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包容治疗大龄儿童Perthes病的长期随访
- 目的评价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治疗8岁以上儿童 Perthes病的远期疗效;探讨儿童Perthes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我院1986年6月-2002年12月其手术包容治疗8 岁以上、Herring外侧柱分型达B型以上...
- 杨红军杨建平蔡少华龚仁钰孙永胜曾裴王春会
- 关键词:大龄儿童PERTHES长期随访
- 骨盆内移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Perthes病的长期随访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评价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治疗8岁以上儿童Perthes病的远期疗效,探讨影响儿童Perthes病预后的因素。方法1986年6月至2002年12月,共手术包容治疗8岁以上、Herring外侧柱分型达B型以上Perthes病患儿103例(116髋),69例(72髋)获得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7个月(38~196个月)。69例(72髋)中,根据Herring分型,B型30髋,B/C型22髋,C型20髋;男48例(50髋),女21例(22髋);8~10岁患儿47例(49髋),10~14岁患儿22例(23髋)。术前X线片显示25髋存在明显半脱位。全部患儿均接受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均获得满意包容,无半脱位,未出现骨关节炎。按照改良Stulberg分级标准:(1)StulbergⅠ、Ⅱ级31髋,其中HerringB型19髋,B/C型9髋,C型3髋;StulbergⅢ级33髋,其中HerringB型10髋,B/C型11髋,C型12髋;Stul-bergⅣ、Ⅴ级8髋,其中HerringB型1髋,B/C型2髋,C型5髋。(2)男性患儿预后达StulbergⅠ、Ⅱ级者占48%,而女性患儿仅为23%。(3)8~10岁年龄组预后达StulbergⅠ、Ⅱ级者占55%,10~14岁年龄组仅为17%。结论对发病年龄≥8岁的HerringB、B/C与C型患儿应给予手术包容治疗,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可达到手术包容效果。Herring分型对Perthes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有明确指导作用。
- 杨红军杨建平蔡少华龚仁钰孙永胜曾裴王春会
- 关键词:LEGG-PERTHES病截骨术随访研究
-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骨折
- 目的:探讨应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小儿骨科自2005年1月~2006年1月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骨折42例,男孩34例,女孩8例, 其中股骨干骨折13例,胫腓骨骨折16例,肱骨干骨折5例,...
- 蔡少华杨建平
- 关键词:儿童长骨骨折弹性髓内钉
- 文献传递
- 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髂骨取骨方法的改进
-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术中髂骨取骨实用、有效、并发症少的自体髂骨取骨方法.方法 传统方法:取植骨块连同髂前上棘一并切取;改进的取骨法:在髂嵴的中后方至少髂前上棘后方2厘米处切取,取骨呈倒三角形,顶角30度左右,髂骨嵴...
- 石青杨建平龚仁钰王春会蔡少华
- 关键词: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髂前上棘
- 多段截骨矫形髓内固定治疗儿童成骨不全症
- 目的:探讨成骨不全症患儿实行多段截骨矫形髓内固定手术的安全性,评价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2005年8月至2007年12月(2年4月间)共收治23例成骨不全症儿童,男15例,女8例,依据修订后的Sillence分型,Ⅲ...
- 任秀智曾裴蔡少华孙永胜
- 关键词:髓内固定截骨矫形成骨不全症
- 多段截骨矫形體内固定治疗儿童成骨不全症
- 成骨不全症患儿因多次骨折、肢体畸形,严重干扰其负重行走功能,临床矫正畸形时面临骨质疏松、内固定容易松动、钢板固定后因应力改变致钢板两端易再骨折等问题。本文探讨了成骨不全症患儿实行多段截骨矫形髓内固定手术的安全性,对其治疗...
- 任秀杨建平曾裴蔡少华
- 关键词:成骨不全症儿童患者术后并发症
- 不同方法治疗儿童陈旧孟氏骨折比较
- 目前孟氏骨折定义为尺骨近端或中段骨折合并桡骨小头的多方向脱位或骨折的复杂损伤。儿童孟氏骨折发病率占儿童四肢骨折的4.996,只要诊断明确。儿童新鲜孟氏骨折治疗,通常采用保守治疗而治愈。在临床工作中儿童的青枝骨折、弯曲骨折...
- 曾裴杨建平任秀智蔡少华张中礼
- 关键词:儿童患者孟氏骨折手术治疗疗效评估
- 文献传递
- 应用Ilizarov支架一期矫正儿童创伤后下肢成角伴短缩畸形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支架以一期手术、渐进矫形的方法治疗儿童创伤后下肢成角伴短缩畸形的可行性以及根据畸形的病理变化正确组装支架的方法。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7年9月间收治的6例创伤后下肢成角伴短缩畸形患儿采用上述方法治疗。术前常规拍摄双下肢全长站立位X线片,测量患肢短缩和成角畸形的程度并确定成角旋转中心的位置。术中安装支架时,铰链安置在成角旋转中心水平。术后7d开始通过调整支架螺杆渐进矫正成角和短缩畸形并且每2周拍摄X线片观察畸形矫正和新骨生长情况。全长X线片证实恢复了下肢机械轴线和长度后停止调整支架,每月拍摄X线片复查,待新生骨痂矿化满意后去除外固定支架。随访中记录肢体长度、畸形有无复发以及关节活动范围,并根据X线片观察下肢力线、关节水平线与机械轴线角度以及新生骨塑形情况。结果6例患儿中除1例于骨折畸形愈合部位截骨矫形、邻近骨段延长外,余5例均利用微创截骨部位完成矫形与延长。术后平均矫正成角畸形34.8°(20°-58°),平均延长5.3cm(3.5-6.5cm)。所有患儿下肢机械力线恢复,相关关节角度恢复至正常范围,双下肢等长。末次随访时X线片显示延长骨痂愈合良好。结论应用Ilizarov支架一期矫正儿童下肢成角伴短缩畸形安全、可靠,可精确恢复下肢长度与机械轴线。术前须科学分析畸形的病理变化,正确设计支架铰链的水平与位置。
- 任秀智杨建平曾裴蔡少华张中礼
- 关键词:儿童骨延长术下肢
-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4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尺骨截骨后成角延长钢板内固定或单臂外固定两种方法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19例,男11例,女8例。BadoⅠ型13例,Ⅲ型6例。按照尺骨截骨后固定方法分为钢板内固定组(12例,治疗时平均年龄为5.3岁,受伤时间平均为6.8个月;BadoⅠ型9例,Ⅲ型3例)和单臂外固定组(7例,治疗时平均年龄为11.8岁,受伤时间平均为16.6个月;BadoI型4例,Ⅲ型3例)。对两组患儿的年龄、受伤时间、术后并发症、肘关节与前臂旋转功能、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9例患儿均获随访,平均10个月(6-36个月)。术后钢板内固定组1例发生桡骨头再脱位,单臂外固定组1例发生筋膜室综合征。钢板内固定组、单臂外固定组两组患儿除1例外,术后屈肘功能平均120°(110°-130°),前臂旋前功能均有15°(10°-20°)的受限。尺骨截骨成角延长后的愈合时间:钢板内固定组平均8周(6-15周),单臂外固定组平均22周(10-44周)。按Nakamura等影像学评估标准:钢板内固定组优11例(图1),差1例;单臂外固定组7例均为优。结论尺骨截骨成角延长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矫正尺骨骨折后畸形的关键,截骨后的两种固定方法不同、目的相同。术前评估最重要:年龄小、受伤时间短患儿选择钢板内固定,而对年龄大、受伤时间长者选择单臂外固定。
- 曾裴杨建平任秀智蔡少华张中礼
- 关键词:尺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儿童
- 大转子移位术矫正儿童短髋畸形
- 目的:探讨大转子移位术矫正儿童及青少年短髋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 年8 月至2011 年3 月,对20 例22 髋存在短髋畸形的患儿行大转子移位术,18 例20 髋获得临床随访,手术时平均年龄为11.4 岁(7...
- 邓书贞杨建平张中礼龚仁钰曾裴蔡少华杨红军底垚宗王侃陈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