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江兵

作品数:15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江门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肿
  • 3篇脑出血
  • 3篇脑损伤
  • 3篇脑震荡
  • 3篇出血
  • 2篇心理
  • 2篇血清
  • 2篇症状
  • 2篇症状自评
  • 2篇症状自评量表
  • 2篇神经干
  • 2篇神经干细胞
  • 2篇神经生长
  • 2篇神经生长因子
  • 2篇神经元
  • 2篇神经元特异性
  • 2篇神经元特异性...
  • 2篇神经元特异性...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机构

  • 10篇江门市人民医...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罗江兵
  • 10篇吴敬伦
  • 9篇赵鹏洲
  • 8篇余瑞钿
  • 8篇欧英雄
  • 8篇杨本生
  • 5篇方胜
  • 2篇任庆华
  • 1篇方胜
  • 1篇李孟修
  • 1篇杨本生
  • 1篇赵伯端
  • 1篇孙冰
  • 1篇张卓
  • 1篇李长清
  • 1篇王丹
  • 1篇沈友进
  • 1篇谭社练
  • 1篇晏燕
  • 1篇朱榆红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脑室分流术后S100表达以及临床意义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脑室分流术后S100的表达以及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CT确诊为脑积水的患者60例,按照单纯随机方法分为腹腔脑室分流术组(共30例,男14例,女16例)和保守治疗组(共30例,男18例,女12例)。1个月后抽取静脉血检测S100,比较两组症状缓解率和死亡率。结果:腹腔脑室分流术组术24 h后症状缓解率为(24例)80%,保守治疗组为(10例)30%,1个月后腹腔侧脑室分流术后组S100表达水平为(150±2.6)μg/L、保守治疗组升高(200±1.5)μg/L。结论:腹腔侧脑室分流术后治疗脑积水能短暂缓解颅内高压,低水平S100表达提示脑出血风险降低,患者预后良好。
吴敬伦杨本生余瑞钿赵鹏州罗江兵文兰英
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术脑积水S100
手术辅助局部热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脑胶质瘤手术辅助局部热化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02年7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120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9例行单纯肿瘤手术切除(常规治疗组),61例行肿瘤手术切除辅助术中、术后局部间断热化疗(综合治疗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综合治疗组平均生存(35.35±4.35)个月,常规治疗组平均生存(8.65±3.25)个月,综合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生存年限显著延长(P<0.01),而并发症并未增加。CT扫描可观察到残留肿瘤逐渐变小、液化、消融。结论脑胶质瘤手术辅助局部热化疗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肿瘤复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罗江兵赵鹏洲欧英雄方胜杨本生吴敬伦余瑞钿
关键词:脑胶质瘤微波加热局部热化疗
肯尼迪病二例
2017年
例1,患者,男,50岁,因“进行性双下肢疼痛、乏力伴肌肉萎缩3年”于2013年12月入院。患者3年前出现活动后双下肢疼痛、乏力,不能跑步或快速行走。病情进行性加重,上楼梯及抬腿受限,并出现全身多处肌肉萎缩。无言语不清,上肢力量自觉无明显变化,无肢体麻木。
任庆华罗江兵王丹沈友进李孟修
关键词:肌无力雄激素受体基因
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应用不同剂量沐舒坦的疗效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对老年重型颅脑外伤应用大剂量沐舒坦防治肺部感染,进行肺保护,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赵鹏洲罗江兵吴敬伦欧英雄杨本生余瑞钿方胜
关键词:颅脑损伤氨溴索
神经内镜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神经内镜治疗(实验组)和68例经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的HICH患者,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血肿清除率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15.126,P<0.001),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t=-9.591,P<0.001),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2.289,P=0.024),2组GO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3,P=0.028),是否破入脑室为影响预后的因素(P=0.045,OR=0.646,95%CI 0.447~1.245)。结论神经内镜在HICH中的治疗效果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虽受到是否破入脑室的影响,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敬伦罗江兵余瑞钿赵鹏洲杨本生
关键词:神经内镜开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
脑出血后甘露醇应用时机对血肿扩大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甘露醇应用时机对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后实际应用甘露醇的时机分为〈12 h组(44例)和12~24 h组(56例)。〈12 h组在发病12 h内、12~24 h组在发病后12~24 h开始应用甘露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后48 h血肿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48 h时,〈12 h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入院时(P〈0.01);12~24 h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入院时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入院48 h时两组比较,〈12 h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12~24 h组(P〈0.05)。治疗48 h后,〈12 h组血肿扩大发生率27.27%,高于12~24 h组的10.71%(P〈0.05)。结论脑出血后甘露醇应用时机对血肿扩大存在影响,发病后12 h内应用可导致血肿扩大及神经功能缺损加重,发病后12~24 h应用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及降低血肿扩大的发生几率。
吴敬伦罗江兵马悦嫦杨本生
关键词:脑出血甘露醇血肿
脑震荡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脑震荡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改变情况及其与患者心理状况变化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择江门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40例脑震荡患者作为脑震荡组,该院体检中心接收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震荡组患者不同时期的血清中NSE的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40例脑震荡组患者不同时期的SCL-90总分,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同时分析脑震荡组患者血清中不同时期NSE水平和SCL-90的关系. 结果 (1)伤后1d脑震荡组患者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3d和7d脑震荡患者血清NSE水平接近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脑震荡患者伤后1d、3d及7 d SCL-90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伤后第1、3天脑震荡患者血清NSE水平与SCL-90评分呈正相关(r=0.498,P=0.001;r=0.418,P=0.007).伤后第7天脑震荡患者血清NSE水平与SCL-90评分无相关性(r=0.213,P=0.186). 结论 脑震荡患者不同时期的血清中NSE水平与SCL-90总分具有不同的相关性,联合应用有利于脑震荡患者的诊治.
赵鹏洲罗江兵吴敬伦欧英雄杨本生余瑞钿方胜
关键词:脑震荡心理状况90项症状自评量表
脑震荡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脑震荡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化酶(NSE)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测定52例脑震荡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NSE水平。结果脑震荡患者在伤后24 h内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后浓度有降低。结论血清中NSE的检测可反映出脑组织的损伤情况,可作为脑震荡诊断中的神经生化学指标。
赵鹏洲罗江兵吴敬伦欧英雄杨本生余瑞钿方胜
关键词:脑震荡神经生化
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将9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经颞叶皮层切开手术清除血肿,观察组采取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进行两组的差异分析。结果:统计两组的术后昏迷结束时间以及术后三日复查血肿的清除程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观察组无一例再出血病例和死亡病例;术后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日常活动生活质量标准(ADL)评价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微创、效优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赵鹏洲罗江兵吴敬伦欧英雄余瑞钿
关键词:经侧裂入路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硬膜外血肿术后脑水肿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血肿术后脑水肿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硬膜外血肿术后发生脑水肿的30例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术后脑水肿发生及预后与年龄、性别、术前意识水平、临床状态、血肿体积、血肿部位、中线移位程度、瞳孔大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至手术时间的关系。结果 63例硬膜外血肿患者术后共有30例患者出现脑水肿,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是否有昏迷、年龄及血肿的部位与术后脑水肿无明显相关(P>0.05);术前GCS评分、临床状态、受伤至手术时间、脑中线结构移位程度、血肿量、瞳孔大小、临床状态是术后脑水肿相关因素(P<0.05);且发现术前瞳孔大小是术后脑水肿相对危险度较高的独立因素。结论急性硬膜外血肿术后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因此手术前后应仔细评估患者发生脑水肿相关因素,减少发生的几率。
赵鹏洲罗江兵吴敬伦欧英雄余瑞钿
关键词:硬膜外血肿脑水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