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立
- 作品数:16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研究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疑似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88例,所有患者在病情确诊前均开展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验,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的应用价值。结果 88例患者金标准检测,阳性、阴性者分别63例、25例。血常规检查检出阳性58例,确诊阳性50例;全血C反应蛋白检出阳性57例,确诊阳性51例;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检出阳性63例,确诊阳性62例;检出率、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相比,单一检测均低于联合检测,P<0.05;针对确诊的63例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轻度及中度、重度感染者WBC、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均有一定的差异,即重度感染者明显高于中度与轻度,而中度高于轻度,P<0.05。结论 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即可提升诊断符合率,而且还能对疾病进行鉴别,值得推崇。
- 王立立高姝敏
-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应急能力调查
- 2025年
- 目的了解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现状,为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四川省4个县(区)的47个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现场和回顾性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调查。结果55.3%的基层医疗机构设置独立公共卫生科,设置情况与医院所在地和单位性质有关;应急人员的年龄中位数为32.97岁;应急人员学历分布前三位依次为本科(64.94%)、专科(21.95%)和中专(4.75%);应急人员专业分布前三位为临床医学(44.02%)、护理(32.11%)和中医专业(8.72%);2020年以来制定应急预案等相关政策文件数的中位数均为1个;2019—2021年对应急人员开展培训次数的中位数分别为2次、2次和3.5次;开展传染病定点救治、核酸检测、预防接种和疫情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分别占17.02%、31.91%、46.81%和82.98%。结论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具备一定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但存在公共卫生应急人员专业人才缺乏、应急预案更新不足等问题,应优化公共卫生科室设置和人员配置、将应急关口前移、完善应急预案、坚持医防融合和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 卢晓红秦晓明张光贵刘利王立立石雅莉
-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 医学检验技术在化学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评《化学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为医学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使得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加精准和高效。化学化工废水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化工废水是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中含有各种有机物、无机物以及有害物质,这些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 王立立
- 关键词:化工废水处理保护环境有害物质环保问题化学分析
- 关于成人专科《临床检验基础》教材的编写思路
- 2016年
- 成人学历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是编写本教材首先要确立的方向,其次要坚持医学成人学历教育的非零起点性、学历需求性、职业需求性、模式多样性的特点。教材的编写必须贴近成人学历教育的教学实际。适应成人学历教育的社会需要,满足成人学历教育的岗位胜任力需求。适合以中专起点的医学检验专业的所有人员。达到教师好教、学生好学、实践好用的“三好”教材。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原则,按照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写,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就编写成人《临床检验基础》这本教材时若干思路进行探讨。
- 窦迪刘琳杨钦雅王立立
- 关键词:成人专科
- 爱拉斯汀在治疗化脓性球菌感染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爱拉斯汀(Erastin)在治疗化脓性球菌感染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爱拉斯汀作为宿主定向治疗的分子可以增强宿主的免疫杀伤作用,抑制化脓性球菌在宿主体内的增殖,抑制化脓性球菌的存活,因此...
- 王立立李安龙何丹周芯旭
- 大专类医学院校现代学徒制精准教学方法应用实践
- 2024年
- 本文探讨大专类医学院校现代学徒制精准教学方法,分析现代学徒制特点优势,结合大专类医学院校教育现状,提出精准教学方法在该领域应用策略和实践案例。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方式,评价精准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学业成绩、临床技能及职业素养方面效果。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精准教学方法有效提升大专类医学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医学院校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 陈潇林芝王立立何丹
-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
- 分析在线平台在三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 2019年
- 在线教育平台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打破有重要的作用,在提升教学灵活性方面有突出的意义,所以文章就在线教育平台在三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中的运用做分析,旨在讨论其运用的方法以及效果等,从而为实践提供帮助。
- 王立立
- 关键词:临床检验基础
- 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法、细菌培养法在阴道细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查法、细菌检查法在阴道细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进行阴道细菌检查的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行PCR检查和细菌培养法检查,分析检验结果。结果:PCR检查法阳性检出率高于细菌培养法、肠球菌、棒状杆菌、加特纳菌、检出率高于细菌培养法(P<0.05)。结论:在阴道细菌检查中,PCR检查法相对于细菌培养法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其病原菌检出率更高,为细菌性阴道炎的准确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更可靠的手段。
- 王立立高姝敏
- 关键词:细菌培养法
- 新兴信息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性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调查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急性传染病防控中应用新兴信息技术的情况,为提高传染病管理与处置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5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行设计调查表和访谈提纲,开展现场调查。结果本次共发放调查表57份,有效回收55份。①26家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每家配置电脑1.8台;17家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每家配置电脑1.2台;村卫生室均采用手机进行疫情初次报告,由乡镇卫生院派人核实后实施网络直报。②县属医疗卫生机构信息技术应用每家平均3.2种,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信息技术应用每家平均1.7种,村卫生室无新兴信息技术应用。新兴信息技术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中的应用以红外线体温检测占比最高,为60.5%(26/43);5G远程会诊、GIS技术、人脸识别技术也有应用。③县(级)机构信息化经费主要投入在设备软件上,占其总经费的71.8%;而乡镇(社区)机构的经费主要投入在设备硬件上,占其总经费的72.6%。④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报告人员平均1.5人,专兼职人员基本持平;而乡镇(社区)平均1.1人,兼职人员占比高于专职人员;村医生均为法定义务报告人。结论新兴信息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急性传染病防控实践中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知识知晓率低;建议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展医务人员规范化培训,不断提升急性传染病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
- 张鉴文张涪川王立立黄川刘利周卫
-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四川秦巴山区中小学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了解四川秦巴山区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为在农村地区开展中小学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选择达州市开江县永兴镇、讲治镇、长岭镇的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一至三年级的学生,每个年级随机抽取50名同学,共1050人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有效问卷1003份,其中男生513人,女生490人。小学582人,中学421人。开江县中小学生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64.08%。男生的总知晓率为65. 01%,女生的总知晓率为6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小学的总知晓率为59.07%,初中的总知晓率为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和父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学生知晓率分别为69. 38%和70.42%,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都在家的学生总知晓率为67. 83%,留守学生的总知晓率为62. 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四川秦巴山区中小学生健康知识总知晓率偏低,母亲和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孩子健康知识知晓率越高。父母陪伴学生越多,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越高。应重视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留守儿童和父母文化较低的儿童。
- 刘琳王立立杨钦雅窦迪
- 关键词:健康知识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