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骏
- 作品数:29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重晶石提纯增白的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以贵州本地重晶石为原料,研究了盐酸、氢氟酸及氟化钠等酸洗方法以及高温煅烧方法对重晶石原矿的提纯增白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单纯用无机酸处理仅可使原矿白度升高到64. 56%,采用无机酸处理再高温煅烧可使白度升高到88. 57%。其中,氢氟酸的增白效果最佳。氢氟酸处理再高温煅烧,在显著提升白度的同时,也使原矿中的杂质大幅减少,最终产品的硫酸钡含量达到97. 25%、铁含量降到0. 044%、铝含量降至0. 11%,接近沉淀硫酸钡的质量指标。
- 韩维玲王祥碧唐尚金罗骏周骏宏赵三慧吴寿英
- 关键词:重晶石硫酸钡白度氟化钠
- 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结构修饰物抗HIV活性的构效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选取实验测定的29种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衍生物抗HIV的IC50作为活性参数,与量化计算得到的电子结构指数进行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了定量构效关系方程。结果表明,EHOMO、SA、EHy是影响抗HIV活性的主要因素,尤其是EHOMO的变化对活性影响更大。
- 朱楠罗骏
- 关键词:齐墩果酸熊果酸抗HIV活性定量构效关系
- 一种天然食用色素提取方法
- 本发明涉及色素提取技术,尤其是一种天然食用色素提取方法,首先采用酶辅助超声波浸提黄饭花黄色素,获得滤液a;再将滤液a浓缩至体积为0.25-0.5倍后,再通过双相水系统萃取,获得有机相;最后将有机相经过大孔树脂吸附提取,并...
- 杨再波贺银菊毛海立刘康莲罗骏
- 文献传递
- 分子对接技术在天然产物小分子与靶标蛋白相互作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天然产物小分子配体与靶标蛋白的相互作用是很多生物学过程的核心,精确预测其相互作用的模式在现代药物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分子对接技术在天然产物小分子与靶标蛋白相互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 曹茂启王珏罗骏刘德见
- 关键词:分子对接
- 紫外光谱法测定四环素和金霉素被引量:4
- 2009年
- 在近中性条件下,Sm3+能与四环素(TC)和金霉素(CTC)反应形成浅黄色配合物,其吸光度的变化随TC、CTC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利用这一反应建立了简单、快速检测TC和CTC的方法,并详细讨论了测定的各种条件。检测TC和CTC时,线性范围分别为0.2~11.4μg/mL和0.4~12.2μg/mL,检出限分别为0.03μg/mL和0.045μg/mL。此法用于四环素药物片剂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 文志刚赵书林罗骏
- 关键词:四环素金霉素
-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麻竹叶多糖及其工艺优化被引量:2
- 2014年
- 从麻竹叶中提取多糖,并测定其含量。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麻竹叶多糖,应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80℃、料液比1:15和提取时间90min,多糖提取率达到3.70%。
- 刘康莲冯定坤贺银菊罗骏
- 关键词:超声波多糖正交设计紫外分光光度计
- 非贵金属双活性位点碱性电催化分解水研究进展
- 2021年
- 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人们正在寻求新的能源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氢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吸引了全世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通过电解水制氢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实用性技术,其所耗电能可由风力发电,太阳能电池等所提供。在原子层面研究与设计具有多重反应位点的新型电催化剂是提高碱性析氢反应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碱性电催化析氢中非贵金属双活性位点的作用和意义。
- 曹茂启李晓凤吴大旺向丁玎罗骏代虹镜孙赛兰
- 关键词:碱性非贵金属水解离
- 一种基于压力测量燃烧热的教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压力测量燃烧热的教具。包括有圆形固定板,圆形固定板的上端面设有圆环形固定槽,圆环形固定槽内活动设有圆筒密封腔体,圆筒密封腔体的下端面为开口结构,圆筒密封腔体的上端面为封闭结构,圆筒密封腔体的下端上...
- 罗骏周骏宏代虹镜张丽华李毅
- 文献传递
- 一种天然食用色素提取方法
- 本发明涉及色素提取技术,尤其是一种天然食用色素提取方法,首先采用酶辅助超声波浸提黄饭花黄色素,获得滤液a;再将滤液a浓缩至体积为0.25-0.5倍后,再通过双相水系统萃取,获得有机相;最后将有机相经过大孔树脂吸附提取,并...
- 杨再波贺银菊毛海立刘康莲罗骏
- 文献传递
- 同核双卤分子X_2(X=F,Cl,Br,I)与C_2H_2相互作用本质的量子化学研究
- 2017年
- 用对称性匹配微扰理论(SAPT)对C_2H_2与X2(X=F,Cl,Br,I)相互作用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优化所得的4个稳定复合物相互作用能在-3.276 8^-10.639 5 k J/mol之间.自然键轨道(NBO)理论分析表明,形成复合物分子间的电荷转移量都很少,在0.002 3~0.013 2之间.SAPT2能量分析显示,从F到I,静电能和诱导能先增大后减小,交换能和色散能逐渐增强,相互作用能依次增强.复合物稳定构型的相互作用能中静电能占主导作用,对吸引能的贡献比例在C_2H_2 F2中最大(57.3%),在C_2H_2 I2中最小(49.7%);其次为色散能,在吸引能中所占的比例在21.9%(C_2H_2 F2)~31.2%(C_2H_2 I2)之间;诱导能在吸引能中所占的比例最小,均小于20.7%.
- 罗骏李晓凤曹茂启代虹镜曾承露
- 关键词:分子间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