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亚萍

作品数:60 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细胞
  • 15篇淋巴
  • 10篇淋巴瘤
  • 10篇白血
  • 10篇白血病
  • 9篇血液
  • 9篇文献复习
  • 9篇急性
  • 9篇复习
  • 8篇血小板
  • 8篇粒细胞
  • 6篇肿瘤
  • 6篇化疗
  • 6篇骨髓
  • 5篇单核
  • 5篇单核细胞
  • 5篇核细胞
  • 5篇恶性
  • 4篇细胞淋巴瘤
  • 4篇膜表面

机构

  • 53篇杭州市第一人...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萧山医院
  • 1篇杭州市西溪医...

作者

  • 58篇谢亚萍
  • 44篇钱申贤
  • 35篇施鹏飞
  • 30篇黄细莲
  • 29篇高大泉
  • 26篇陈况
  • 23篇谭俊峰
  • 22篇刘利蓉
  • 20篇徐颖
  • 6篇杨帆
  • 3篇章金娟
  • 3篇钱文斌
  • 3篇孟海涛
  • 3篇周虹
  • 3篇金洁
  • 2篇陈伊明
  • 2篇麦文渊
  • 2篇童茵
  • 2篇佟红艳
  • 1篇张芳霞

传媒

  • 6篇中华血液学杂...
  • 5篇临床血液学杂...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华临床感染...
  • 2篇2015年浙...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升白针注射笔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白针注射笔,包括推杆和预设装置,预设装置包括翻转板和旋转轴,翻转板侧边连接在旋转轴的外周面上,旋转轴内设有扭簧,扭簧能够使翻转板始终朝向推杆翻转,翻转板朝向推杆的面设有定位块,推杆设有若干个等距阵列...
周虹谭俊峰 徐爱春 贾小凤钱申贤施鹏飞黄细莲谢亚萍陈况杨帆
62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占甲状腺所有恶性肿瘤的2%-5%,恶性淋巴瘤的1%-2.5%,结外淋巴瘤的1%-2%。其每年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二,且多为B细胞来源,根据病理类型可以分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
陈灿施鹏飞谭俊峰高大泉谢亚萍陈况黄细莲刘利蓉徐颖钱申贤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DLBCL
文献传递
糠酸莫米松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糠酸莫米松喷鼻剂联合氯雷他定对小儿变应性鼻炎白介素(IL)-10和IL-17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舟山医院耳鼻喉科治疗的小儿变应性鼻炎患儿共120例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糠酸莫米松喷鼻剂,共治疗5周。对治疗前、治疗5周时两组的鼻腔检查及鼻炎症状评分、血清IL-17和IL-10水平、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分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鼻腔检查及鼻炎症状评分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t=7.90~25.04,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7降低且低于对照组(t=34.17,P<0.05),IL-10升高且高于对照组(t=16.22,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2,P=0.000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QLQ各项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t=10.26~39.83,均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喷鼻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能显著改善IL-17和IL-10水平,效果优于单用氯雷他定,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了患儿的生活质量,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李治美胡光维陆波谢亚萍
关键词:氯雷他定小儿变应性鼻炎白介素-10白介素-17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的表达及活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黄细莲钱申贤刘利蓉谭俊峰施鹏飞高大泉谢亚萍
关键词:糖尿病血栓形成单核细胞血小板
免疫母细胞形态和HANS分类方法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及疗效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明确免疫母细胞形态和HANS分类方法在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杭州市西溪医院共诊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例24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细胞形态分为免疫母细胞型(immunoblastic variant,IB)、中心母细胞型(centroblastic variant,CB)以及其他类型3组,根据CD10、BCL6及MUM1的表达将病例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GCB)型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non-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non-GCB)型2种亚型(CD10^+、BCL6^(+-)、MUM1^(+-)/CD10^-、BCL6^+、MUM1^-为GCB型,CD10^-、BCL6^-、MUM1^(+-)/CD10^-、BCL6^+、MUM1^+为non-GCB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LDH水平、IPI评分、IB型、non-GCB型、B症状以及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的使用与否,对EFS和OS均有影响(P<0.05)。IB亚型的弥漫大B淋巴瘤CR率明显低于CB亚型(38.9%vs 68.3%)(P=0.02)。COX多因素分析显示,IPI评分和IB亚型是影响OS和EFS的独立预后因素。无论有没有使用美罗华,IB亚型是影响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EFS(P=0.000),OS(P=0.000)。BCL2和BCL6与预后有关,单用CHOP方案治疗时BCL6及BCL2对预后均无预测意义。其他的免疫标志(CD10、CD5、IRF/MUM1、HLA-DR、及Ki67增殖指数)对EFS、OS均无预测作用。接受美罗华治疗亚组中,GCB与non-GCB亚型分类对EFS及OS并无预测作用,未接受美罗华治疗的亚组中,GCB与non-GCB分类对预后有影响(EFS P=0.020;OS P=0.020)。GCB与non-GCB亚型间无明显差异(P=0.451)。此外,当分析CB亚组中GCB与non-GCB亚型对预后的影响时,亦未见明显差别。结论:无论使用或是不使用美罗华,IB型DLBCL均预示较差的预后,同时发现了IB亚型与non-GCB亚型具有明显相关性。
王凯乐陈灿施鹏飞喻剑华谭俊峰钱申贤高大泉陈况刘利蓉谢亚萍徐颖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GCB
外周血血细胞膜表面组织因子在脑梗塞患者的表达及活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为了探讨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和血小板膜表面组织因子(TF)在脑梗塞患者的表达、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25例脑梗塞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血小板膜表面TF的阳性表达率,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及血小板膜表面TF的活性,并与24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脑梗塞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和血小板膜表面TF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单核细胞和血小板膜表面TF活性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结论:TF是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脑梗塞患者血细胞膜表面TF的表达及活性增强,提示血细胞来源的TF可能参与脑梗塞疾病中病理血栓的形成。
黄细莲钱申贤曹利红刘利蓉谭俊峰施鹏飞高大泉谢亚萍
关键词:脑梗塞血栓形成单核细胞血小板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新疗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复发/难治性MM新方案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入选18例确诊为复发/难治性的MM患者,年龄均在...
谢亚萍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地塞米松高三尖杉酯碱
文献传递
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肺部隐球菌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5年
1病例资料 患者,男,31岁,因确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年余,咳嗽伴发热1周于2013年7月16日入院。患者1年前因上腹痛伴消瘦1个月余在我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胃底巨大溃疡,胃壁外可见大量肿大淋巴结,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符合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黄细莲施鹏飞谢亚萍高大泉陈况刘利蓉谭俊峰徐颖钱申贤
关键词:隐球菌感染肺部感染
反复血小板减少、贫血、癫痫
女性,44岁,因"全身乏力,皮肤紫癜及牙龈出血3天"入院。外院查血常规示血小板4×10^9/L。体格检查:T37.2℃,神清,牙龈渗血,余无明显阳性体征,NS(-)。辅助检查:血常规:HB 96g/L,PLT13×10^...
钱申贤谢亚萍
关键词:美罗华肺门淋巴结
文献传递
发性骨髓瘤合并高淀粉酶血症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产淀粉酶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诊治及预后。方法:报道我院1例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高淀粉酶血症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70岁,因腰痛2月余入院。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IgG-λ多发性骨髓瘤合并...
安娜谢亚萍徐颖施鹏飞钱申贤
关键词:骨髓瘤高淀粉酶血症淀粉酶文献复习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