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才
- 作品数:35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王邦才运用内治法治疗外科疾病医案3则
- 2024年
- 王邦才教授为浙江省名中医,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从国医泰斗钟一棠、全国名老中医王庆其等,熟读《伤寒论》及《黄帝内经》,对经方及时方的运用更是经验丰富,辨证思路独到。虽以内科诊疗见长,但外科杂病患者亦络绎不绝,其对慢性阑尾炎、下肢溃疡、乳腺炎等外科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临诊,获益颇多,现整理医案3则,介绍如下。
- 魏冬梅王培劼沈洁如王邦才
- 关键词:外科疾病内治法医案
- 王邦才教授基于“扶土抑木”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上皮化生临证经验被引量:1
- 2024年
- 王邦才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上皮化生临证经验丰富,认为其病位主要在胃,却与肝密切相关,肝气偏盛、横逆侮土致胃失通降,则郁热在里,进一步导致胃热阴伤、胃络受损,继而湿热瘀毒互相胶结,推动该病进展。因此王邦才教授在治疗时常围绕土、木二脏,并提出了扶土抑木、和胃降逆以治本,清热养阴、祛瘀解毒以治标的治疗准则,同时兼顾调治Hp四联疗法不良反应,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病理情况出现逆转。
- 何鹿尘林展熠徐魏钦虞舒然潘晓豪薛霖龙罗成王邦才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名医经验
- 王邦才主任医师妙用葛根临床经验拾萃被引量:2
- 2014年
- 葛根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的功效。王邦才教授运用葛根治疗疑难病经验如下:配合健脾化湿、益气升清法治疗痹证;配合升清泄浊、健脾化湿及生活饮食调摄法治疗糖尿病;配合健脾化湿、升清洁肠止泻法治疗泄泻;配合清热化湿、活血解毒、疏肝理脾法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并附验案举证。
- 潘东梅王邦才
- 中医药诊治急性重症胰腺炎1例实录
- 本文介绍笔者运用中医药诊治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案。
- 王邦才王培劼
- 直肠癌术后腹泻验案一则
- 2025年
- 结直肠癌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易并发腹泻。文章总结直肠癌术后腹泻验案一则的诊治经过。王师辨病辨证细致入微,随证施药,2023年7月1日至9月23日,诊治患者11次,后随访3个月,最终诸证好转,大便如常,收效甚佳,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对中医药治疗的信心也愈发增强。
- 何鹿尘王邦才
- 关键词:直肠癌术后腹泻验案
- 王邦才辨治脾瘅验案二则赏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王邦才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宁波市首批名中医,宁波市领军人才,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四十余载,善汇众医之长,突破创新,对有关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论治见解独到。笔者得幸师从之,教学相长,略悟一二,现摘王师辨治脾瘅具有代表性的验案二则,以飨同道。
- 虞尧青王邦才
- 关键词:脾瘅辨证论治医案
- 张锡纯“胃气不降”诊治特色探述被引量:6
- 2021年
- 张锡纯先生上承经典,外参西学,在经典研读、理论创新、临证治疗等方面拥有独到的见解。笔者研读张锡纯医案,因、机、症条分缕析,得见其对"胃气不降"之证的诊治特色。其确立的"升肝降胃,顾护气阴"之法,重在通降胃气,使胃气和降,则诸症随消。其立法严谨,用药变通灵活,调节升降,寓补于通,对于胃气不降的证治,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毛天成王邦才
- 关键词:胃气不降
- 王邦才从五脏论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症经验介绍
- 2024年
- 介绍王邦才教授从五脏论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症的临床经验。王邦才教授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状,如咳嗽、胸闷、头痛、疲劳、低热不退、焦虑抑郁等,其重要病机是“虚处留邪,五脏受累”。治则为扶正祛邪,从五脏肺、心、脾、肝、肾辨证,扶正当据所伤脏腑气血阴阳的亏损程度,或益气养阴,或温阳补虚,或气血双补;祛邪当据留邪的性质,或祛风散寒,或清热化痰,或化湿解毒,或解毒和营。
- 赵梦雪周艳杰徐魏钦林展熠何鹿臣虞舒然王邦才
- 关键词:后遗症五脏论治
- 王邦才诊治痿痱验案举隅
- 2024年
- 王邦才临床擅治疑难杂病,辨证准确,用药精准。文章所举急性痿证案,先用温经通脉,散寒祛湿,调畅气机法;继以温经通脉,疏肝养血而取效;风痱案,辨为肝肾亏虚,督脉不通,肝风夹痰热上扰;治疗以滋补肝肾,平肝息风,通络化痰,标本兼治缓图收功。文章通过两则验案,分享王邦才临床诊治痿痱经验,体现其治疗急性病辨证准确,用药稳、准、狠,胆大心细。
- 王培劼王邦才
- 关键词:风痱医案颤证疑难杂病
- 从“阳微阴弦”论治胸痹心痛被引量:24
- 2016年
- "阳微阴弦"语出《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是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本文评析阳微阴弦在胸痹中的病机纲要,从仲景"阳微阴弦"理论入手,提出温阳通脉的主要治法,并运用于临床。1论病机,着眼"阳微阴弦"《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对本病病因病机做了高度概括:"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
- 胡宁王邦才
- 关键词:胸痹阳微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