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现杰

作品数:6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主义
  • 5篇自由主义
  • 2篇政治
  • 1篇新自由主义
  • 1篇学人
  • 1篇忧患
  • 1篇忧患意识
  • 1篇政治变迁
  • 1篇秩序
  • 1篇中国近代史
  • 1篇主政
  • 1篇自由主义思想
  • 1篇昙花一现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建设
  • 1篇文化派
  • 1篇民主
  • 1篇民主政治
  • 1篇民族
  • 1篇民族主义

机构

  • 6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王现杰
  • 1篇王万里
  • 1篇黄冬芳

传媒

  • 1篇柳州师专学报
  • 1篇广东农工商职...
  • 1篇温州大学学报...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年份

  • 5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寻求秩序与意义的努力——从平社学人群体建构的原因论及
2008年
平社是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的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团体。平社学人群体的建构是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消解近代中国在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层面的双重危机所作出的又一次探索和努力的结果。这一结果,不仅是淑世情怀和"五四"以来民主科学精神的延续,更是现实政治、社会环境变迁与自由主义理念及群体成员的政治参与意识共同催生的产物。平社的产生透射出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如何重构社会秩序和意义世界的思考。然而,自由主义理论的内在矛盾和现实遭遇决定了平社学人的努力又将陷入新的轮回之中。
王现杰
关键词:自由主义
《我们的政治主张》评析
2008年
《我们的政治主张》是胡适等人针对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状况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政治方案。这一方案的提出既体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工具主义理解,也反映了他们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的把握。此外,他们把实现有序的社会政治寄托在"好人"身上,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黄冬芳王现杰
关键词:工具主义新自由主义
平社及其自由主义思想研究
平社是20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由胡适、罗隆基等人组成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小团体。平社群体的建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成员的淑世精神、政治热情、共同的价值观念,构成了平社建构的内在动力和价值前提;而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王现杰
关键词:自由主义思想民主政治中国近代史
文献传递
试论平社昙花一现的原因
2008年
平社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一批从欧美留学回来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组成的团体。他们以《新月》为平台,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与思考,并提出了许多批评与建设性意见,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中国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政治状况的变迁、自由主义理念的内在矛盾、平社学人思想内在建构的限度决定了平社的命运只能是昙花一现、聚散匆匆。
王现杰王万里
关键词:政治变迁自由主义
试论平社群体建构的原因
2007年
平社群体的建构,是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消解近代中国在社会秩序和道德信仰层面的双重危机,所作出的又一次探索和努力的结果。这一结果,不仅是儒家淑世情怀和五四以来"民主、科学"精神的延续,更是当时政治、社会环境变迁与自由主义理念共同催生的产物。
王现杰
关键词:自由主义
“本位文化”派再论
2008年
通过分析"本位文化"论形成的社会心理基础和思想渊源及其对待东西方文化之关系、传统与现代之关系的立场和态度,认为"本位文化"派关于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的主张,虽有明显的保守倾向,但是出于反对当时的"西化"论调,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时期中国知识精英阶层强烈的民族本位意识和忧患意识。他们强调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反对盲目模仿外国,在固守民族本位的前提下审慎地承续和变革传统、建设中国的新文化,这在今天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王现杰
关键词:文化建设民族主义忧患意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