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军廷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介入
  • 5篇介入治疗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 3篇栓塞
  • 3篇下肢
  • 3篇临床效果观察
  • 3篇静脉
  • 2篇动脉硬化
  • 2篇动脉硬化闭塞
  • 2篇动脉硬化闭塞...
  • 2篇血管腔
  • 2篇血管腔内
  • 2篇血管腔内治疗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机构

  • 9篇邯郸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许军廷
  • 3篇胡永立
  • 3篇檀增宪
  • 2篇张继光
  • 2篇马国霞
  • 1篇杨新顺

传媒

  • 3篇中国科技期刊...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6篇2020
  • 1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2020年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管外科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急性期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造成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是目前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外科手术取栓和介入治疗都是有效清除静脉内血栓的方法,每种单一治疗方案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许军廷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
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治疗50例临床效果观察
2020年
探讨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血管腔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72%(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血管腔内治疗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复通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许军廷
关键词: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
动脉造影及栓塞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探讨动脉造影及栓塞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经动脉插管造影,寻找出血的部位及原因,对于适合介入性栓塞治疗的患者,采用微弹簧圈或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超选择栓塞出血动脉,不适合或不能栓塞止血的患者进一步外科治疗。结果 180例患者造影发现异常征象者121例,阳性率为67.22%。直接出血征象88例,表现为对比剂外溢并局部存留弥散。间接征象者33例,表现为局部动脉瘤8例,血管畸形6例,肿瘤染色19例。介入栓塞治疗92例,其中栓塞后2个月内再次出血者9例(近期复发率9.78%)。结论经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消化道出血,其疗效确切且安全,对于多数病例,不仅能控制出血,还可能明确出血的原因。
檀增宪许军廷胡永立张继光马国霞
关键词:胃肠道出血动脉造影术
谈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治疗50例临床效果观察
2020年
探讨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血管腔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72%(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血管腔内治疗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复通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许军廷
关键词: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
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在肝细胞癌多次TACE治疗中的意义
2013年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患者多次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血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变化及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选择320例多次接受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前记录血清CHE水平,根据其水平高低分为3组,观察患者接受TACE治疗的次数及3年生存率。结果与高水平血清CHE患者相比,低水平血清CHE肝癌患者接受TACE治疗的次数减少,3年生存率下降。结论血清CHE水平可作为一项预测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为选择TACE介入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檀增宪胡永立许军廷马国霞张继光杨新顺
关键词:肝肿瘤胆碱酯酶类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2020年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临床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目前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外科治疗和介入治疗等。血管内介入治疗作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近年来影像学、导管技术以及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其应用范围和安全性的研究都有了新的进展。本文现对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许军廷
关键词:急性脑缺血血管内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及疗效评估被引量:5
2013年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经皮肝动脉灌注栓塞术(TACE)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肝癌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shunting,AVS)是肝癌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肝动脉-门静脉瘘(HAHPS)和肝动脉-静脉瘘(HAHVS)。AVS的存在严重影响TACE的疗效,且容易出现栓塞相关的并发症。介入术中对肝癌并发AVS的观察发现以及采取适当的措施,封堵瘘口尤其重要,可保障超液化碘油乳剂的沉积,同时可改善门脉高压,减少肿瘤在肝内及全身的播散。
许军廷檀增宪胡永立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动静脉瘘栓塞介入性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30例临床效果观察
2020年
探讨介入治疗应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抗凝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导管介入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静脉通畅评分与通畅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静脉通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静脉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结论:将介入治疗应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许军廷
关键词: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
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分析——评《名医解惑肝癌》被引量:4
2020年
肝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癌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且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发生于间叶组织的称为肉瘤,与起源于上皮组织的相比较为少见。继发性或称转移性肝癌指全身多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侵犯至肝脏,一般多见于胃、胆道、胰腺、结直肠、卵巢、子宫、肺及乳腺等器官恶性肿瘤的肝转移。
许军廷
关键词:间叶组织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上皮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