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荣帅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9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法医
  • 7篇法医毒理学
  • 4篇乙醇
  • 3篇致死
  • 3篇中毒
  • 3篇染毒
  • 3篇法医病理
  • 3篇法医病理学
  • 3篇MDMA
  • 3篇病理
  • 2篇蛋白
  • 2篇地西泮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细胞
  • 2篇致死量
  • 2篇细胞
  • 2篇联合中毒
  • 2篇肌细胞
  • 2篇核因子
  • 2篇核因子ΚB

机构

  • 11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中国政法大学
  • 3篇福州市公安局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江西省公安厅
  • 1篇武汉市公安局
  • 1篇福建省公安厅
  • 1篇湖北省警官学...
  • 1篇苏州市公安局
  • 1篇武汉生物制品...

作者

  • 11篇王荣帅
  • 8篇刘良
  • 4篇屈国强
  • 4篇刘茜
  • 3篇孙婷怡
  • 2篇任亮
  • 2篇刘鸿霞
  • 2篇庄冲
  • 2篇白英杰
  • 2篇卓荦
  • 1篇周亦武
  • 1篇徐葛林
  • 1篇明平刚
  • 1篇王月
  • 1篇王泽鋆
  • 1篇高东
  • 1篇李立平
  • 1篇王云云
  • 1篇翁义星
  • 1篇季雅琦

传媒

  • 4篇法医学杂志
  • 4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中心城区水域硅藻的分布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北京市中心城区(西城区、东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的主要河流及湖泊所含硅藻的数量及种属分布。方法采集16个主要水域2011年9月和10月的水样标本,应用破机罐法检验硅藻,全景扫描数字切片工作站(DotSlide)对水样中的硅藻种属构成及相对丰富度进行鉴定。结果共检见10种硅藻藻属,硅藻种群中小环藻属、针杆藻属、直链藻属等为优势藻属。各水域所含硅藻种类及硅藻相对丰富度有所差异:长河的优势种属为直链藻属,转河、昆玉河、陶然亭的优势种属为针杆藻属,东护城河、坝河、凉水河、永定河均为小环藻属,亮马河为舟形藻属,永定河引水渠则为菱形藻属。结论根据建立的硅藻种属及相对构成比数据库,可为溺死的法医学鉴定提供新的依据。
李立平孙婷怡刘鸿霞张海东白英杰王荣帅刘良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溺水
高坠致贯通伤死亡1例
2012年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某男,44岁,在某高速桥施工时不慎从脚手架上摔落。在送往医院救治途中死亡。
白英杰翁义星刘茜王荣帅高东刘良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创伤贯通性高坠
乙醇与镇静催眠剂联合中毒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乙醇(酒精)与镇静催眠剂在日常生活和临床治疗中使用广泛,所引起的中毒较常见。临床治疗及法医学鉴定中常遇到乙醇与镇静催眠剂联合服用引起中毒甚至致死的情况。目前,对于乙醇与镇静催眠剂联合服用的中毒,尚缺乏比较系统的介绍。本文综述了乙醇与镇静催眠剂联合服用中毒的发生率、中毒方式和途径、中毒症状、毒性协同作用的证据及机制等研究进展,以期引起法医工作者及临床医师的重视,为此类中毒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王荣帅庄冲孙婷怡屈国强刘良刘茜
关键词:法医毒理学乙醇联合中毒
钙调控蛋白与核因子κB在MDMA急性染毒心肌细胞钙失衡作用的研究
目的:  MDMA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其毒性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是法医学关注的焦点之一。吸食和滥用MDMA可引起包括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并引起心肌细胞形态学的病理性改变,如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样改变,引起猝死等,...
王荣帅
关键词:钙调控蛋白核因子ΚB急性染毒心肌细胞摇头丸
钙调控蛋白与核因子κB在急性MDMA染毒心肌细胞钙失衡中的作用机制
2025年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浓度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N-methyl-3,4-methylenedioxyamphetamine,MDMA)急性染毒后心肌细胞内钙振荡模式变化特征和差异、钙调控蛋白变化以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否参与及其对钙调控蛋白的影响,探讨MDMA致心肌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大鼠心肌细胞建立急性MDMA染毒模型,并设立对照组。MDMA染毒组分为10、100和1000μmol/L 3个浓度组,染毒1 h后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变化,测定细胞毒性及钙信号的变化特征,并检测钙调控蛋白RyR2、SERCA2a、PLN、NCX1及Cav1.2的变化。使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MDMA染毒及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 ammonium,PDTC)、蛋白质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CHE)干预后NF-κB的活性变化和核蛋白p-p65(Ser311)、PKCζ的表达变化,并观察PDTC干预后MDMA染毒对心肌细胞内钙信号的影响及钙调控蛋白RyR2、SERCA2a、PLN、NCX1和Cav1.2的变化。结果急性MDMA染毒后心肌细胞形态未见明显改变;细胞质内钙离子振荡波形呈不规则改变,振荡波幅增大,波动剧烈,频率不规则,相对光密度值波动幅度增大;心肌细胞内RyR2、SERCA2a及NCX1表达增加,Cav1.2、PLN表达下降。急性MDMA染毒可增加NF-κB活性,PDTC及CHE干预后可抑制NF-κB活性。在MDMA染毒组中,PKCζ及核蛋白p-p65(Ser311)表达均有所增加,并可被CHE抑制。PDTC干预阻断NF-κB后,染毒心肌细胞内钙振荡波幅较MDMA染毒组降低,RyR2、SERCA2a、NCX1表达下降,PLN无明显变化,而Cav1.2表达增加。结论MDMA可以导致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这一过程参与心肌毒性作用,其机制与心肌细胞内钙调控蛋白的变化有关,主要与RyR2表达增加相关;MDMA可通过PKCζ-NF-κB途径上调细胞内NF-κB活性,并作用于心肌细胞钙调控蛋白,加剧急性
王荣帅黄锶哲王云云王云云丁自娇张杰刘勇任亮任亮
关键词:法医毒理学钙稳态钙调控蛋白核因子ΚB
乙醇对小鼠口服地西泮半数致死量及早期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乙醇对地西泮半数致死量及早期代谢的影响。方法 1利用AOT425tat Pgm程序测定雌性小鼠经口灌服地西泮单独或与不同剂量乙醇联合染毒时的半数致死量;2低、中、高剂量(50、100、200mg/kg)地西泮单独或与不同剂量乙醇联合染毒,HPLC法测定染毒后15、30、60min时小鼠心血中地西泮及其主要代谢物去甲西泮、奥沙西泮血药浓度,观察染毒早期乙醇对地西泮代谢的影响。结果 1联合染毒使地西泮LD50值明显降低,且下降幅度随乙醇剂量增加而加剧;2各联合染毒组染毒15、30、60min时地西泮、奥沙西泮血药浓度较单独染毒时低;50、100mg/kg地西泮与乙醇联合染毒60min时去甲西泮浓度较单独染毒显著升高,但乙醇剂量影响不大;高剂量地西泮与低、中剂量乙醇联合染毒60min时去甲西泮浓度较单独染毒组时低。结论 1地西泮与乙醇确有毒性协同作用,联合中毒时地西泮半数致死量变化与乙醇剂量有关;2染毒早期,乙醇可使地西泮及奥沙西泮血药浓度降低,同时抑制去甲西泮的代谢,使其药浓度升高,在毒性协同效应发生中有意义。
王荣帅庄冲苏军屈国强许珊潘超刘良刘茜
关键词:法医毒理学地西泮乙醇半数致死量
MDMA心肌毒性的法医毒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是近年来在全世界,特别是亚洲地区公共娱乐场所流行性滥用的"摇头丸"的主要药物成分。MDMA主要作用于人体神经系统从而表现出各种神经系统症状。目前的实验研究发现,MDMA对人体多个系统具有毒性作用,其中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损害作用较为显著。本文就近年来针对MDMA心肌毒性机制的法医毒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信息。
卓荦刘泉刘鸿霞孙婷怡王荣帅刘良
关键词:法医毒理学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心肌毒性
乙醇与乌头碱联合染毒对大鼠心肌细胞RYR2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乙醇与乌头碱联合染毒对大鼠心室肌细胞RYR^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优化的方法进行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原代培养,设置4组实验组,分别为A、B、C、D组,即分别用1μmol/L乌头碱、5mmol/L乙醇+1μmol/L乌头碱、50mmol/L乙醇+1μmol/L乌头碱以及100mmol/L乙醇+1μmol/L乌头碱进行染毒,同时设立对照组(E组)。染毒1h后,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YR^2蛋白含量,重复实验,将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μmol/L乌头碱作用1h,使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RYR^2蛋白量增加;5mmol/L乙醇、50mmol/L乙醇分别与乌头碱联合染毒组中RYR^2蛋白表达量均较单独乌头碱染毒组低;100mmol/L乙醇-乌头碱联合染毒组RYR^2蛋白量与单独乌头碱染毒组相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乙醇-乌头碱联合染毒对RYR^2的蛋白量有明显影响,不同浓度乙醇与乌头碱联合染毒对RYR^2的影响效果不一致,低浓度乙醇能拮抗乌头碱引起的RYR^2含量增加,随着乙醇浓度逐渐升高,拮抗作用逐渐减弱,且有向协同作用转化的趋势。
杨明真黄锶哲卓荦王荣帅刘茜
关键词:法医毒理学乙醇乌头碱联合染毒
一例人狂犬病病例的病毒分离及鉴定
2014年
目的对2013年武汉市新发生的一例疑似狂犬病死亡病例的脑组织进行病毒分离及鉴定。方法采用直接荧光抗体法(DFA)和ELISA法检测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抗原;提取病毒RNA,设计12对引物,分段扩增全基因组,克隆后测序,应用DNAStar软件包中的MegAlign模块对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进行对位分析;Clustal X 1.83软件和GENEDOC软件用于序列比对;MEGA 4.1软件以Kimura two-parameter模型邻位相连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进化树(Bootstrap-l000),并与国内外疫苗株及近期湖北省及周边地区分离的代表性街毒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分离的街毒株13WH10的RABV抗原呈阳性;13WH10街毒株基因组全长11 924 bp,属基因Ⅰ型狂犬病病毒;13WH10与湖北省及周边街毒株处于同一亚群,与CTN-1疫苗株及东南亚地区的街毒株同源性较高,高于欧美国家疫苗株。结论成功对武汉市2013年新发生的一例疑似狂犬病死亡病例的脑组织进行了病毒分离及鉴定;CTN-1与RABV国内分离株同源性较高,系统进化关系较近,提示采用CTN-1疫苗株生产的狂犬病疫苗可有效预防中国狂犬病的流行。
王月任亮吴杰周亦武郑新雄解庭波黄思佳刘良王荣帅屈国强明平刚翟珑山王泽鋆霍玉奇季雅琦徐葛林严家新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同源性分析
马钱子中毒致死2例被引量:4
2014年
1案例 1.1案例1 刘某,男,41岁,被当地中医(后查证为无证行医)诊断为类风湿,并服用内含马钱子成分的中药丸剂。起初每次服药30粒(约1.95~1.97 g),因无效逐渐加量至每次110粒。首次服药后20日上午,刘某服药后突感头晕、牙紧,其妻按医嘱给刘某灌服一碗凉水,症状无缓解,21:00许欲按医嘱灌服绿豆水时发现刘某牙关紧闭、抽搐、呼吸急促,后未及时抢救死亡。
王荣帅魏广屈国强刘良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法医毒理学中毒马钱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