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燕

作品数:14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纤维化
  • 4篇肝纤维化
  • 2篇柔肝
  • 2篇小儿
  • 2篇慢性
  • 2篇护理
  • 2篇急性加重
  • 2篇和血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护理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事件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穴位
  • 1篇穴位电刺激
  • 1篇血管
  • 1篇血管事件

机构

  • 11篇成都市第五人...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成都市温江区...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王燕
  • 4篇肖雄
  • 1篇卢雪莲
  • 1篇周铭心
  • 1篇王晓波
  • 1篇王晓忠
  • 1篇杨智
  • 1篇龙霞
  • 1篇庄小芳
  • 1篇黄凌波
  • 1篇黄伟
  • 1篇张霞
  • 1篇吴桃
  • 1篇马燕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针刺研究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西藏医药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5年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方药规律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分析近5年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总体以及地理区划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2014至2018年+肝纤维化”文献并严格筛选,对研究所纳入方剂的组成药物进行方剂计量学分析,比较2014年前后的总体用药差异以及2014至2018年区划用药差异。结果:近5年抗肝纤维化中药复方,组方高频药物依次是芍药(白芍+赤芍)、丹参、黄芪、鳖甲、白术、桃仁,主要治则有健脾理气、活血升阳祛湿、滋阴软坚,组方高频药类依次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以及利水渗湿药,主要治则有解表燥湿、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滋阴活血药,西北地区更偏重滋阴补血,多用补血药、补阴药、清热凉血药,相对占比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结论:近5年抗肝纤维化中药复方、总体组方的核心治则仍为扶正化瘀祛邪,西北地区抗肝纤维化组方用药与其他地区存在不同程度差异。
延国威马燕王晓忠王燕周铭心
关键词:肝纤维化中医药方药规律聚类分析
补气活血化瘀止血方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究补气活血化瘀止血配方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行PCI的冠心病病人124例为研究对象,病人的中医症候表现为气虚血瘀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观察组给予补气活血化瘀止血配方和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安慰剂,对照组给予补气活血化瘀止血配方安慰剂和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观察两组MACE、术后出血及PCI术后第7天、第30天腺苷二磷酸(ADP)抑制率、花生四烯酸(AA)抑制率、ADP诱导的血凝块强度(MAADP)。结果观察组MACE发生率(3.2%)与对照组(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29.0%)、出血类型、出血部位与对照组出血事件发生率(24.2%)、出血类型、出血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术后30 d MAADP、ADP抑制率、AA抑制率与PCI术后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CI术后30 d MAADP与PCI术后7 d比较显著升高,PCI术后30 d ADP抑制率与PCI术后7 d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补气活血化瘀止血配方预防PCI术后出血的效果与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相似。此外,由于潜在的CYP450酶依赖性机制,补气活血化瘀止血配方对氯吡格雷的干扰作用较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小。
张丽娟王燕黄凌波杨智欧登科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后出血
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生长抑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减大柴胡汤。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肠道菌群、血清炎症因子、生化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证候中脘腹胀痛、大便黏滞不通、胸闷、发热、烦渴喜饮、小便短黄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中脘腹胀痛、大便黏滞不通、胸闷、发热、烦渴喜饮、小便短黄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肠道菌群中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肠杆菌与肠球菌数量少于治疗前,双歧杆菌与乳杆菌数量多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肠道内肠杆菌与肠球菌数量少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6、PCT、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各项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白细胞(WBC)、淀粉酶(AMS)、脂肪酶(LP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WBC、AMS、LP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治疗AP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肠道微生态及消化功能恢复,且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肖雄李姝范涛李仁东卢雪莲文赟王燕
关键词:大柴胡汤急性胰腺炎疗效肠道微生态炎症反应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小儿CT增强扫描时的护理配合,分析其对患儿不良反应的改善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接受CT增强扫描的10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儿行CT增强扫描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行CT增强扫描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CT增强扫描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护理操作能力、护理服务态度、语言沟通能力评分较对照组均更高(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行CT增强扫描时加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扫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吴桃龙霞王燕
关键词:CT增强扫描护理配合护理质量满意度
肺炎小儿咳痰困难的处理
2021年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在多种病原体以及其他因素下导致的肺部炎症,当儿童患有该疾病,就会出现咳嗽、发热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患儿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如果痰液蓄积在气管或者是机制气管内,不仅会导致呼吸道机械性阻塞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有利于细菌的大量繁殖,引发支气管痉挛和过敏性哮喘等,咳嗽不止也多由于不会排痰导致的,所以对于肺炎的患儿,排痰是小儿止咳的主要任务。
王燕
关键词:肺炎咳痰困难
成都西部地区COPD急性加重危险因素的识别与临床预测模型初步构建
2025年
目的了解成都西部地区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相关因素,并基于这些因素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在2018年1月~2022年6月期间,采用整体随机方法,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抽取确诊为COPD的40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训练集3085例与验证集1010例。训练集数据经Logistic回归筛选急性加重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绘制ROC分析模型效能。结果Logistic分析显示:COPD急性加重风险随年龄、GOLD 3-4级、病程、FEV1下降、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升高而增(P<0.05)。风险模型:Y=exp(F)/[1+exp(F)],F含上述因素权重,预测急性加重概率。所构建的风险模型鉴别训练集COPD患者是否发生急性加重的AUC为0.953(95%CI:0.903-0.985),敏感性为93.25%、特异性为90.75%。为进一步验证所得到的风险模型效能,在验证集中对该模型加以验证,AUC为0.903(95%CI:0.877-0.924),敏感性为90.74%、特异性为88.65%。结论年龄、GOLD 3-4级、病程长、FEV1低、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高是COPD急性加重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预测模型高效实用,为COPD管理提供新思路。
肖雄李姝王燕
关键词:COPD
和血柔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和血柔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抗病毒、抗纤维化效果。方法纳入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202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予恩替卡韦片,0.5 mg/d,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和血柔肝方,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2组均1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毒学应答、中医症状积分、肝脏硬度值(LSM)、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纤维化-4指数(FIB-4),并对肝纤维化疗效进行多因素分析,监测肝、肾功能。结果 2组治疗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定量、乙肝病毒基因(HBV-DNA)阳性率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率显著降低(P<0.01),但未出现HBsAg转阴。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LSM、APRI、FIB-4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差值、LSM差值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LSM分期降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女性、肝功能正常是肝纤维化疗效的正向影响因素;男性、年龄、肝功能异常是肝纤维化疗效的不利因素。2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和血柔肝方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改善病毒学应答,安全性良好。
延国威王晓忠范灵芝郭峰王燕
关键词:肝纤维化抗病毒慢性乙型肝炎
和血柔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SphK1/S1P/S1PR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观察和血柔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SphK1/S1P/S1P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大鼠每周2次颈背部皮下注射60%CCl4溶液(CCl4∶橄榄油=3∶2),剂量3 mL/kg,连续12周,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及和血柔肝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药液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4周。给药结束后分别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RT-PCR检测大鼠肝组织鞘氨醇激酶1(SphK1)、1-磷酸鞘氨醇受体3(S1PR3)、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SphK1、S1PR3、ERK1、PTEN和TGF-β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肝质量、肝系数和脾系数显著降低(P<0.01,P<0.05),血清ALT、AST含量显著增加(P<0.01),肝脏呈深褐色、无光泽,肝体缩小,包膜粗糙,散在大小不等的结节,肝小叶结构破坏,汇管区和中央静脉间有明显桥接纤维间隔形成,并伴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组织TGF-β、SphK1、TRAF2、PTEN、ERK1和S1PR3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TGF-β、SphK1、PTEN、ERK1、S1PR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肝质量、肝系数、脾质量和脾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血柔肝方高剂量组大鼠肝脏形态和肝小叶结构改善,纤维间隔明显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和血柔肝方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TGF-β、SphK1、TRAF2、PTEN、ERK1和S1PR3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TGF-β、SphK1、PTEN、ERK1、S1PR3蛋白表达显著�
王燕肖雄郭峰王晓波王晓忠
关键词:肝纤维化
新生儿护理难点及对策被引量:1
2008年
王燕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性肝纤维化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肝纤维化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就诊的NAFLD患者进行横断面分析,根据Fibro Touch所检测的肝弹性值将209例患者分为无或轻度肝纤维化组(n=112)及进展性肝纤维化组(n=97)。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发生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BMI、肝弹性值、CAP、ALT、AST、TG、Ins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各研究因素与肝纤维化相关性分析显示,脂肪肝肝纤维化与年龄、BMI、ALT、AST、TG、CAP、Ins呈正相关(P <0. 05)。非条件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CAP、ALT、TG、Ins是NAFLD进展性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 05)。结论肥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危险因素增加NAFLD患者肝纤维化的发生风险,与纤维化进展相关。
王燕马燕吴琦琦庄小芳王晓波王晓忠
关键词:NAFLD肝纤维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