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莉萍 作品数:22 被引量:91 H指数:5 供职机构: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贵州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贵州省2006年免疫规划工作综合审评情况分析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了解贵州省2006年免疫规划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所辖9个地区(州、市)9个县免疫规划工作的有关经费投入、人员配备、免疫规划管理、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监测及接种率等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费投入不足,机构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合理,工作措施不到位仍然是贵州省免疫规划工作水平低下的症结。结论加大免疫规划工作相关法规的宣传以及免疫规划配套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建立免疫规划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是解决症结的关键。 张丽 杜雯 朱青 刘铭 喻浩 管庆虎 徐飞 芮莉萍关键词:儿童免疫规划 贵州省1952-202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和脑膜炎奈瑟菌血清群变迁趋势 2025年 目的分析贵州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特征和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血清群变迁趋势。方法收集贵州省1952-2024年流脑报告病例流行病学和Nm血清群监测信息,分析流脑报告发病率和Nm血清群构成;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评价脑膜炎球菌疫苗纳入贵州省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EPI)前后发病率变化。结果贵州省1952-2024年共报告流脑17557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0万,下同)为8.345,各年报告发病率在0.003(2016年和2017年)~220.410(1967年)之间。在2000-2024年报告病例中,0~4岁、5~9岁、10~14岁、15~19岁、≥20岁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847、0.798、0.529、0.200、0.036。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显示,脑膜炎球菌疫苗纳入EPI前期(1994-2005年)、纳入EPI时期(2007-2024年)流脑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β(95%CI):-0.101(-0.138~-0.063)、-0.014(-0.028~-0.002)]。在2007-2024年报告病例中,Nm血清群检测阳性57例,其中A群19例(2008-2013年)、B群21例(2016年、2018-2024年)、C群13例(2007-2008年、2013年、2019年、2021-2022年、2024年)、Y群4例(2023-2024年)。结论贵州省1952-2024年流脑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以<15岁儿童为主,优势Nm血清群从A群变迁为B群、C群和Y群,脑膜炎球菌疫苗纳入EPI后使流脑发病率进一步下降。建议持续开展Nm血清群监测,加强适龄儿童脑膜炎球菌疫苗常规免疫工作。 杨利 刘淳婷 芮莉萍 张亚琴 赵玲璐 余小娅 李军 刘铭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发病率 脑膜炎奈瑟菌 血清群 贵州省2009-2018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分析2009-2018年贵州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9-2018年贵州省流腮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8年贵州省共报告流腮91021例,年均发病率为25.50/10万,发病率从2012年的40.48/10万下降到2018年的27.45/10万;3-7月和10月-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15岁儿童病例占90.95%;托幼儿童和学生病例占77.38%;安顺、遵义、贵阳年均发病率较高,分别为40.55/10万、33.37/10万、28.39/10万。结论贵州省2009-2018年流腮发病略呈下降趋势,以儿童发病为主。建议托幼和入学儿童增加接种第2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 余小娅 赵苏晔 刘淳婷 刘铭 芮莉萍 赵玲璐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特征 贵州省乙脑实验室网络的建立及运转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评价贵州省乙脑实验室网络建立和运转情况,为提高乙脑实验室检测质量及监测信息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贵州省2006~2010年乙脑实验室网络的各项实验室监测指标进行分析,对网络建立后的各项运转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1)贵州省乙脑实验室网络于2006年8月建立,含1个省级和9个市(州、地区,下同)级乙脑血清学实验室,形成了贵州省乙脑疑似病例的实验室快速反应诊断系统。(2)2006~2010年采集到报告疑似乙脑及病毒性脑炎病例血清和/或脑脊液标本共3814例(疑似乙脑3627例,病脑187例)4749份,疑似乙脑病例标本采集率为85.1%(75.2%~98.6%)。(3)对所有采集到标本的3814例报告病例进行乙脑IgM抗体检测,阳性2533例(疑似乙脑2496例,病脑37例),疑似乙脑病例乙脑IgM阳性率在48.0%~85.9%之间,实验室确诊率在70.3%~83.2%之间;对2006~2007年381例乙脑阴性病例进行腮腺炎等10种其他常见病脑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206例,阳性率54.1%;从2006年报告病例的113份脑脊液中分离到2株基因Ⅰ型乙脑病毒。(4)2009年、2010年接受国家对省级乙脑实验室每年一次的职能考核,成绩均为满分;2009年、2010年省级每年组织对市级乙脑实验室进行职能考核,每年9个市级考核成绩均达100分;2007~2010年省级对市级乙脑实验室的抽样复核省地符合率在92.3%~100%之间。结论 (1)贵州省已建立了省、市级CDC乙脑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实验室网络,并且运转良好。(2)通过乙脑实验室网络的良好运转,提高了乙脑报告病例的标本采集率和实验室确诊率,为贵州省控制乙脑工作奠定了实验室基础。(3)但仍需加强网络实验室管理和质量控制,克服松懈麻痹思想。 叶绪芳 赵苏晔 刘淳婷 梁国栋 付士红 高晓艳 王环宇 翟友刚 蒋凤 芮莉萍 刘铭关键词:病毒性脑炎 含麻疹成分疫苗常规免疫首剂接种率评价指标分析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对贵州省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常规免疫首剂(MCV1)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评价,以获得接种率评价的客观指标。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贵州省8月龄至6岁未患过麻疹的健康常住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金标准,麻疹发病数据作为参考,评价调查接种率(inves-tigated immunization coverage rate,IIR)和估算接种率(estimated immunization coverage rate,EIR)。结果:8月龄至1岁、2~3岁和4~6岁MCV1的调查接种率分别为86.0%、90.1%和90.2%;调整后的调查接种率(adjusted investi-gation immunization coverage rate,AIIR)分别为89.8%、94.8%和95.3%,当疫苗效力(vaccine efficacy,VE)取82.9%时,疫苗效力法计算的估算接种率(EIR1)分别为59.8%、71.6%和77.9%,调整后的估算接种率(adjustedestimated immunization coverage rate,AEIR1)分别为68.2%、79.7%和86.8%;VE为95%时,EIR1分别为84.3%、90.1%和92.7%,AEIR1分别为88.6%、93.4%和96.0%;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方法计算的估算接种率(EIR2)分别为97.9%、94.5%和91.4%。各年龄组AIIR和VE=95%时的AEIR1估算的抗体阳性率与实测抗体阳性率相差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AIIR、AEIR1(VE为95%)和EIR2估算的抗体阳性率与未发病人群率的相对误差较低,为7.0%~15.8%。结论:AIIR和疫苗效力法AEIR1(VE=95%)与实测基本相符,建议建立一套以AIIR和AEIR1为基础评价指标的接种率评价体系。 芮莉萍 张丽 唐宁 王涛关键词:麻疹疫苗 接种 2023年贵州省首例Y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调查 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对贵州省首例Y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进行鉴定。方法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脑脊液以及密切接触者和相关健康人群咽拭子标本,开展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核酸检测或分离培养,鉴定Nm血清群。结果该病例9岁,2023年11月28日发病,未接种含Y群成分脑膜炎球菌疫苗,发病前无外出史,Y群Nm核酸检测阳性;在病例的46例家庭和小学师生密切接触者中1例Y群Nm核酸检测阳性,为病例的兄长,其所在中学师生Y群Nm核酸阳性率为20.55%(30/146)。病例所在县其他健康人群Y群Nm核酸阳性率为0.33%(1/305)。病例经住院治疗后康复,其他Y群Nm阳性者预防性服药3 d后均转为阴性。未发生续发病例。结论贵州省首例Y群流脑病例为本地Nm携带者传播所致,及时隔离治疗和预防性服药可遏制Nm传播。建议加强适龄儿童含Y群成分脑膜炎球菌疫苗接种。 芮莉萍 刘淳婷 刘铭 赵玲璐 祝俊 冯磊 刘林 杨成香 潘春柳 雷世光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贵州省2008~201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质量分析 2022年 目的:评价贵州省2008~201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乙脑)监测质量。方法:单一指标达标分析基础上运用Topsis法对贵州省2008~2019年乙脑病例监测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以省为单位病例48小时调查及时率自2008年起,疑似病例24小时报告及时率和标本采集率自2010年起每年均达到国家监测方案指标要求,病例6个月随访率自2017年开始达到省级指标要求。Topsis法纵向综合评价显示2008~2011年监测质量上升明显;2012~2015年监测质量较为平稳,有小幅波动;2016~2019年监测质量缓慢上升;横向评价显示9个市州乙脑监测质量Ci值为0.124238601~0.939623044。结论:贵州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质量整体稳步提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各市州监测质量不平衡,建议将监测指标达标情况与Topsis法结合起来评价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同时加强管理,消除各地区间的不平衡,确保各个指标达标的基础上提高综合质量。 王涛 芮莉萍 叶新贵 戴丽芳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 2011-2015年贵州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分析贵州省2011-201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乙脑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贵州省2011-2015年乙脑发病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贵州省2011-2015年乙脑年平均报告发病率0.3355/10万,年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病例高度散发,覆盖范围逐年缩小,相对集中在贵州省的西部和西南部地区;乙脑发病季节性明显,8月达到高峰;仍以小年龄儿童发病为主,15岁以下儿童占90%以上,但8月龄~5岁组病例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15岁组病例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58.12%)和学生(34.19%)为主;乙脑病例中有免疫史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贵州省2011-2015年乙脑防控效果明显;乙脑病例分布具有一定区域性,发病年龄以小年龄儿童为主,但出现年龄后移趋势。应进一步采取以接种乙脑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结合各地监测情况,针对高发地区和重点人群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 芮莉萍 张丽 刘铭 蒋凤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 贵州省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不同免疫策略的成本-效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比较分析贵州省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推广使用和纳入免疫规划策略的成本-效果。方法根据贵州省MPV接种、流脑发病情况,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计算贵州省不同阶段推广使用MPV和将MPV纳入免疫规划策略的成本-效果比值(cost-effectiveness ratio,CER)。结果1999—2015年,贵州省共接种6285.73万剂次MPV,共减少流脑发病94069例,减少致残13170例,减少死亡10710例;推广使用MPV、将MPV纳入免疫规划免疫策略总投入成本8.20亿元,26年间,接种MPV每减少1例流脑病例投入的成本为6952元,其中,1990—2005年推广使用MPV、2006—2015年纳入免疫规划策略每减少1例流脑病例投入的成本分别为4915.64、614.59元。结论接种MPV对降低贵州省流脑发病水平具有良好的成本-效果,2006—2015年将MPV纳入免疫规划策略的成本-效果明显优于1990—2005年推广使用MPV策略。 张丽 蒋凤 管庆虎 王梦佳 刘铭 芮莉萍 刁壁关键词: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免疫策略 2007-2019年贵州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贵州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贵州省2007-2019年乙脑报告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2019年贵州省共报告乙脑2493例,年均发病率为0.53/10万;发病率从2007年的1.52/10万下降到2019年的0.06/10万。7-8月份为发病高峰。各市州乙脑年均发病率在0.23/10万(贵阳)-0.87/10万(黔西南)之间。0-4岁、5-9岁、10-14岁、≥15岁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02/10万、2.89/10万、0.98/10万、0.04/10万。在2017-2019年乙脑报告病例中有乙脑疫苗免疫史病例占48.86%;在<15岁病例中占61.43%。结论贵州省2007-2019年乙脑发病率呈显著下降趋势,<15岁儿童仍为高风险人群;建议进一步加强适龄儿童乙脑疫苗常规免疫和乙脑病例监测。 蒋凤 梁禄祥 芮莉萍 刘铭 叶新贵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