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蓝江

作品数:207 被引量:1,599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2篇哲学宗教
  • 22篇经济管理
  • 21篇政治法律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文化科学
  • 8篇艺术
  • 4篇社会学
  • 4篇文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0篇主义
  • 22篇唯物
  • 20篇唯物主义
  • 19篇生命政治
  • 18篇哲学
  • 18篇资本主义
  • 14篇人工智能
  • 14篇阿甘本
  • 12篇政治
  • 12篇社会
  • 12篇历史唯物主义
  • 11篇福柯
  • 10篇生命
  • 10篇资本
  • 10篇共产主义
  • 8篇政治经济学
  • 8篇马克思主义
  • 8篇经济学
  • 8篇辩证
  • 7篇政治经济

机构

  • 195篇南京大学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广东警官学院
  • 2篇中南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伦敦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山西省社会科...
  • 1篇汕头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杜克大学

作者

  • 195篇蓝江
  • 3篇刘黎
  • 1篇张艳梅
  • 1篇王欢
  • 1篇王欢
  • 1篇孟广林
  • 1篇蒋承勇
  • 1篇曾军
  • 1篇董金平
  • 1篇周福
  • 1篇蒋述卓
  • 1篇周志强
  • 1篇王春业
  • 1篇雷禹
  • 1篇白虎

传媒

  • 11篇高等学校文科...
  • 8篇山东社会科学
  • 7篇探索与争鸣
  • 6篇黑龙江社会科...
  • 6篇中国图书评论
  • 5篇郑州轻工业学...
  • 4篇马克思主义与...
  • 4篇内蒙古社会科...
  • 4篇南京社会科学
  • 4篇上海大学学报...
  • 4篇杭州师范大学...
  • 3篇当代世界与社...
  • 3篇国外理论动态
  • 3篇社会科学战线
  • 3篇理论探讨
  • 3篇求是学刊
  • 3篇江海学刊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文艺理论研究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 17篇2025
  • 17篇2024
  • 24篇2023
  • 26篇2022
  • 18篇2021
  • 20篇2020
  • 5篇2019
  • 10篇2018
  • 19篇2017
  • 21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2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元宇宙与外-主体的形而上学被引量:18
2022年
元宇宙是去年以来非常热的词汇,但是迄今为止的很多研究只是在描述元宇宙的技术表象。元宇宙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新的技术性外壳,而且代表着元宇宙中社会交往关系的重新组合。在这个组合中,诸多传统的哲学概念尤其是主体概念,需要在新的背景下加以反思。通过海德格尔的现代技术的对象的摆置和促逼主体等理论视角,我们看到,在元宇宙中生成了不完全依赖于我们身体存在的化身即外-主体,会形成与我们的传统的自我意识主体不一样的主体概念。这种外-主体并不寻求与身体自我的同一性,而是如德勒兹所言,形成了一种逃逸的生成经验,这种生成经验指向了在身体自我条件中不可能的潜能。
蓝江
关键词:形而上学
阿兰·巴迪欧版“读《资本论》”——论巴迪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再)开始》被引量:2
2015年
与众所周知的阿尔都塞自己和他的主要弟子巴里巴尔、马舍雷、朗西埃、艾斯塔布勒等人留下的《读资本论》的文本相对应的是,受到阿尔都塞哲学思想影响的阿兰·巴迪欧也提交过一份读《资本论》的报告,不过,这份报告已经散佚,我们只能根据巴迪欧后来出版的若干文本来反推早期巴迪欧是如何理解马克思这部经典作品的。与后来的一些研究者强调《资本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不同的是,巴迪欧强调的是《资本论》最核心的是一种真正科学的方法论的出现,即让历史唯物主义成为科学的东西,在这里,辩证唯物主义正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性的奠基,而巴迪欧认为,正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第一次正面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而巴迪欧的贡献在于,他主张用数学的方式来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
蓝江
关键词:《资本论》阿尔都塞辩证唯物主义
智能时代知识生产及其结构性风险——基于DeepSeek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哲学反思被引量:1
2025年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导致现代知识生产范式发生结构性变革,深刻重塑并改写着知识生产的存在形态与底层逻辑。从人类“物性”知识生产到“无人”智能知识生产的发展大致历经了灵韵消逝的机械复制、第三持存的技术存留、算法驱动的符号增殖三个技术绽出时刻。知识生产从复制化到存留化再到无人化的发展,既是人类社会生产的理性延展,又在符号自我增殖中逐渐挣脱主体掌控。而脱离人类主体或由外主体进行的知识生产之所以具有可信性与可行性,背后作为支撑的是自然语言的话语权力。它既充当了人机交互的桥梁,又化身为知识权威的隐形枷锁,由此对人类知识生产展现出知识平权化与集权化并置的内在矛盾性双重态势。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与现实世界的内在张力、从生成到扩散过程中的认识幻觉以及与人类交互的双向价值塑造,构成目前智能知识生产的结构性瓶颈与风险。它们不仅暴露出算法理性对生活世界“绵延性”的遮蔽,更揭示了技术乌托邦幻象背后的认识论危机。站在智能时代知识生产的十字路口,我们既不能沉溺于技术决定论的迷狂,亦不可堕入卢德主义式的拒斥,唯有在人与机器的互构性实践中,人类才能重获面向未来的诗性灵韵。
王鸿宇蓝江
关键词:知识生产自然语言社会风险
ChatGPT是否会吞噬我们的剩余快感——人工智能时代的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3
2023年
在ChatGPT成为学术讨论热点的时候,我们需要理解,人们并不是真正在讨论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真实存在,而是在人类自身的象征秩序中,将其颜貌化,变成人类象征秩序下的一个崇高对象。在我们将ChatGPT崇高对象化的同时,也意味着人类主体接受了象征秩序的阉割,蜷缩在象征秩序划定的界限里,从而陷入俄狄浦斯式悖谬性命运轮回之中。为了避免这种悖谬,我们需要延伸剩余快感的概念,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给出在多层次的象征层面上重新构想人工智能幻象的可能性。一旦让人工智能重新对象化为一个崇高对象,也意味着主体接受了新的象征秩序,成为一种与之相对应的主体。
蓝江
《共产党宣言》与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21世纪对《共产党宣言》的再解读被引量:2
2018年
2018年正值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170周年,重读《共产党宣言》,我们可以深深领悟到《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整体上存在一种逻辑上的承继关系,即《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转向,这种现实转向不应该只包含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政治经济学转向,同时也应包括直接将理论价值转化为实际革命中介的政治教育转向,尤其是后一个转向,才是马克思用心撰写《共产党宣言》的真实动机。
蓝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共产党人历史使命
从产业劳动到数字劳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劳动批判研究被引量:18
2021年
劳动是社会区分的产物。我们不应泛泛地谈论劳动,而应从具体的社会现实中剥离出每一时代界划劳动的社会机制。在产业资本主义阶段,劳动作为一种生产劳动,是由其与资本的交换逻辑所决定,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只有生产与再生产出其对立面时,才被视作是生产性的。由此,将一切具体劳动转化为可交换性的抽象劳动,资本实现了对劳动力的抽象统治。到了今天数字资本主义时代,资本的抽象统治更为彻底,并且凭借数字网络技术,极大拓展了生产性劳动的区间范围,同时,借助占有逻辑与竞赛逻辑,实现了对劳动所创造出的价值的无偿占有。可以说,今天我们所面对的资本剥削更为深刻与彻底,因此,重提马克思"劳动解放"的自由愿景,寻求一种新的社会联合方式,便显得尤为重要。
蓝江陈朦
危机治理与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2020年
面对危机,人们不能停留在惯常的秩序和思维之中,而是需要在新的命运共同体之下实现危机治理。危机治理是一种不同于日常治理的治理方式,危机带有不平衡性、不可预测性、突发性等特征,这决定了危机治理不仅需要在经济上保障充足的物资配给和分配,在政治上让政令上令下行,也需要一个思想上的前提,即在危机中将我们建构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可以从认知、情感、行动三个方面来增强人们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升社会整体的执行力,保障社会的稳定性和平衡力,最终增强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具有执行力、平衡力、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之中,我们才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排除万难、走出危机。
董金平蓝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
对福柯生命政治学的一种马克思主义批判
2018年
生命政治思想是福柯遗产的一个重要方面。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审视这一思想,发现它与马克思的思想存在着根本差异。其一,福柯在讨论(工厂里的)规训权力时虽曾大段引用马克思的分析,却实则不解其意。在马克思看来,规训权力不过是资本统治的特殊表现形式,并不具有独立地位。其二,在讨论人口治理问题时,福柯剥离了人口的阶级性这一社会属性,将人口还原为一个生物学事实。与之截然相反,马克思则将人口划分为不同的阶级,认为人口的治理乃是阶级的统治。不过,福柯的生命政治思想也有其价值所在,它为我们从生命政治维度认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基于这一视角,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不仅蕴含着一个生命政治维度,而且使生命政治问题得以澄明:生命政治绝非福柯所以为的权力之自我重组和优化配置及其策略方针,这种耽于抽象的思辨理解根本没有切中生命政治的本质;生命政治不过是深受资本钳制的人们对自身生命价值和政治权益的渴求,唯有破除资本逻辑的主宰,人们才能够获得解放和自由,才能赢获其生命政治权利。
马灿林蓝江
关键词:福柯生命政治政治经济学批判
从物化批判到无产阶级意识——重读孙伯鍨先生的《卢卡奇与马克思》被引量:2
2022年
在对卢卡奇和马克思的关系的分析中,孙伯鍨先生的《卢卡奇与马克思》是其中一部最具有影响力的著作。通过对物化、历史、总体性和无产阶级意识等卢卡奇观念的分析,孙伯鍨先生指出了卢卡奇的历史辩证法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卢卡奇试图用总体性的概念来克服物化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从而将历史变革的使命降临在脱离现实的“无产阶级”概念上,从而将马克思的历史概念再一次形而上学化,总体性变成了带着面具的绝对精神。与之相反,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概念根植于市民社会的生产实践和交往活动,从现实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出发,思考具体的被剥削的无产阶级的命运,从而为走出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社会主义社会提供现实的指南。孙伯鍨先生的《卢卡奇与马克思》澄清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区别,为当代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了一个方向。
蓝江
关键词:卢卡奇历史唯物主义
什么是技术封建主义?——当代西方技术封建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被引量:8
2025年
技术封建主义已经成为了当代西方左翼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门词汇。技术封建主义思潮滥觞于数字技术下新空间的开辟,在传统政治学上的领土、领海、领空之外,形成了一个以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为基底的领云空间。这个空间一经成立,就发生了被各大数字平台瓜分的新圈地运动,被圈起来的云空间变成这些平台的云封地,而平台背后的资本家摇身一变成为云领主,广泛使用这些云封地的用户和企业,变成云封地上的云农奴和附庸资本家,这就是技术封建主义的实质。总体来说,技术封建主义只是一种譬喻,也并不能涵括整个当代资本主义的状况,因此,它不构成资本主义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我们仍然可以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视角来批判技术封建主义。
蓝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