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真南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平湖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针刺
  • 2篇肩关节
  • 2篇肩周炎
  • 2篇关节
  • 1篇电针
  • 1篇电针结合
  • 1篇动脉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阴虚
  • 1篇针刺治疗
  • 1篇诊病
  • 1篇治疗肩周炎
  • 1篇生活质量
  • 1篇取穴
  • 1篇取穴治疗
  • 1篇椎动脉
  • 1篇椎动脉型
  • 1篇椎动脉型颈椎...

机构

  • 4篇平湖市中医院

作者

  • 4篇王真南
  • 1篇龚福英
  • 1篇崔煜
  • 1篇俞建强

传媒

  • 2篇新中医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4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电针结合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运用颈局部电针结合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腹针加颈局部取穴电针治疗,对照组以颈局部取穴电针治疗。观察2组治疗1疗程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后3月随访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1疗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不同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眩晕、头痛与视听障碍,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3月随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以电针结合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满意,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复发率低等优点,因而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龚福英王真南俞建强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电针腹针
基于阴虚理论指导针刺取穴治疗脑卒中后下肢偏瘫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基于阴虚理论指导针刺取穴治疗脑卒中后下肢偏瘫的临床效果及对下肢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平湖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常规组各48例。在积极控制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常规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针刺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行基于阴虚理论指导的针刺取穴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下肢肌张力、运动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平衡和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针刺组治疗总有效率87.50%(42/48),高于常规组70.83%(34/48)(P<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以及血细胞比容均降低(P<0.05),且针刺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改良Ashwoth量表(MAS)评分均降低(P<0.05),且针刺组低于常规组(P<0.05);2组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均升高(P<0.05),且针刺组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Berg平衡量表(BBS)、老年人身体移动量表(EMS)评分均升高(P<0.05),且针刺组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改良Barthel量表(MBI)、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分均升高(P<0.05),且针刺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阴虚理论指导针刺取穴治疗脑卒中后下肢偏瘫的疗效更佳,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升其下肢肌张力以及运动、平衡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王真南崔煜王育育
关键词:针刺血液流变学生活质量
交叉对应疗法治疗肩周炎
2008年
王真南
关键词:肩周炎门诊病人肩关节前病变部位
交叉对应针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78例被引量:1
2008年
王真南
关键词:针刺肩凝症肩周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