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珺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附属大兴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雷尼替丁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本研究旨在评价国产枸橼酸铋雷尼替丁三联疗法根除H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王珺
- 关键词:枸橼酸铋雷尼替丁三联疗法根除HP随机对照研究幽门螺旋杆菌奥美拉唑
- 十二指肠球部隆起病变97例内镜与病理学观察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通过病理组织学诊断探讨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内镜检查的意义。方法 收集2009年7月20日至2011年5月20日共20个月期间检查的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97例,比较内镜下诊断与病理学检查的关系。结果 ①内镜下表现可分为息肉样隆起与颗粒样增生改变两类。②病理学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包括:胃黏膜异位25例(25.8%),十二指肠慢性炎症62例(63.9%),布氏腺增生9例(9.3%),管状腺瘤1例(1.0%)。③本组病例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率为1.05%(97/9 186),与整体病例比较无性别间差异(P〉0.1);患者年龄范围在19-85岁之间。“布氏腺增生”组患者年龄与其余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0.001),管状腺瘤组因仅1例而未做比较。④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χ^2=5.12,P〉0.05);内镜其他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χ^2=23.63,P〉0.05)。⑤在十二指肠球部病变内镜观察与病理学诊断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9.68,P〈0.05),内镜下观察到的息肉样增生及颗粒样增生改变在病理学诊断的各组之间比率不同。⑥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的25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食管癌。结论 十二指肠球部隆起病变在内镜下表现为息肉样改变或颗粒样增生改变,但明确诊断需要取黏膜组织做病理学明确诊断。病理组织学可表现为胃黏膜异位、十二指肠慢性炎、布氏腺增生及腺瘤样改变。
- 张东海祁晓莉王珺商晓青刘洪波
- 关键词:十二指肠隆起病变胃黏膜内镜病理组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