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鑫
-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吉林省高校留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2017年
- 吉林省在近年来的留学生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留学生在省内高校间的不均衡、学生来源国别与洲际的不均衡、学历生人数少、留学生招生及教育方面存在不足等.鉴于此类问题的存在,要加快吉林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一是要扩大吉林省省属高校的招生规模,同时注重培养质量;二是要加强留学生招生宣传工作,让招生渠道多元化;三是要完善高校自身的基础建设以及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
- 程鑫
- 关键词:高校留学生教育
- 一种秸秆集行还田条带耕整联合作业机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集行还田条带耕整联合作业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用于与动力车辆连接的牵引架;从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的秸秆集行还田装置、用于对土壤进行浅旋的旋耕装置、用于将...
- 施继红程鑫孟宪章刘贞彤王忠成胡晓丽任勇刚王国健高天石
- 面向来华留学生的全英文授课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
- 2021年
- 本文立足高等教育来华留学生实际,结合地方农业院校留学生的特点,对当下吉林农业大学的全英文授课课程建设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思考。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全英文授课课程建设路径,并着重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材及讲义、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思考。
- 程鑫
-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全英文授课课程建设
- 汉语谐音中的民族文化心理分析
- 2017年
- 汉语里有大量的谐音词汇,谐音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语义,更传递着重要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所谓谐音,是指语言运用过程中借助音同或音近的语音特点来表达意思,从而造成一种特殊效果的语言现象。谐音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汉字中有大量的同音字、近音字,这是汉语谐音的语音基础。另外,谐音是汉民族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手段。“它已不再是一种个别的、偶然的、杂乱的现象,而是一种大量的、经常地、系统存在的现象,是汉人从某一方面来认识、把握世界的一种手段,更是汉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重要方式。”众所周知,谐音不是汉语独有的现象,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中都有这种表达,但唯有汉语将谐音表达发挥得淋漓尽致。谐音传递着汉语重要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蕴含着丰富的语用价值。本文将从谐音在日常生活、民俗文化、文学作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谐音使用所体现的文化特色。
- 程鑫
- 关键词:谐音现象汉语心理分析语言运用过程语言表达效果语言表现形式
- 论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优化途径
- 2011年
- 对外汉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思索对外汉语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对外汉语改革的成功实践将推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走向成熟。本文将从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和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两方面来探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改革。
- 程鑫
-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课堂
- 基于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学公共课“五结合”策略实施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实践转向"的时代孕育使培养实践技能成为高师院校教育学公共课的重要主题。除了就业推动以外,教育学公共课在时间、指导、范围、效果上所具有的内在优势也是助推"实践转向"的重要原因。"实践转向"不是自动完成的,其有效开展要解决好定位、内容、权力和评价这"四大问题"。针对"四大问题",文章设计并实施了"五结合"策略:通过内容整合解决内容问题,通过能力定向和案例教学解决定位问题,通过学生参与解决权力问题,通过强化过程性评价解决评价问题。由此,对五门课程进行整合,专业技能进行定课培养,并实施模块化、案例性、参与式教学而创制了一套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培养师范生实践技能的教学模式。
- 程鑫许海深张子玉
- 关键词:师范生教育学公共课
- 国际中文教学与提升文化传播效果的策略研究
- 2025年
- 如何在来华留学生国际中文课程中提升文化传播效果,本文提出了三方面的优化策略,一是从国际中文课程与中国文化的内容整合,深化文化体验,增强对文化背景的理解,培养文化认知,丰富文化内容,增强文化传播效果。二是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丰富国际中文课堂,开展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三是提升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开展系统的跨文化教学方法培训,提升跨文化教学技能。
- 程鑫尹慧敏李云南
-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