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烨
-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灾害中腹部外伤的处理
- 王烨
- 关键词:灾害腹部损伤急救手术
- 放大电子肠镜在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 探讨放大电子肠镜在大肠癌癌前期病变及早期大肠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1)通过放大电子肠镜对病变表面的腺体开口形态进行观察、分型是准确、及时诊断大肠癌癌前期病变及早期大肠癌的良好诊断方法.(2)在准确检出癌前期病变及早...
- 王烨
- 关键词:放大肠镜结直肠肿瘤病理学诊断
- 文献传递
- 重视对甲状腺胸腺延伸叶的认识和处理
- 2015年
-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疾病数量明显增加,甲状腺手术量也相应增加[1-2],单侧或者双侧甲状腺全切术已经成为重要的手术方式[3],因此,需要外科医师对甲状腺的解剖和变异有充分的了解,减少甲状腺切除不彻底的发生.对锥体叶、Zuckerkandl结节、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等的解剖与辨认等很多外科医师已经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对甲状腺胸腺延伸叶(Thyrothymic extension,TTE)的认识存在不足.TTE是甲状腺下极实质向纵隔膜的延伸,是甲状腺组织发育的一种变异表现,国外对该结构的描述较少[4-9],国内尚无相关报道.
- 陶连元王烨张德俭徐青
- 关键词:胸腺甲状腺全切术外科医师甲状腺切除甲状腺下极喉返神经
- 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后脊髓损伤患者的排便状况变化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前后脊髓损伤患者排便情况的变化。方法收集2005年9月至2011年1月在北京博爱医院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的脊髓损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入选本项研究,其中18例(60.0%)大便较术前变软,18例(60.0%)排便耗时较前减少。手术后患者大便性状、排便耗时有明显变短[由术前的(20.5±20.7)min下降为术后的(13.7±9.7)min](P〈0.05),而且外伤性脊髓损伤同先天性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相比排便耗时有明显减少[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由术前(38.7±20.6)min降为术后的(19.1±9.5)min,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则由术前(10.3±6.4)min降为术后的(8.3±6.7)min,P〈0.05]。结论乙状结肠大部切除可改善脊髓损伤患者尤其是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排便状况;对需进行膀胱扩大伴严重便秘的脊髓损伤患者建议行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
- 远丽徐青廖利民马利林王磊王烨陶连元李建军
- 关键词:脊髓损伤胃肠活动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排便
- 一种伤口清创护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创护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伤口清创护理装置,其通过对手臂的固定作业,防止患者在清创过程中随意乱动,拉扯伤口,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用性较高;底盘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底盘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
- 孙凤梅徐青王烨墨淑霞杨翼泽王彦鑫
- 放大肠镜技术在大肠肿瘤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应用放大肠镜鉴别及治疗大肠肿瘤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61例患者的78个病灶进行染色后放大观察,按工藤分型进行了同步pitpattern诊断。镜下摘除或手术切除后,将放大肠镜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分析其一致性。结果放大肠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62%,敏感性为984%,特异性为857%。肠镜下对70个良性病变进行了同步微创治疗,并为决定其他8个病灶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结论通过放大电子肠镜对病变表面的腺体开口形态进行观察、分型准确,是及时鉴别大肠病变中肿瘤与非肿瘤的良好诊断方法。利用内镜可以完成对绝大部分病变的同步、微创治疗。
- 王烨李志霞安大立韩加刚高庆云
- 关键词:放大肠镜结直肠肿瘤病理
- 大鼠脊髓损伤后P物质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结肠中P物质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60只体质量(220±40)g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正常对照组(n=20)和模型组(n=20)。氯胺酮6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利用NYU脊髓打击器,以75 g·cm致伤力制作T10脊髓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4 h、1周、3周和5周时切除大鼠结肠组织制作标本,检测肠道传输功能,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和组织中的P物质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物质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脊髓损伤后出现肠道传输功能下降,且于造模后3周时肠道传输达到最低值;造模后3周时模型组血清和组织中P物质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均降低,结肠组织中P物质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也下调,与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假手术组P物质的表达是模型组的(3.12±0.51)倍(P<0.05)。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与结肠中P物质的表达降低有关。
- 龙志华高飞张锋良岳军忠王磊王烨刘文国徐青
- 关键词:脊髓损伤P物质
- 多媒体技术在康复医学专业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与改进被引量:6
- 2004年
- 高庆云王宇王烨
- 关键词:康复医学多媒体外科学
- 灾害中腹部外伤的处理
- 在重大灾害中,腹部损伤是多发伤的一部分,在现场急救中,不能孤立、局部化的看待腹部创伤,诊疗应从整体出发.心肺复苏无疑是现场急救的首要任务,控制明显的外出血,处理开放与张力性气胸以及进展迅速的脑外伤,并对伤者进行必要的抗休...
- 王烨
- 关键词:灾害腹部损伤急救手术
- 文献传递
- 放大肠镜在结直肠肿瘤样病变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应用放大肠镜诊断结直肠肿瘤样病变及指导治疗的价值。方法用放大肠镜对61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的78个病灶进行了染色后的放大观察,按工藤分型进行了腺管开口类型诊断;同步进行镜下摘除或手术切除后,将放大肠镜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分析其一致性。结果(1)依据放大肠镜所见,诊断腺瘤等肿瘤性病变,总体符合率为96.2%,敏感性98.4%,特异性85.7%;(2)依据放大肠镜的诊断,对70个(89.7%)良性病变进行了同步微创治疗;(3)结合放大观察的肠镜检查,为决定其他8个病灶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结论放大电子肠镜诊断结直肠肿瘤样病变及时、准确,利用它可以同步完成病变的微创治疗。
- 王烨李志霞安大立韩加刚吴江平
- 关键词:放大肠镜结肠直肠肿瘤肿瘤样病变结直肠病理诊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