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树高
- 作品数:100 被引量:43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利用沙蒿胶固沙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荒漠化防治和生态环境修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沙蒿胶固沙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沙蒿胶加入水中,配制质量百分含量为0.02~0.5%的沙蒿胶溶液;(2)将所述沙蒿胶溶液按2~4L/m<Sup>2</S...
- 张宇清刘军秦树高冯薇
- 文献传递
- 生物土壤结皮物理因子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本研究采用冗余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生物土壤结皮物理性质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黑豆Glycinemax merr L.、白菜Brassica rapavar.glabra和软尾生菜Lactuca sativa萌发的作用。结果显示:1)在结皮上表面:生物土壤结皮的厚度对4种植物种子萌发率均有反作用(P<0.05,n=5);生物土壤结皮的抗压强度抑制软尾生菜的萌发率呈负相关(P<0.05,n=5);生物土壤结皮的厚度与黑豆种子平均萌发时间呈正相关(P<0.05,n=5)。2)在结皮下表面:生物土壤结皮的孔隙度和分形维数与小麦的萌发率呈正相关(P<0.05,n=5);生物土壤结皮的厚度抑制了黑豆和白菜的萌发率(P<0.05,n=5);生物土壤结皮的抗压强度对黑豆和软尾生菜萌发率起反作用(P<0.05,n=5);生物土壤结皮容重的增加降低了小麦的萌发速率(P<0.05,n=5);生物土壤结皮厚度增加减慢了黑豆、白菜和软尾生菜的萌发速率(P<0.05n=5);生物土壤结皮抗压强度的增加降低了黑豆和白菜的萌发速率(P<0.05,n=5)。结果表明,在结皮上表面,结皮厚度对4种植物种子萌发率均起抑制作用,尤其能够减慢胚根较为粗壮的黑豆种子的萌发速率。在结皮下表面,胚芽尖细的小麦可以利用结皮孔隙萌发;黑豆、白菜和软尾生菜由于子叶较大,不能利用生物土壤结皮的孔隙,其萌发率和萌发速率主要受生物土壤结皮的厚度或抗压强度抑制。
- 邵晨曦秦树高冯薇魏宝
- 关键词:植被生物土壤结皮物理因子种子萌发
- 毛乌素沙地风沙土粒径和矿物组成对固定态铵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固定态铵是土壤氮素的一种重要形态,对植物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风沙土中固定态铵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目前并不清楚,限制着对沙地土壤肥力来源及其维持机制的认识。该研究测定了毛乌素沙地裸沙地、沙柳(Salix psammophila)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林地风沙土固定态铵的含量,并分析了土壤粒径及矿物组成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1)研究区土壤固定态铵平均含量为18.63 mg/kg,占土壤氮库的8.77%,不同植被下土壤中固定态铵含量存在明显差别,油蒿林地土壤固定态铵含量(23.03±1.88 mg/kg)显著高于裸沙地(16.63±0.61 mg/kg)和沙柳林地(16.82±1.25 mg/kg);2)风沙土粒径组成与固定态铵含量显著相关,粒径越细,固定态铵含量越高,粒径越粗,含量越低;3)风沙土矿物组成与固定态铵含量间无显著关系。研究表明,毛乌素沙地风沙土中固定态铵含量取决于土壤物理构成而非矿物化学组成,植被主要通过影响粒径组成而影响其含量。固定态铵是荒漠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植被建设增加土壤细粒物质,有利于提高固定态铵含量,对土地荒漠化治理和生物生产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刘娜佘维维秦树高乔艳桂刘靓张宇清
- 关键词:粒径风沙土固定态铵矿物组成毛乌素沙地
- 氮添加对油蒿群落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6年
- 为了深入认识荒漠植物对氮沉降的适应和反馈能力,研究了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内5种优势植物〔油蒿、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赖草(Leymus secalinus)、刺藜(Chenopodium aristatum)〕在N_0、N_1、N_2、N_3、N_4、N_5〔氮添加水平依次为0、0.5、1.0、2.0、3.0、6.0 g/(m^2·a),以N计〕6个氮添加处理下叶片w(TC)、w(TN)、w(TP)及其化学计量比——C/N〔w(TC)/w(TN)〕、N/P〔w(TN)/w(TP)〕、C/P〔w(TC)/w(TP)〕的变化.结果表明:1氮添加对油蒿、披针叶黄华叶片w(TC)、w(TN)、w(TP)及其化学计量比无显著影响.2高氮添加(N5处理)显著增加了糙隐子草、赖草和刺藜叶片w(TN),相对于N_0处理时增幅分别约为26%、81%和60%.3高氮添加显著增加了赖草、刺藜叶片N/P,但显著降低了其叶片C/N,其中,赖草和刺藜叶片N/P相对于N0处理时的增幅分别约为86%和61%,C/N的降幅则分别约为45%和37%.研究显示,油蒿群落中不同植物种对氮添加的响应存在差异,持续增加的氮沉降很可能会引起油蒿群落物种组成的变化,从而影响油蒿群落的演替.
- 张文瑾张宇清佘维维秦树高冯薇
- 关键词:化学计量比氮沉降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优势植物
- 塔里木河流域珍稀、特有植物组成特征及保护优先区识别
- 2025年
- 【目的】塔里木河流域蕴含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其中不乏珍稀、特有物种,但相关资料尚缺整体梳理与更新。本研究旨在系统调查该区域珍稀、特有植物的组成特征,识别保护优先区,以应对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需求。【方法】以流域内分布的野生珍稀、特有维管植物为对象,结合最新保护植物或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检索多源数据资料,梳理出流域内珍稀、特有植物名录;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活型、科属组成及物种分布格局分析,并依据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标识别出塔里木河流域的植物保护优先区。【结果】(1)流域内分布的珍稀植物共计33科60属99种,在科、属水平上的分化程度均较高;特有植物共计20科63属117种,在属水平上的分化程度较高。两类植物均以草本为主,灌木次之,乔木最少。(2)流域内珍稀植物集中分布于西部高原山区以及中、东部的几个市县内;特有植物则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山区以及东部的个别市县内。(3)在6个县域内,识别出植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这些区域能够覆盖流域内维管植物总数的85.67%。然而,与现有自然保护区范围对比发现,仍存在部分保护空白区域。【结论】建议加强对当地珍稀、特有植物的保护,并重点关注流域西部的乌恰县、阿克陶县和叶城县以及东北部的和静县等地。本研究可为相关植物名录的修订以及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 胡舒萍纪旭吴明玥张芙宁刘娜赵珮杉高广磊秦树高秦树高
- 关键词:植物名录濒危物种特有种
- 原状土壤的灭活处理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状土壤的灭活处理方法,包括原状土壤的取样,原状土壤的包裹处理和高压蒸汽灭活处理的步骤。本发明采用TPU防水透气膜与纱布相结合的包裹方式,减少外界水分进入土壤,在对原状土壤灭活处理的同时,可最大程度上克服由...
- 秦树高刘振张宇清法科宇
- 文献传递
- 毛乌素沙地土壤解磷菌的分离筛选及其解磷机制被引量:6
- 2024年
- 为探究毛乌素沙地土壤中可培养解磷细菌的种类、解磷能力和作用机制,该研究利用磷酸三钙为磷源的培养基,从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林地土壤中分离出61株解磷细菌,其中变形菌门(Pseudomonadot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优势类群。最终筛选出4株高效解磷菌(命名为R1、R4、NR1和NR3),磷增量分别为501.24、67.78、55.48和800.28 mg/L。基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R4和NR1为假单胞菌属,R1和NR3分别为拟无枝酸菌属(Amycolatopsis)和泛菌属(Pantoea)。这些菌株的解磷能力与其分泌的草酸、乙酸、酒石酸量及pH值显著相关。结果表明,具有较强耐盐碱性的4株高效解磷菌,通过分泌有机酸和调节pH值显著提升了有效磷含量,显示出其作为微生物菌剂在干旱地区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 周晓倩冯薇贺斌秦树高张宇清
- 关键词:解磷细菌溶磷能力无机磷
-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 2025年
- 固沙植被在防止土壤风蚀、提高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影响的机制研究仍较为有限,固沙植被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动态关系尚不明晰,制约着对生态系统恢复成效的评估。以毛乌素沙地不同恢复阶段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植物功能性状、群落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变化,旨在揭示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的变化及其关系。结果显示:(1)随着植被恢复,土壤黏粒、粉粒占比增加,水分、养分条件明显改善;(2)植物功能性状偏向资源获取型,株高、叶碳含量、叶氮含量和比根长等均显著提高;(3)物种丰富度显著增加,均匀度显著降低,Shannon-Wiener指数无明显变化;(4)功能多样性指数(功能离散度、功能分异度、功能均匀度、功能丰富度和功能离散度二次熵指数)显著降低。结果表明,固沙植被演替过程中,环境过滤发挥着主要作用,并推动着群落适应性策略的转变,固沙植被物种多样性虽有所提高,但各物种呈现趋同适应,功能多样性降低,植物对资源的利用率并未增加。因此,尽管目前的固沙植被经过二十余年的恢复,盖度显著提高,土壤质量有所改善,但尚未恢复至功能多样、结构稳定的阶段,未来仍需采取严格的封禁等保护措施,为生态系统持续演替创造条件。
- 宋春阳佘维维郭焱培袁新月秦树高冯薇张宇清
-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植被恢复毛乌素沙地
- 沙蒿(Artemisia ordosica)叶面积指数的测定及模拟被引量:6
- 2014年
- 对宁夏盐池典型沙生灌木沙蒿(Artemisia ordosica)生长季内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动态进行了直接法(异速生长方程法)与间接法(Li-2000冠层分析仪法)相结合的定期观测,探索了利用直接法对间接法测得的有效叶面积指数(effective leaf area index,LAI e)进行校准的方法;并揭示了沙蒿真实叶面积指数(actual leaf area index,LAI a)与积温、光合有效辐射反射率(ρp)与短波辐射反射率(ρs)比值(ρp/ρs)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变量(株高、冠幅)异速生长方程对单株叶面积的拟合优度高于单变量(冠幅)方程,且7、8月拟合优度最高;LAI e与LAI a随时间均呈单峰型变化,7月初到9月中旬为冠层生长的稳定期,LAI e和LAI a稳定期均值分别为1.15和0.31 m2·m-2;整个生长季内,LAI e>LAI a,以8月底为分隔点,LAI e与LAI a呈现不同的线性关系;LAI e与LAI a的季节动态不受当年土壤含水量和降水量变化的影响;LAI a处于上升期和稳定期时,随积温呈明显的先上升后稳定的变化;LAI a随ρp/ρs的增大呈指数下降变化。研究结果将增进对沙蒿群落LAI动态及其机制的了解,为快速、准确地获取LAI提供方法参考,为遥感反演和生态系统建模提供数据支持。
- 唐思凌贾昕郭建斌陈志豪查天山秦树高杨林
-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积温
- 输沙铁路路基
-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沙铁路路基,其包括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地基,以及位于地基和基床底层之间的路堤本体,该路堤本体内部设有沿路基横断面走向的输沙洞。该输沙洞包括进口段、集风段、输沙段及出口段。该输沙铁路路基利用空气动力将路堤迎...
- 张宇清张举涛秦树高吴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