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玄玄

作品数:28 被引量:481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引智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卵巢
  • 16篇多囊
  • 16篇多囊卵巢
  • 16篇多囊卵巢综合
  • 16篇多囊卵巢综合...
  • 16篇综合征
  • 16篇卵巢综合征
  • 7篇激素
  • 6篇多囊卵巢综合...
  • 5篇甲状腺
  • 4篇代谢
  • 4篇性功能障碍
  • 4篇女性
  • 4篇女性性功能
  • 4篇子宫
  • 3篇性激素
  • 3篇妊娠
  • 3篇杀伤
  • 3篇杀伤细胞
  • 3篇自然杀伤

机构

  • 2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4篇图宾根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妇幼保健...
  • 1篇海德堡大学
  • 1篇波恩大学
  • 1篇北京市通州区...

作者

  • 28篇田玄玄
  • 25篇阮祥燕
  • 7篇金婧
  • 6篇武红琴
  • 6篇卢永军
  • 6篇赵越
  • 5篇张颖
  • 5篇杜娟
  • 4篇崔亚美
  • 4篇甄洁
  • 4篇刘玉兰
  • 3篇翁静
  • 3篇殷冬梅
  • 3篇张俊丽
  • 2篇杨树琳
  • 2篇王娟
  • 2篇华琳
  • 2篇闫丹
  • 2篇柳顺玉
  • 2篇李扬璐

传媒

  • 18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或联合奥利司他对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恢复率及代谢指标比较
202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屈螺酮炔雌醇片(ethinylestradiol/drospirenone,EE/DRSP)联合奥利司他与单用EE/DRSP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排卵恢复率及代谢指标比较。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根据2004年国际鹿特丹标准,于2020年10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招募了180例20~40岁的超重/肥胖PCOS患者,研究对象按1∶2的比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其中60例患者单独应用EE/DRSP治疗(EE 20μg,DRSP 3 mg),120例患者接受EE/DRSP联合奥利司他治疗(360 mg/d)。研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周测量患者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实验室检测项目包括: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雄激素指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总睾酮、游离睾酮。治疗12周后停药观察自然排卵情况。结果通过12周治疗后,EE/DRSP联合奥利司他组的排卵率达到70.8%,而单独使用EE/DRSP组的自然排卵率仅为35%,表明EE/DRSP联合奥利司他治疗后排卵率显著增加。治疗12周后两组均显示总睾酮、游离睾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显著下降(P均<0.05),EE/DRSP联合奥利司他组体质量指数、腰围、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幅度大于单用EE/DRSP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显示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浓度显著升高(P均<0.05),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无显著变化(P均>0.05)。结论12周治疗后,EE/DRSP联合奥利司他能显著提高PCOS患者的排卵率,并在降低雄激素水平、体质量、胰岛素抵抗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优于单用EE/DRSP方案。
蒋玲玲阮祥燕李妍秋张明珍王泽铖金婧田玄玄柳岸鸣Alfred O.Mueck
关键词:屈螺酮炔雌醇片代谢奥利司他肥胖
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肥胖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就诊的PCOS肥胖患者进行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0例。两组均使用孕激素调理月经3个月,试验组进行个体化饮食、运动和行为综合生活方式干预,专人随访和体质量管理。对照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减重的常规诊疗宣教。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量表及简易健康状况检查(12-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12)量表评估参与者的性功能及生活质量。收集可能影响性功能的临床资料并测定性激素水平,包括人体测量指标、血清雌二醇、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总睾酮、生物活性睾酮和硫酸脱氢表雄酮。结果干预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体质量指数、腰围、体脂率、胰岛素抵抗指数、总睾酮、生物活性睾酮和硫酸脱氢表雄酮显著降低(P<0.05),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01)。试验组SF-12心理健康领域得分以及FSFI总分、性欲、性高潮和性满意得分均显著增高(P<0.05),而SF-12生理健康领域得分及性唤起、阴道润滑和性交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更好改善PCOS肥胖患者的性功能及心理健康。
田玄玄阮祥燕赵越金婧柳顺玉蒋玲玲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生活方式干预个体化肥胖性功能障碍
卵泡囊肿合并月经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
2025年
目的探讨卵泡囊肿合并月经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卵泡囊肿合并月经异常患者共178例,年龄23~53岁,平均(38.62±6.35)岁。并根据年龄分为3组:组1(21~30岁)共27例,组2(31~40岁)共77例,组3(>40岁)共74例。记录研究对象的年龄、月经情况,测量其身高、体质量,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o)、总睾酮(total testosterone,TT)、催乳素(prolactin,PRL)、抗米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同时检测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测量卵泡囊肿的大小及子宫内膜的厚度。对卵泡囊肿合并月经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描述,并比较3组之间的各项指标。结果(1)61例(34.3%)患者主诉停经或闭经、117例(65.7%)患者主诉异常子宫出血、13例(7.3%)患者因异常子宫出血导致贫血,所有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2)124例(69.7%)患者卵泡囊肿在1个月内消失,176例(98.9%)患者卵泡囊肿在2个月内消失,178例(100%)患者卵泡囊肿在3个月内消失。177例(99.4%)患者卵泡囊肿直径小于5 cm,仅1例(0.6%)患者卵泡囊肿直径≥5 cm。(3)卵泡囊肿合并月经异常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的总体患病率为82.0%(146/178),<40岁的患者DOR的患病率为70.2%。组1、组2、组3的DOR患病率分别为37.0%(10/27),81.8%(63/77)及98.6%(73/74)。随年龄增长,DOR患病率逐渐增加。(4)组1、组2、组3 AMH的中位数分别为1.55 ng/mL、0.51 ng/mL、0.15 ng/mL;组3的FSH高于组1和组2(adjusted P<0.05),AMH浓度低于组1和组2(adjusted P<0.05);组2的AMH浓度低于组1(adjusted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卵泡囊肿合并月经异常的患者推荐药物治疗,而不仅仅是期待治疗;卵泡囊肿合并月经异常患者DOR的患�
金婧阮祥燕华琳程姣姣赵越田玄玄
关键词:卵泡囊肿月经异常异常子宫出血性激素
孕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妇女甲状腺自身免疫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女性甲状腺自身免疫(thyroid autoimmunity,TAI)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门诊规律产检、孕前未确诊甲状腺疾病、孕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产妇508例,收集患者基线特征、孕早期(孕6~10周)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TSH)、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TPOAb)浓度,孕24~28周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结果,根据OGTT结果分为GDM组(n=169)和非GDM组(n=339),对两组TAI阳性发生率、一般情况、甲状腺功能指标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的发生因素。结果GDM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前肥胖者均显著高于非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DM组年龄超过30岁孕妇比例显著高于非GDM组(59.17%vs 6.79%,χ^(2)=168.667,P<0.001)。孕前肥胖(BMI≥28 kg/m^(2))产妇在GDM组中占比为24.26%,显著高于非GDM组的8.26%(χ^(2)=24.599,P<0.001)。GDM组中TAI发生率54.44%,非GDM组TAI的发生率为15.9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65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超过30岁及孕前肥胖使TAI产妇GDM发生风险增加6.08倍(OR=6.08,95%CI:3.61~10.25,P<0.001)。结论早期甲功正常女性中,随诊年龄增大(尤其超过30岁)、孕前BMI增高(尤其肥胖者)、孕前TAI者,孕期发生GDM的风险显著增加,未来旨在探究甲状腺功能正常的TAI女性发生GDM的预防策略,以期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赵越阮祥燕邹丽颖马郡王月姣田玄玄金婧
关键词:甲状腺自身免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妊娠期糖尿病游离甲状腺素孕早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和预测指标被引量:81
2015年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各组分的发病情况,评估MS各组分对预测PCOS患者合并MS的预测能力。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被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收集人体测量学指标、基础内分泌指标和血糖血脂等生物化学指标,评估PCOS患者MS及其各组分的发病情况,筛选对PCOS患者发生MS高风险的预测指标。结果 ① 180例PCOS患者MS的患病率为43.89%;②不同年龄段的患病率分别为17-24岁32.14%、25-29岁39.53%、30-34岁50%、35-39岁80%;正常体质量、超质量、肥胖、重度肥胖的患病率非别为10.00%、51.16%、69.57%、85.71%;③合并有MS的PCOS患者的年龄和体质量指数均高于非MS的PCOS患者(29.16±3.85 vs 27.47±3.81,P=0.004;31.44±4.89 vs 24.29±4.87,P=0.000),两组患者的血总睾酮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 PCOS患者发生MS最好的预测指标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9 mmol/L(敏感度为91.14%,特异度为88.12%)。结论 PCOS患者是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高风险人群,年龄和肥胖情况是决定不同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关键因素。通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以较好的评估PCOS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武红琴阮祥燕卢永军田玄玄张颖崔亚美赵越杜娟李扬璐Diethelm WallwienerAlfred O.Mueck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患病率
不同亚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特征的研究被引量:63
2015年
目的基于鹿特丹标准,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最新指南推荐,探讨不同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临床、内分泌代谢等相关指标特征,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募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PCOS患者647例,测定人体学指标、性激素及血脂、血糖、胰岛素及阴道B超等,依据NIH指南推荐将其四型分为4组:A组409例〔O+HA+P:无排卵或稀发排卵(oligo-ovulation,O),雄激素水平升高的临床和(或)生化表现(hyperandrogeoism,HA),卵巢多囊样改变(polycystic ovary,P)〕;B组58例(O+HA);C组101例(HA+P);D组79例(O+P),另选同期就诊的基础体温双相的输卵管因素不孕症患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评估临床及激素代谢指标。结果 647例患者,4个亚型的患病率分别为:A组63.2%,B组9%,C组15.6%,D组12.9%,647例患者中有高雄表现或血雄激素浓度高的发生率为87.8%。A组与B组:高雄血症、腰围、胰岛素抵抗及三酰甘油均明显增高,但A组最重,B组次之。C组与A、B两组相比,临床和内分泌代谢特征温和,但与对照组相比,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均明显增高(P<0.05)。D组与对照组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臀围、Ferryman-Gallwey评分结果相似。部分特殊化指标质量浓度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基于鹿特丹诊断标准的PCOS分型方法可反映疾病的基本特征。2)高雄激素血症和/或多毛评分是区分PCOS不同亚型最主要的依据,可能是代谢障碍严重程度不同的结果。与标准组(Ⅰ型和Ⅱ型相比),正常排卵组和非高雄组可代表PCOS相对温和的表型。而非高雄组PCOS可能有不同的致病途径。因此对于不同分型PCOS患者的治疗也应该个体化。
赵越阮祥燕崔亚美李扬璐武红琴杜娟张颖田玄玄Diethelm WallwienerAlfred O.Meuck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总睾酮
北京妇产医院就诊妇女更年期症状发生率的调查研究被引量:54
2014年
目的通过对更年期妇女健康状况的调查,了解妇女在绝经后的特征。方法对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门诊的绝经后妇女进行更年期症状评分。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4名妇女完成调查,出现更年期症状的前5位症状依次为疲乏(79.38%)、失眠(76.80%)、易激惹(74.23%)、抑郁(67.01%)、心悸(67.01%),绝经后妇女为膝关节疼痛(100.00%)、阴道干燥(100.00%)、尿失禁(100.00%)、疲乏(77.68%)、失眠(75.89%)。其中性交疼痛和蚁走感的发生率低于50.00%,潮热的发生率为55.36%。对194名妇女相关性分析显示:高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值、较大年龄、文化程度低妇女更年期症状重。结论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更年期妇女的更年期症状分布不同于西方妇女的更年期症状,年龄、教育程度、FSH可能与更年期症状有相关性,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孕酮(progesterone,P)、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2)与更年期症状相关性不明显。
崔亚美阮祥燕田玄玄张颖武红琴刘玉兰甄洁Diethelm WallwienerAlfred O.Mueck
关键词:围绝经期更年期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对生活方式干预获益的认知度调查被引量:13
2023年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对生活方式干预获益的认知度及其认知度的影响因素,为提高PCOS患者个体化治疗依从性方面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62例PCOS确诊患者就其对生活方式干预获益知识的知晓情况(包括改善代谢,改善内分泌、改善妊娠状况、改善精神状况及降低远期并发症风险4个维度,总分15分)进行了调查。同时调查了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人口学特征和对PCOS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及就诊相关问题。采用知识知晓率评价PCOS患者对生活方式干预的认知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PCOS患者生活方式干预认知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34份,有效回收率89.31%。PCOS患者对生活方式干预获益的认知度平均(6.08±4.25)分,总体知晓率40.53%。4个维度中,改善代谢的知晓率为58.33%,改善内分泌的知晓率为36.2%,改善妊娠状况的知晓率为36.75%,改善精神状况及降低远期并发症风险的知晓率为35.0%。文化程度高、收入水平高、PCOS知识了解程度高、有生活方式干预目标与知晓总分呈正相关(P<0.01),而BMI与知晓总分呈负相关(P=0.022)。结论PCOS患者对生活方式干预获益的认知度处于低水平。医护人员需要加强PCOS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认知方面的教育,并制定个体化干预治疗目标。
田玄玄阮祥燕金婧王娟程姣姣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生活方式干预认知度
亚临床甲减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的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特征。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200例PCOS患者分为两组:41例合并亚临床甲减的研究组(SCH-PCOS组)和159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对照组(EU-PCOS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性激素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血脂参数。结果 SCH-PCOS组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大于EU-PC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参数轻度异常,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合并SCH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PCOS患者存在更严重的肥胖及胰岛素抵抗。
殷冬梅阮祥燕田玄玄卢永军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脂代谢
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性功能与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性功能与性激素及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19年1~12月就诊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内分泌科的PCOS患者,使用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评估性功能;测量其基本体质指标并测定基础血清性激素水平,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总睾酮(TT)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检测甲状腺功能,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激素(TT4)、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水平。分析基本体质指标、性激素水平及甲状腺功能指标与FSF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共有234例PCOS女性纳入统计分析,FSFI总分平均值为(24.21±2.93),79.06%的患者被认为有性功能障碍高风险(cut-off值26.55)。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BMI、腰围、腰臀比与FSFI得分呈负相关(P<0.05);总睾酮与性满意度得分呈负相关(r=-0.213,P=0.041),游离雄激素指数(FAI)与性高潮得分呈正相关(r=0.167,P=0.035);TSH与性欲及阴道润滑得分呈负相关(分别为r=-0.162,P=0.032;r=-0.185,P=0.017),FT4与FSFI总分呈正相关(r=0.223,P=0.031)。其余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及SHBG、PRL与FSFI得分之间未显示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PCOS患者的性功能与雄激素水平及甲状腺功能有关,临床诊疗中对PCOS患者的高雄激素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应予以重视和管理。
田玄玄阮祥燕杜娟鞠蕊程姣姣
关键词:女性性功能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激素甲状腺功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