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昱婵
- 作品数:17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应用MSK试剂盒-质谱法直接鉴定阳性血培养标本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评估应用MALDI Sepsityper^(TM)Kit与MicroflexTMLT型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SK试剂盒-质谱法)直接鉴定阳性血培养标本中微生物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 2014年3—8月,应用MSK试剂盒-质谱法和传统血培养鉴定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阳性血培养标本中微生物进行鉴定。若两者鉴定结果不符,则用基因测序法予以确认。结果 491例阳性血培养标本中,462例为单种菌,29例为复数菌,共包括30个属和64个种。应用MSK试剂盒-质谱法直接鉴定血培养标本中单种菌的种、属水平符合率分别为72.5%(335/462)、76.0%(351/462)。其中革兰阴性菌的种、属水平符合率分别为75.4%(132/175)、77.7%(136/175);革兰阳性菌的种、属水平符合率分别为70.9%(178/251)、74.9%(188/251);念珠菌的种、属水平符合率均为75.0%(27/36)。复数菌血培养标本中鉴定出1种、2种细菌的种水平符合率分别为55.2%(16/29)、20.7%(6/29)。应用MSK试剂盒-质谱法直接鉴定血流感染中临床常见菌的属水平符合率达74.2%~96.9%,鉴定时间仅需40 min/样本。结论应用MSK试剂盒-质谱法能准确和快速地鉴定血流感染常见菌,从而缩短血流感染诊断时间,为临床上快速、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 李媛睿俞静刘婧娴陈峰皇甫昱婵陶晓勤刘瑛
- 关键词:MALDI血培养
- 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血浆磷脂酰乙醇胺水平与结直肠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wo-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TSMR)方法,以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评估血浆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水平与结直肠腺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PE与结直肠癌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数据分别来自布里斯托大学MRC综合流行病学小组(The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Integrative Epidemiology Unit,MRC-IEU)和芬兰生物银行。对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所有汇总数据进行二次数据分析,选择与PE密切关联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采用4种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包括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variance weighted,IVW)、孟德尔随机化Egger回归法(Mendelian randomization-Egger,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法(weighted median,WME)和加权众数法(weighted mode,WM)分析评估因果效应。IVW作为主要统计方法,MR-Egger、WME和WM作为辅助方法。采用MR-Egger回归截距和MR-PRESSO检验评估水平多效性全局检验是否违反MR假设。Cochran′s Q检验用于评估异质性。结果·筛选出10个工具变量,Steiger检验显示全部PE相关SNP对结直肠癌因果关系方向一致。10个SNP中rs102275和rs9393903位点与结直肠癌风险正相关,关联度分别为0.45(P=8.01×10^(-5))和0.82(P=2.31×10^(-2))。4种MR分析的结果一致,均显示血浆PE水平与结直肠腺癌的发病风险存在正向关联。IVW中OR为1.36,95%CI 1.17~1.59,P=7.24×10^(-5);MR-Egger回归OR为1.44,95%CI 0.97~2.14,P=1.12×10^(-1);WME中OR为1.33,95%CI 1.07~1.65,P=8.81×10^(-3);WM中OR为1.41,95%CI 1.12~1.77,P=1.70×10^(-2)。Cochran′s Q检验结果显示10个SNP对结直肠腺癌估计值无异质性。MR-Egger回归截距和MR-PRESSO检验表明全部SNP无水平多效性。采用留一法在剔除任一个SNP后,总体置信区间重叠,表明结果对单个SNP不敏感,具有较高的稳健性。结论·血浆PE水平与结直肠腺�
- 徐苓皇甫昱婵沈立松马妍慧
- 关键词:结直肠腺癌磷脂酰乙醇胺因果关联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 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和控制其生物被膜形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感染患者分离到的101株鲍曼不动杆菌,利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其生物被膜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形成能力;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联合纸片扩散法对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药敏)试验;用PCR技术检测菌株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bap、abaI、bfmS、csuAB、csuA、csuC、csuD、csuE、cpaA、ompA)的携带情况。结果:在25℃条件下,101株鲍曼不动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阳性率(93.1%)比35℃时(60.4%)高(P<0.05);临床分离株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率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间存在一定关系(P<0.05),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为强阳性(++)的菌株对上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低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为阳性(+)或阴性(-)的菌株的耐药率,但是耐药率并不是随着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增强而降低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为阳性(+)的菌株的耐药率反而高于形成能力为阴性(-)的菌株。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强弱与其是否携带以上10种相关基因间并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培养温度有关,与培养温度35℃相比,25℃条件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高,亦与氨苄西林/舒巴坦及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率间存在某种关联,但其与是否携带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bap、abaI等)无关。
- 皇甫昱婵刁文晶俞静刘瑛沈立松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
- 源自皮肤分泌物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对分离自皮肤分泌物标本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初步探讨并分析这些毒力因子的分布与相应的皮肤病种类及患者年龄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新华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2010年12月至2012年4月从皮肤科患者的皮肤分泌物标本分离得到的100株不重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这100株细菌的eta、etb、sea、seb、sec、seh、pvl和tst这8种毒力基因,并对其进行基因测序。结果:sec、seb、seh、sea、eta、tst、pvl、etb基因检出率依次为16%、15%、14%、12%、3%、2%、2%、1%。其中分离自特应性皮炎患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毒力基因eta、sea、seb、sec、seh和pvl,分离自银屑病患者的菌株检出毒力基因seb、sec和tst,分离自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的菌株检出毒力基因eta、etb、sea、seb、sec和pvl,分离自湿疹患者的菌株检出毒力基因sea、seb、sec和seh,而分离自天疱疮及类天疱疮患者的菌株仅检出毒力基因sec。结论:分离自皮肤病分泌物标本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各毒力基因的分布与相应的皮肤病种类及患者年龄间有一定相关性。
- 王娟娟皇甫昱婵陶晓勤俞静刘瑛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皮肤病
- 结直肠癌组织高表达IL-35对Th1和Th17可塑性的作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的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35对辅助性T细胞1(Th1)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可塑性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结直肠癌患者90例(结直肠癌组)和健康体检者28名(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直肠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h1百分比(Th1%)和Th17百分比(Th17%)。基于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γ-干扰素(IFN-γ)和IL-17A高表达对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和预后不良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2 cm)中IL-35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IL-35水平。采用体外诱导Th1分化实验观察IL-35对Th1分泌IL-17A和IFN-γ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直肠癌组Th1%显著降低(P=0.019),Th17%显著升高(P<0.001)。结直肠癌组Th1%与Th17%的r2值(0.393 4)与正常对照组(0.041 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基于KaplanMeierPlotter数据库的分析结果显示,IFN-γmRNA低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缩短的危险因素[风险比(HR)=0.74,95%可信区间(CI)为0.58~0.94,P=0.013],IL-17A mRNA高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缩短的危险因素(HR=1.26,95%CI为1.02~1.59,P=0.020)。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IL-35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Ⅰ~Ⅱ期(早期)和Ⅲ~Ⅳ期(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L-35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体外诱导Th1分化实验结果显示,IL-35可降低Th1中IFN-γ表达,提高IL-17A表达。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h1和Th17呈异常变化,且IL-35表达增加。高表达的IL-35可降低Th1中IFN-γ表达,提高IL-17A表达。
- 许耘川皇甫昱婵马妍慧
- 关键词:结直肠癌辅助性T细胞17
- 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相关基因的研究
- 皇甫昱婵俞静刘瑛
- 比较 Bruker Microflex MALDI-TOF MS和 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分析系统对酵母菌的鉴定能力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比较Bruker Microflex MALDI-TOF MS和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酵母菌的鉴定能力。方法回顾性研究。利用 Bruker Microflex MALDI-TOF MS 和 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同时对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标本分离得到的742株酵母菌进行鉴定,结果不符菌株用基因测序予以确证。结果 Bruker Microflex MALDI-TOF MS和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699株念珠菌的种鉴定符合率分别为100%(699/699)和99.6%(696/699),对43株酵母样菌的种鉴定符合率分别为90.7%(39/43)和79.1%(34/43)。这2种仪器均未鉴定出马尔尼菲青霉菌,但本研究利用MALDI-TOF MS技术建立了马尔尼菲青霉菌的蛋白质图谱。结论 Bruker Microflex MALDI-TOF MS对酵母菌的鉴定率高于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且操作快速简便,成本低廉,准确率高,可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见酵母菌的常规鉴定。(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382-386)
- 刘瑛俞静陈峰刘婧娴皇甫昱婵沈立松
- 关键词:酵母菌念珠菌属
- 一种同时检测多种样本中精胺、亚精胺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时检测多种样本中精胺、亚精胺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可用于同时检测血浆、全血样本、血清样本中的精胺和亚精胺,其特征在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其中,样本萃取的蛋白沉淀试剂选自含酸的溶液;液相...
- 马妍慧刘毅沈立松陈惠皇甫昱婵
- 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快速鉴定结果的阳性血培养中常见细菌直接药物敏感性试验的评估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 :为有效缩短阳性血培养中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药敏)试验的报告周转时间,探讨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直接鉴定结果的基础上,对阳性血培养中的常见细菌直接进行药敏试验的可行性。方法:应用MALDI-TOF MS直接鉴定阳性血培养中的细菌,对其中能够准确鉴定的常见细菌直接进行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K-B法)和自动微量稀释测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法药敏试验(直接药敏试验)。同时,将血培养阳性细菌按常规操作流程转种至合适的培养基,培养过夜后获得的纯菌落再进行K-B法和MIC法常规药敏试验。将直接药敏试验结果与常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比对。结果:以常规药敏试验结果为标准,革兰阳性球菌的K-B法和MIC法直接药敏试验结果与之符合率分别为98.5%和98.4%,小误差率均为0.9%,大误差率分别为0.6%和0.7%;革兰阴性杆菌的K-B法和MIC法直接药敏试验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7.8%和98.1%,小误差率分别为1.4%和1.1%,大误差率分别为0.8%和0.9%。以血培养阳性报警为起始时间,阳性血培养中细菌直接药敏试验的报告周转时间约为24 h,而常规药敏试验的报告周转时间约需48 h。结论:阳性血培养中常见细菌的直接药敏试验结果与常规药敏试验结果高度相符,且直接药敏试验的报告周转时间可提前至24 h。因此,结合MALDI-TOF MS快速鉴定的结果,对阳性血培养中的常见细菌直接进行药敏试验可在临床微生物室中推广应用,为临床及时、合理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李媛睿陈峰皇甫昱婵俞静刘瑛
- 关键词:血培养细菌最小抑菌浓度
- 源自皮肤分泌物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研究
- 目的:对分离自皮肤科患者分泌物标本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初步探讨并分析皮肤病种类与毒力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新华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2010年12月至2012年4月从皮肤科病人分泌物标本分离的100株不重...
- 王娟娟皇甫昱婵俞静刘瑛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科毒力基因皮肤分泌物毒力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