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聚群
- 作品数:25 被引量:91H指数:8
- 供职机构:国防科技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卫星细胞与骨骼肌损伤后的治疗被引量:1
- 2012年
- 以骨骼肌损伤后修复再生的生物力学特征为基础,阐述了在治疗与康复的过程中应遵守的几个基本原则。损伤后的修复再生活动是身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愈合能力,治疗与康复的重点在于创造条件使身体的恢复程序能够充分正确地表达出来。
- 田聚群李家仿李铁钢
- 关键词:康复训练卫星细胞慢性损伤骨骼肌
- 性行为、盆底肌肉与慢性盆腔疼痛被引量:15
- 2013年
- 较高的盆底肌肉功能水平意味着个体具备较强的性能力发展潜力,科学的训练可以提高相关盆底肌肉功能从而使个体的性能力得到增强,那些可以使运动员运动成绩提高的训练方法都可以用来提高个体的盆底肌肉功能水平。个体的性行为频率过多将会使相关的盆底肌肉发生损伤。出口梗阻性便秘、盆底松弛综合征、耻骨直肠肌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等疾病的发生可能与盆底肌肉慢性损伤有关。
- 田聚群
- 关键词:盆底肌肉锻炼性功能障碍
- 单障碍教学法与多障碍教学法被引量:1
- 2013年
- 从单障碍教学法与多障碍教学法的概念入手,分别论述了两种教学法的适用范围及其在渡海登岛400米障碍与400米障碍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场地、教学时间与教学人数等因素,灵活运用单障碍教学法与多障碍教学法。
- 田聚群李家仿郭琪
-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实验
- 自慰、阴道-阴茎性行为、无性生活与快乐模型
- 2014年
- 根据骨骼肌的性质,性行为频率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损伤频率;依赖频率;自由频率;零频率。从产生的性行为渴望完全消失的角度分析,选择依赖频率、自由频率和零频率的人拥有同样的生存状态,选择有性生活和无性生活的人拥有同样的生存状态。从骨骼肌依赖性质和快乐模型的角度分析,自慰和阴道-阴茎性行为是并列关系。
- 田聚群
- 关键词:性交频率手淫性心理性高潮
- 运动依赖与性行为依赖被引量:11
- 2012年
- 从运动依赖与性行为依赖的概念与表现症状入手,发现运动依赖与性行为依赖具有相同的形成机制。分析表明,性行为是一项特殊的运动项目,我们可以把对运动项目的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对性行为的研究上。性行为渴望的形成表明,个体产生的性行为渴望是后天培养的,而不是先天形成的。性行为频率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个体在初始阶段进行性行为时的时间间隔。应该根据性行为依赖的形成机制,科学合理地调整性行为依赖程度。
- 田聚群
- 关键词:性本能
- 爱情、性行为、痛苦与快乐模型被引量:8
- 2013年
- 根据神经系统在学习、记忆和遗忘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和心理感觉,构建了一个快乐模型。在快乐模型中,作者把自由、快乐、幸福和痛苦等心理感觉统一到一个数学公式中,并且提出了神经依赖和痛苦的阶段性消失特征。根据建立的快乐模型,分析了爱情文化和性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最后指出:爱情文化和性文化是快乐模型的两个应用案例,并且给出了可能会产生自由爱情的四个基本条件。
- 田聚群
- 关键词:长时记忆遗忘
- 骨骼肌适应机制与运动训练周期理论被引量:5
- 2011年
- 通过阐述骨骼肌损伤后修复再生的生物学机制,根据受损肌肉获得张力过程的阶段性特征,描述了在一个完整的运动训练过程中机体内所产生的各种变化。将训练周期划分为静止期、增长期、稳定期和调整期更直观合理;骨骼肌适应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征是训练周期划分的主要依据。
- 田聚群王童王晓飞李赞
- 关键词:卫星细胞骨骼肌损伤
- 骨骼肌适应机制与运动依赖被引量:1
- 2013年
- 因为骨骼肌具有肌肉依赖性质,当试图改变已经适应了的运动负荷时,个体将会体验到身体心理不适的感觉。骨骼肌的肌肉依赖性质正是运动以来的形成机制。具有运动习惯的人突然中止运动时身体会发生明显的不适感觉,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在开始参加大负荷运动时身体同样会产生明显的不适感觉,在研究运动依赖问题时它们都应该成为被关注的对象。
- 田聚群罗汉礼强政
- 关键词:骨骼肌
- 自由、幸福与快乐模型被引量:8
- 2013年
- 根据神经系统在学习、记忆和遗忘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和心理感觉,构建了一个快乐模型。根据快乐模型,提出了快乐的几个重要特征,其中包括:在持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各种快乐之间的感觉一样;在建立的新信息子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想象一件事情和真实做一件事情效果一样。达到自由的可能方法是:具有长时间独处的能力;坚持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原则;做好正在进行的事情有可能随时被中断的心理准备。
- 田聚群
- 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物学基础与阶段性特征被引量:10
- 2012年
- 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在突触的水平上来解释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已经成为可能。由于在重构神经环路与合成新蛋白质的过程中突触的适应性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而在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也表现出相对稳定的阶段性特征。以突触的可塑性和卫星细胞在发育中获得张力的生物力学特征为基础,将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敏感化、习惯化和自动化三个阶段。
- 田聚群邵伟王晓飞
- 关键词:突触可塑性习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