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珂 作品数:15 被引量:19 H指数:2 供职机构: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门诊患者投诉分析与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王艳珂多发伤的急诊抢救与护理 目的总结78例多发伤患者急救与护理的经验。方法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8例多发伤患者的救治过程。结果除12例就诊时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经抢救后住院治疗,未发生1次延误手术时机,保证了... 王艳珂关键词:多发伤 急诊 抢救 护理体会 文献传递 浅谈急诊科护患沟通方法与技巧 目的:分析沟通技巧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和处理。①急诊护患沟通的技巧;②沟通技巧在患者中的应用。结果 :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90%上升至96%;投诉由原来的平均每年5次... 王艳珂关键词:急诊 护患沟通 文献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疾病感知与行为改变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溶栓治疗后疾病感知与行为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溶栓治疗及3个月随访。采用脑卒中行为改变问卷(SBCI)评估患者行为改变情况;同时采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评估患者疾病感知情况;调查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分析不同资料特征及疾病感知水平ACI患者的SBCI评分,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溶栓治疗后疾病感知与行为改变的关系。结果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ACI患者溶栓治疗后SBCI评分低于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特征资料的患者SBC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I患者溶栓治疗后疾病感知水平与行为改变呈负相关(r=-0.384,P<0.00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IPQ评分高与ACI患者溶栓治疗后行为改变较差有关(P<0.05)。结论ACI患者溶栓治疗后疾病感知与行为改变呈负相关,高疾病感知水平的ACI患者溶栓治疗后行为改变较差。 王艳珂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溶栓 急诊救治多发伤患者的抢救与临床护理探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对急诊救治多发伤患者的抢救与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急诊救治多发伤患者60例,对其抢救与临床护理过程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急诊救治多发伤患者成功抢救率为83.3%.结论 对急诊多发伤患者尽早展开快速诊断,给予积极抗休克治疗,在急诊救治全程中给予程序化、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王艳珂关键词:急诊救治 多发伤 抢救 微信公众服务号一站式服务对门诊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及投诉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分析微信公众服务号一站式服务对门诊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及投诉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1349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门诊就诊方式分为对照组(n=671)和观察组(n=678),对照组接受常规流程就诊,观察组接受微信公众服务号一站式服务流程就诊。比较两组患者的就诊等候时间(主要包括挂号时间、就诊时间、检查时间、缴费时间等)、投诉发生率、就诊满意度(主要包括就诊环境、服务流程、就诊秩序等)。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挂号时间、就诊时间、检查时间、缴费时间均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投诉发生率(2.51%)较对照组(13.86%)低(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环境、服务流程、就诊秩序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门诊患者接受微信公众服务号一站式服务,能缩短患者的就诊等候时间,减少投诉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就诊满意度。 王艳珂 李玉巧 郭凯关键词:一站式服务 门诊 投诉 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口腔处置与护理 目的:研究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口腔处置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7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中毒时间小于3天者为甲组34例,中毒时间大于3天为乙组40例,分析两组口腔溃疡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乙组相比,有差异有统计学... 王艳珂关键词:百草枯 中毒 文献传递 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口腔处置与护理 目的:研究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口腔处置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7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中毒时间小于3天者为甲组34例,中毒时间大于3天为乙组40例,分析两组口腔溃疡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乙组相比,有差异有统计学... 王艳珂关键词:百草枯 中毒 基于思维导图的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本院急诊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45,予以基于思维导图的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和对照组(n=45,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情况、临床恢复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救治和临床恢复各项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的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中,能优化急诊流程,短时间内缓解患者胸痛症状,减少抢救期间不良事件发生. 王冉 韩雪迎 杨洋 苏萍 王艳珂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思维导图 一体化护理 急诊流程 阿替普酶溶栓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本院急诊收治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统计患者入院时、治疗7 d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并比较不同资料特征患者的NIHSS评分,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入院时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平均NIHSS评分为(12.26±3.34)分。治疗7 d后,患者的平均NIHSS评分为(8.38±2.09)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不同年龄、溶栓时间窗、基础疾病合并情况的患者,治疗7 d后的NIHS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经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后结果显示,年龄、溶栓时间窗、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均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受患者年龄、溶栓时间窗、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 王冉 韩雪迎 杨洋 苏萍 王艳珂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