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凯
- 作品数:53 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大鼠丘脑前核内海马下托复合体谷氨酸能传入终末与皮质投射神经元的突触联系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大鼠丘脑前核-海马下托复合体神经元环路的突触结构及谷氨酸分布特征。方法应用HRP束路追踪结合包埋后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结果在丘脑前核内,可见HRP顺行标记的海马下托复合体传入轴突终末,终末多为卵圆形,内含圆形透亮突触小泡和数个线粒体。其做为突触前成分与HRP标记的树突或非HRP标记的树突形成非对称性突触。在谷氨酸胶体金免疫反应切片上,胶体金颗粒标记胞体、树突、轴突终末等。HRP标记的轴突终末和一些非HRP标记的与突触后成分形成非对称性突触的轴突终末(GrayⅠ型)内,胶体金颗粒密度明显大于背景(胞体、树突、GrayⅡ型轴突终末等)的胶体金颗粒密度。其平均胶体金颗粒密度为突触后树突的3倍多,为对称性轴突终末(GrayⅡ型)的6倍多。在两张邻近的连续切片,γ-氨基丁酸(GABA)胶体金免疫反应切片上,GABA胶体金颗粒浓重标记GrayⅡ型轴突终末,背景标记极少;而非对称性轴突终末(GrayⅠ型)胶体金颗粒标记极弱。谷氨酸胶体金免疫反应切片上,GrayⅡ型轴突终末胶体金颗粒标记极弱。GABA阳性轴突终末与HRP标记的树突形成对称性突触,在同一树突上可见GABA能轴突终末形成的对称性突触和其他轴突终末形成的非对称性突触。结论丘脑前核内来自海马下托复合体投射神经元的轴突终末是谷氨酸能的;来自海马下托复合体皮质投射神经元轴突终末,在丘脑前核与投射至海马下托皮质的神经元树突形成非对称性轴-树突触。
- 马晓凯王滨范凯付元山
- 关键词:丘脑前核免疫电镜
- Cathepsin C促进LPS诱导的神经炎症的分子机制
- 徐畅赵书鑫薛茜文丁聪宁吉良范凯马坚妹
- X射线照射对鼻咽癌细胞mdrl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X射线照射后鼻咽癌CNE-1细胞产生多药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MTr法检测X射线照射后CNE-1细胞对顺铂(cD-DP)的耐药性;采用逆转录-PCR(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照射后CNE-1细胞mdrl基因的表达.结果随照射后时间的延长,cDDP对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逐渐增大,第2~4周IC50值显著高于照射前(P<0.01).照射后细胞mdrl mRNA和P-gp的表达较照射前均显著增强(P<0.01).结论X射线照射可诱导CNE-1细胞mdd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照射后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 范凯王辉王彦于志红富晶刘敏吕申许国旺
- 关键词:X射线鼻咽癌P-糖蛋白蛋白免疫印迹
- Cuprizone介导的急性脱髓动物模型髓鞘脱失及再生的机制被引量:1
- 2007年
- 本研究通过在饲料中掺入cuprizone饲育小鼠,建立髓鞘可再生的急性脱髓动物模型,并利用髓鞘染色和原位杂交后免疫组化双标技术,检测髓鞘脱失和再生状况以及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改变。结果表明,给予cuprizone6周后,动物胼胝体严重脱髓鞘,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髓鞘脱失区域集聚,且增殖活跃;恢复正常饲料饲养4周后,髓鞘基本恢复正常形态。由此推测,在cuprizone介导的急性脱髓动物模型髓鞘脱失和再生过程中,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增殖活化为髓鞘再生提供了基础。
- 范凯宋大为马坚妹
- 关键词:CUPRIZONE脱髓鞘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动物模型
- X射线照射后鼻咽癌细胞株DNA修复基因MGMT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X射线照射后鼻咽癌CNE细胞株对DNA损伤的修复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细胞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X射线照射后CNE细胞株MGMT表达情况。结果Western blot显示,与照射前比较,照射后MGMT表达强度呈增强趋势。结论X射线照射可能诱导CNE细胞株MGMT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照射后DNA损伤修复过程。
- 刘敏范凯王彦富晶吕申
- 关键词:X射线鼻咽癌免疫细胞化学蛋白免疫印迹
- 5羟色胺受体-7(5-HT7)介导5-HT促进小胶质细胞炎性因子释放的分子机制
- 曹丰睿刘丹许凤华柳青杨晓寒刘钢马坚妹范凯
- Cathepsin H在LPS诱导的神经炎症中表达上调并诱导神经元凋亡
- 神经炎症是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病理改变,可导致神经元功能障碍。小胶质细胞来源的溶酶体组织蛋白酶是重要的炎性介质,可加重炎症反应。目前cathepsin H(Cat H)在神经炎症中的表达和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C57BL...
- 范凯张艳丽韩朝马坚妹
- 关键词:神经炎症神经元凋亡
- 文献传递
- 鼻咽癌细胞株X射线照射后耐药性产生的分子作用机制
- 目的:研究肿瘤细胞接受射线照射后耐药相关基因和DNA修复基因的表达,探讨放疗后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的机制,为临床合理安排肿瘤放化疗顺序、避免因放疗诱导的多药耐药,提高肿瘤综合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人...
- 范凯
- 关键词:鼻咽癌多药耐药细胞株X射线照射
- 6-羟多巴胺脑内注射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 通过向大鼠脑内单侧、双点、间隔注射 6 OHDA ,建立PD动物模型。方法 取SD大鼠 4 0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 35只和对照组 5只。实验组大鼠右侧黑质致密部和内侧前脑束注射 6 OHDA ,两次注射间隔一周 ,对照组大鼠注射人工脑脊液 ,观察经阿朴吗啡诱导后大鼠的行为及黑质DA神经元形态学变化。结果 ①实验组有 2 3只恒定左转鼠且旋转圈数 >2 10r 30min ,被认为是成功的PD模型 ,占 6 7 7% ;有 1只动物死亡 ,占 2 9%。②对PD大鼠模型的免疫组化研究发现 ,注射侧黑质区多巴胺神经元较健侧和对照组显著减少。结论 利用向脑内单侧、双点、间隔注射 6 OHDA制备PD大鼠模型 ,结果稳定可靠 ,动物死亡率低 ,为PD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新方法。
- 范凯马坚妹马晓凯
- 关键词:帕金森病6-羟多巴胺动物模型免疫组织化学
- 学习动机内化对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习动机内化对局部解剖学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抽取的临床医学专业6个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实验组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建立学长导航模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关怀,学期结束时以T检验比较两组学习效果。结果实验组实验成绩(25.28±0.48分)和总成绩(82.89±1.6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3.50±0.46分,80.25±1.03分),P值分别为0.004 9和0.040 0。结论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动机内化对局部解剖学学习效果影响显著,加强学习动机内化可能会成为提高医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举措之一。
- 张艳丽刘彦娜范凯
- 关键词:局部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