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焕
- 作品数:16 被引量:25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塔中北斜坡奥陶系鹰山组岩溶型储层发育模式与油气勘探被引量:74
- 2011年
- 塔中北斜坡奥陶系鹰山组顶部的不整合面发育大规模岩溶缝洞型优质储层,目前已探明油气储量约2×108t。岩溶型储层以大型缝洞储集空间为主,贯穿于不整合面以下200m范围内,具有非均质变化的缝洞叠置连片且呈带状展布。这套储层既与岩溶古地貌相关,又受多成因、多期次成岩溶蚀、断裂裂缝、埋藏溶蚀叠加的综合控制,其中断裂和裂缝网络是岩溶水的主要渗滤通道,不整合岩溶控制了储层的横向展布规模,埋藏溶蚀是优化储集性能的关键。通过储层主控因素的深入分析,建立了储层叠合发育演化模式,综合预测了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指出在勘探中要注重不同井区之间的储层类型和主控因素之差异性,优选主控因素以对勘探进行指导。
- 杨海军韩剑发孙崇浩王福焕正岩吉云刚
- 关键词:塔中北斜坡碳酸盐岩埋藏溶蚀
- 叠合盆地碳酸盐岩复杂缝洞储层的油气差异运聚作用——塔中83井区表生岩溶缝洞体系实例解剖被引量:6
- 2010年
- 叠合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介质油气运聚机理是叠合盆地油气勘探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塔中83井区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在NE向断层与NW向断层的交会部位异常高,而随着远离断层交会部位逐渐降低,并沿构造脊展布,这一点违背传统的背斜核部富气而翼部富油的模式。基于碳酸盐岩表生岩溶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了表生岩溶缝洞体系的基本模型。在分析油气在表生岩溶缝洞体系运聚过程的基础上,认为复杂缝洞体系中油气的差异运聚原理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关键。油气在表生岩溶缝洞体系中运移时,总是要先将临近油气充注点的孔隙或缝洞充满至其溢出点后,才能继续向远处运移,并沿油气运移路径顺次充满远处的孔洞缝体系,导致:①近油气注入点富气,而远油气注入点富油;②油水关系复杂并受侧向联通通道的控制,这种模式与塔中油气的分布规律非常吻合。基于此,认为研究区断层的交会部位是油气的注入点,油气运移的主输导通道沿构造脊展布。岩溶缝洞体系差异运聚模式提示:①对缝洞体系的油气勘探应首先刻画缝洞体系的结构,在分析油气注入点和主输导通道的基础上才能对油水关系进行很好的预测;②应坚定油气注入点和主输导通道附近圈闭的勘探,不要因局部圈闭的失利而否认整个勘探区带。
- 王福焕韩剑发向才富于红枫张云峰王霞
- 关键词:叠合盆地
- 塔西南前陆盆地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
- 通过露头和少量钻井资料的研究表明,塔西南前陆盆地发育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三套主力烃源岩,可以提供良好的油气源条件.塔西南前陆盆地经历了十期盆地演化阶段,是一个多期、多种类型的复合叠合盆地,构造演化及区域构造格局受西昆仑...
- 王福焕
- 关键词:塔西南前陆盆地油气成藏
- “双碳”目标下塔里木油田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实践被引量:28
- 2022年
-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明确了方向,将加速推进新能源业务驶入发展快车道。作为传统油气企业,如何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统筹发展油气与新能源业务,其实践路线对其他油气企业的发展转型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塔里木油田提出了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系列措施,目前已编制完成《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新能源发展规划》,启动天然气加快发展工程、塔西南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塔中沙漠公路低碳示范区、轮南油田零碳示范区,实施碎屑岩老油田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提高采收率(CCUS-EOR)项目,初步形成传统能源产业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格局。实践表明,传统油气产业只有定位明确,摸清自身优势,找准自身资源特点,才能找到转型融合发展的新路,落实好“双碳”目标。
- 张晨阳王福焕魏华张大鹏缪长生皮秋梅罗日升顾乔元
- 关键词:碳封存提高采收率新能源塔里木油田
- 圈闭评价技术及其在塔里木盆地的应用被引量:8
- 1999年
- 为了探讨正确的圈闭评价技术思路,选取合理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对评价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以系统论和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按照不同探区的地质条件与勘探实际,建立圈闭评价模式的评价思路和技术方法,并在塔里木盆地某探区进行了具体应用,为该探区提供了4个有利的钻探目标。
- 吴欣松王福焕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圈闭评价油气系统
-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碳酸盐岩油气富集的地质条件被引量:19
- 2009年
- 塔中古隆起复式油气聚集区在石炭系、志留系、奥陶系及寒武系均发现了大中型油气藏。勘探开发成果与石油地质研究表明,塔中Ⅰ号坡折带大型礁滩复合体、大型风化壳岩溶储集体等是塔中富油气区大型—特大型油气田发育的重要领域;继承性古隆起是油气运聚成藏的基础;多充注点多期次泵注式大面积成藏是塔中海相碳酸盐岩整体含烃、局部富集的关键;多套优质的碳酸盐岩孔—洞—缝岩溶储层是形成大型非常规岩溶缝洞型凝析油气田的前提。塔中富油气区上奥陶统礁滩复合体、下奥陶统风化壳油气藏横向连片、纵向叠置,是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
- 王福焕王招明韩剑发于红枫吉云刚赵宽志
- 关键词:不整合岩溶储层塔里木盆地
- 柯克亚凝析油气藏的油源研究被引量:22
- 2002年
- 柯克亚原油成因复杂。笔者重点解剖了塔西南地区两套烃源岩侏罗系和二叠系的生物标志物特征 ,并厘定了区分两套烃源岩的指标 ,在此基础上 ,全面研究了柯克亚原油中生物标志物 ,认为柯克亚原油主要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 ,同时原油中检测出微量的二萜类化合物 。
- 肖中尧唐友军侯读杰张秋茶王福焕卢玉红
- 关键词:凝析油气藏生物标志化合物烃源岩二萜类化合物
- 塔里木盆地周缘凹陷带含油气特征及勘探前景被引量:1
- 2002年
- 在塔里木盆地周缘发育有8个中、新生代的凹陷,即北部的阳霞、拜城、乌什凹陷,西南的喀什、叶城凹陷,东南的民丰和若羌凹陷,以及东部的英吉苏凹陷。在东部、北部、西南部的5个凹陷中已发现油气田。周缘凹陷带发育以侏罗系为主体的烃源岩、以碎屑岩为主体的多套储盖组合以及多种成因类型的构造圈闭。从已发现油气分布特点看,主要受生烃中心、深大断裂以及构造带等因素控制。以晚期成藏为主的周缘凹陷带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特别是勘探程度很低、尚未获得突破的乌什凹陷及塔东南凹陷带也是不容忽视的勘探领域。
- 周新源王福焕晁重阳
- 关键词:凹陷带含油气特征油气勘探前景
- 塔中北部斜坡带古岩溶发育特征及演化模式被引量:17
- 2011年
- 塔中地区北部斜坡带加里东运动中期古岩溶在上奥陶统吐木休克组沉积后开始发育,至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良四段沉积后结束,古岩溶作用时间长,岩溶特征丰富而明显,可通过地质、钻井、常规测井、成像测井和地震等特征综合识别。古岩溶垂向结构自上而下可划分为表层岩溶带、垂向渗滤带、径流岩溶带和深部缓流带,其中径流岩溶带可进一步分为上、下两个亚带及过渡带。随着古地貌地势的降低,上部的岩溶带有减薄甚至不发育的趋势。古岩溶形成的缝洞体系的储集性能受古地貌及海平面变化控制,岩溶斜坡为有利勘探区带,垂向上以径流岩溶带和表层岩溶带储集性能最好,因而研究区下-中奥陶统鹰山组勘探潜力巨大。
- 屈海洲王福焕王振宇于红枫孙崇浩张云峰
- 关键词:古岩溶加里东运动奥陶系
- 阿克1井天然气气源探讨被引量:21
- 2003年
- 阿克1井是在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获得工业气流的第一口探井,与该盆地其他地区相比,其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有着独特性:干燥系数大,非烃气体含量较高,甲烷碳同位素异常重(居塔里木盆地已发现的天然气之首),稀有气体3He/4He、40Ar/36Ar比值较大。根据区域烃源岩发育特征、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和热演化史,初步确定阿克1井的气源岩以石炭系为主。
- 张秋茶王福焕肖中尧卢玉红吴懿
- 关键词:天然气气源喀什凹陷地球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