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克懿

作品数:54 被引量:566H指数:1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语言文字
  • 11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艺术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语言
  • 9篇修辞
  • 6篇互文
  • 6篇话语
  • 5篇修辞学
  • 5篇叙事
  • 5篇样板戏
  • 5篇文本
  • 5篇汉语
  • 4篇新闻
  • 4篇学科
  • 4篇语篇
  • 4篇语体
  • 4篇官场
  • 3篇新闻语体
  • 3篇小说
  • 3篇互文性
  • 2篇新论
  • 2篇心理
  • 2篇学术

机构

  • 53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南宁地区教育...
  • 1篇闽南师范大学
  • 1篇巴黎第七大学

作者

  • 53篇祝克懿
  • 3篇蒋勇
  • 3篇殷祯岑
  • 2篇盛若菁
  • 1篇梁艳
  • 1篇黄蓓
  • 1篇张燕春
  • 1篇蒋勇
  • 1篇宋姝锦
  • 1篇霍四通
  • 1篇朱莉娅·克里...

传媒

  • 12篇当代修辞学
  • 5篇修辞学习
  • 4篇复旦学报(社...
  • 3篇汉语学习
  • 3篇信阳师范学院...
  • 3篇天津外国语大...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外语学刊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当代语言学
  • 1篇毛泽东思想研...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辞书研究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中国外语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闻语体的交融功能被引量:32
2005年
新闻信息大众传播的目的性和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新闻语体功能交融的必然性。这种交融贯穿了自有文字以来的全部语体发展史,并且以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需求为发展的外部动因,以语体体系自身建构的需要为原动力。交融是语体功能分化的结果,是交际功能表现的诉求,是认知理解的策略。论文着重讨论了新闻语体交融功能的必然性和语体交融的基本类型。
祝克懿
关键词:新闻语体必然性
“样板戏”话语对传统戏曲话语的传承与偏离被引量:9
2003年
以今天的学术眼光来观照“样板戏”话语 ,可以看出“样板戏”话语既是打上了深重“文革”时代烙印 ,负载政治理念的独特话语 ,也是在传统戏曲话语体制的基础上生成 ,对传统戏曲话语精髓有所传承有所偏离的戏曲话语。戏曲话语本质上是一种有戏剧性的诗 ,所以话语富蕴诗情 ,形成了其特有的诗化特征。言情是一个形象甚而一个剧本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是戏曲形象的整体性特征。文章从“样板戏”
祝克懿
关键词:诗化特征传承
基于互文机制的修辞构词例谈被引量:1
2025年
本文从修辞创新思维出发,在互文空间中探索当代修辞构词形态的衍化路径,推导在汉英对话语境中,由于网络技术的支持,汉语修辞构词呈现的动态多元发展态势:一方面,利用传统意义上的修辞手段构词精彩纷呈;一方面,派生式构词规模化发展,部分复合式构词有向派生式构词衍化的倾向性,修辞主体于创新思维、语言感知、选择性注意、记忆加工等方面具有与时俱进的认知能力。文章以“X+力”构词模式作为典型案例,通过描写其内外结构语义关系,探究修辞主体如何适情切境、整合修辞意义并建构修辞构词知识体系,以归结当代修辞构词注重创新意识、经济原则、空间关系和智慧生成的结构功能表征。
祝克懿闪洪
《修辞学发凡》“零度”修辞观的认知阐释
2025年
“零度”修辞在不同的学术体系中有着不同的认知解读。陈望道的现代修辞学奠基作《修辞学发凡》学术体系中的“零度”修辞为其修辞学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在阐释修辞与题旨情境、修辞学两大分野重要概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修辞学发凡》“零度”修辞观的重要性、可能性与科学性,讨论了“连续统”的概念意义、“零度”修辞的连续统功能和连续统理论的认知理据。本文认为,“零度”修辞观拓展了修辞学研究的范围,具有将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整合成一个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连续统的功能,解决了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性质等重大修辞学理论问题。
盛若菁祝克懿
关键词:《修辞学发凡》连续统
论“样板戏”话语中僵化雷同的模式话语被引量:5
2002年
戏剧人物语言个性化 ,是戏剧艺术第一位的特征 ,而“样板戏”中的人物话语却忽略了人物鲜活的个性 ,过度追求阶级共性 ,使得人物话语表达公式化、浅表化、单调化 ,形成了一套僵化雷同的模式话语。“关怀模式话语”、“誓言模式话语”
祝克懿
关键词:语言样板戏戏剧
论语用学与修辞学中的语境因素被引量:4
2000年
张燕春祝克懿
关键词:修辞学语境因素语用分析会话含义理论语境条件
论隐语及其下位类型被引量:7
2003年
在印欧语中,隐语、黑话、暗语、行话有着大致相当的内涵和外延。而在汉语中,它们不是属于同一层级的概念,汉语的隐语是上位类型,黑话、暗语、行话等是以隐秘性为特征,以社会交际需要和人类思维进化为前提,从古已有之的谜语发展出来的下位类型。
祝克懿
关键词:隐语汉语
互动•多元——跨世纪学术研究的主体思维被引量:9
2021年
在全球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热潮中,跨越20世纪和21世纪的互动•多元学科理念正以越来越强大的态势向我们走来,逐渐形成学术研究的一种主体思维,并在多个学科领域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科学阐释力。互动•多元作为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现象的一个理论范畴,包含了“互动”和“多元”两个核心概念。在言语交际中,两个术语相辅相成,互动共生为一种关系结构体、意义结构体。交际的动态作为必备条件催生多样化的语言形态,多元形态则为顺应动态交际生成的必然结果。这种概念意义一旦完成从相应理论范畴中静态、单一形态向互动、多元形态的认知转化,即内化、积淀为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思维特征,升华为具有学科普适性和哲学意义的方法论。
祝克懿
关键词:主体思维思维现象语言形态学科理念学术研究
新官场小说《边界》主人公叙事的可靠性分析
2013年
借鉴小说修辞学理论、叙事学理论探讨新官场小说《边界》主人公———政府官员王希圣在事实轴和伦理轴上叙事的可靠性。王希圣在事实轴上的可靠叙事使得他的话语具备了权威性,在伦理轴上叙事的不完全可靠则与他脱离险境后的表现形成对比,话语欲求的巨大反差使得小说叙事产生了张力,充分展示了叙事话语塑造人物形象、考问官场政治的社会功能。
梁艳祝克懿
关键词:新官场小说主人公叙事可靠性
文本解读范式探析被引量:35
2014年
库恩的科学革命是实质上的范式革命。库恩考察科学革命史的一个重大发现是科学革命的发生发展都由科学共同体实施范式转换来完成。库恩在此认知基础上概括出一种以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为归趋的学科范式理论。本文首先从学科范式出发讨论了库恩范式理论核心的有机构成:科学革命范式、科学共同体、常规科学、范式转换理论,探索以文本解读为路径,由问题意识启动、思维模式转换形成的文本范式理论。文章根据解读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在复旦大学的系列讲座第二讲"互文性理论与文本运用"的目的,从对话范式、读者范式视角解读了对象文本蕴含的多样性意义,挖掘了范式理论与互文性理论向度的同一性和系统思维,揭示了前范式和后范式间传承与创新关系体现的学科发展规律。
祝克懿
关键词:学科范式范式转换文本解读对话范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