、分娩方式、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贫血、出生后6个月内喂养方式以及婴幼儿性别、胎龄、每日户外活性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婴幼儿出生体重及出生身长等协变量后,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婴幼儿肥胖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GDM(OR=8.576,95%CI:1.249~58.891)、孕前高BMI(OR=1.790,95%CI:1.067~3.002)及孕期增重过度(OR=4.702,95%CI:1.758~12.572)(P<0.05)。结论除婴幼儿出生体重及出生身长等因素外,目前孕前BMI及妊娠期间GDM、孕期增重过度均是早期婴幼儿肥胖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产妇管理孕期体重,维持血糖对预防婴幼儿肥胖有重要意义。
目的通过运用三层次需求调查问卷(the three levels of needs questionnaire,3LNQ)评估妇科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肿瘤相关症状存在的情况以及相应的需求,为护理临床实施有效的终末期姑息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提升妇科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运用基本信息采集表、健康状况简表(SF-36)、3LNQ陆续对70例妇科恶性肿瘤3期及4期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同时了解其肿瘤相关症状存在的情况以及相应的需求。结果受访患者的平均年龄(61±9.26)岁,其中65.7%被诊断为卵巢癌。在这些患者中,87.1%感觉自己是家庭的负担。最普遍存在的症状是疲劳,且很大程度上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干预。结论终末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普遍感觉疲劳且大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精神困扰,在问卷调查结果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姑息治疗方案有益于提高终末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