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英

作品数:39 被引量:194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11篇医药卫生
  • 11篇农业科学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胁迫
  • 7篇教学
  • 4篇药用
  • 4篇药用植物
  • 4篇植物
  • 4篇生物学
  • 4篇细胞
  • 3篇五味子
  • 3篇细胞生物
  • 3篇细胞生物学
  • 2篇药材
  • 2篇药用植物学
  • 2篇药用植物栽培
  • 2篇栽培
  • 2篇遮荫
  • 2篇遮荫处理
  • 2篇植物栽培
  • 2篇生物合成
  • 2篇思政
  • 2篇切花

机构

  • 28篇天津中医药大...
  • 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0篇辽宁工程技术...
  • 3篇广西大学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广西药用植物...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四川省中医药...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盈科瑞(天津...

作者

  • 38篇王海英
  • 17篇王丽芝
  • 10篇马琳
  • 7篇李先宽
  • 6篇向蓓蓓
  • 5篇谭世强
  • 5篇马小军
  • 5篇张坚
  • 5篇莫长明
  • 4篇刘玲玲
  • 3篇郑艳超
  • 3篇许永华
  • 3篇张连学
  • 3篇崔秀娜
  • 3篇孙思杰
  • 2篇涂冬萍
  • 2篇冯世鑫
  • 2篇赵欢
  • 2篇白隆华
  • 2篇孔涛

传媒

  • 3篇广西植物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天津农业科学
  • 2篇中药材
  • 2篇人参研究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科学:生...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种子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罗汉果品种生育后期净光合速率变化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净光合速率(Pn)与罗汉果品质的关系。方法:以永青一号和野红一号2个生育后期的罗汉果品种为实验材料,采用C I-31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生育后期的净光合速率;用HPLC测甜苷Ⅴ。结果:永青一号的光补偿点低于野红一号,光饱和点相同。在整个生育后期永青一号的Pn、干果重和甜苷Ⅴ含量均高于野红一号。结论:净光合速率可作为评价罗汉果品质的重要辅助指标。
翟勇进马小军赖家业王海英马静莫长明
关键词:净光合速率
中微量营养元素在药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7
2024年
植物生长需要营养平衡,中微量元素同大量元素一样,是药用植物生理代谢中不可替代的必需元素,对药用植物生长和药材品质具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镁、铁、锌、硼等中微量营养元素能够促进药用植物生长发育,提高药材品质。近年来,中微肥在药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得到广泛关注。该文综合分析与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阐述了中微量元素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影响机制及其在药用植物栽培中施用情况的研究进展,提出现阶段中微肥在药用植物栽培方面的应用研究相对薄弱,并指出中药材栽培中微肥施用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药用植物栽培中微肥科学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安晓静刘尚年王海英李先恩陈彩霞
关键词:药用植物中微量元素施肥
环境因子对党参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2025年
为明确影响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有效成分含量的关键因子,该研究探究不同产区的气象、土壤等32种环境因子的作用,为党参规范化种植的产地环境选择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通过收集党参主产区(重庆、内蒙古、甘肃、山西)共27个采样点的栽培党参及其根区土壤样本,测定不同产地土壤理化指标和党参中党参炔苷、多糖的含量,分析各环境因子与党参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党参有效成分含量具有区域性差异;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党参中多糖质量分数最高,为386 mg·g^(-1);重庆市巫溪县的样品中党参炔苷质量分数最高,为2.128 mg·g^(-1)。月气温极值对党参有效成分含量产地差异的方差贡献最高,其次为土壤酶活力及有机质因子,土壤养分的方差贡献最低。不同环境因子对党参多糖和党参炔苷积累影响各异。党参多糖主要受土壤有机质、10月降水量及碱性磷酸酶活力影响,而党参炔苷主要受土壤速效氮、土壤酸性磷酸酶活力及5月、7—8月最低气温和土壤pH影响。综上,月气温极值主导党参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另外,还需关注降水量、土壤养分及磷酸酶活力的影响。
郭皓陈彩霞安晓静李先恩王海英夏忠庭
关键词:党参环境因子
miR1444a参与毛果杨对锌胁迫的响应被引量:4
2012年
miR1444a是杨树特异的miR1444家族中的一员,在植物对干旱、机械和铜等环境胁迫的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克隆得到毛果杨MIR1444a基因.该基因全长691bp,含单一外显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其启动子区存在大量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其中以前报道的5个与铜胁迫相关的CuRE元件中有4个位于转录本的5′末端,1个在转录起始点上游.qRT-PCR分析miR1444a成熟体及其靶基因PtPPO3和PtPPO6的表达与锌胁迫的关系,发现随着Zn2+浓度的增加,毛果杨根、茎、叶中miR1444a的表达均呈上升趋势,而PtPPO3和PtPPO6的表达均下降,说明miR1444a受Zn2+调控,参与毛果杨对锌胁迫的响应.
崔秀娜袁丽钗苏晓娟吴祥云王海英卢善发
关键词:微小RNA多酚氧化酶锌胁迫
HPLC法测定五味子果梗中6种木脂素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通过HPLC法测定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果梗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的含有量。方法果梗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5℃;体积流量0.9 m L/min。结果 6种木脂素在各自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98.61%~99.92%,RSD 0.12%~1.68%。五味子醇甲在67批样品中平均含有量最高,而五味子酯甲最低。栽培样品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含有量均高于野生样品,而五味子酯甲、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含有量恰好相反。小兴安岭样品中各成分含有量最高,长白山次之,辽宁省东部山区最低。结论五味子果梗中的五味子丙素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应加以关注。
郑艳超马琳张坚王丽芝王海英李先宽
关键词:五味子果梗木脂素HPLC
由点到线及面的教学设计在药用植物学野外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通过对天津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野外实践教学设计中采用由点到线及面的教与学内容设计研究,结合近两年野外实践教学效果,从药用植物学野外实践教学设计的不足、药用植物学野外实践点、线、面的教与学内容设计两方面进行探索,以期优化教学设计方案,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药用植物学野外实践教学质量。
李先宽张坚马琳陈志娟王海英向蓓蓓王丽芝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野外实践教学设计
菊芋叶叶绿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从菊芋叶中提取的天然叶绿素是一种安全无毒的食用色素。本文对菊芋叶叶绿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同时还研究了光照、pH值、氧化剂、还原剂、常用食品添加剂、各种金属离子等对菊芋叶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为菊芋叶叶绿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玲玲王海英孔涛
关键词:菊芋叶绿素稳定性
缺磷胁迫对小麦幼苗地上部分膜脂组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磷脂酰甘油(PG)是类囊体膜中唯一的磷脂。本研究以小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缺磷胁迫对小麦幼苗地上部分的膜脂组成及光合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磷导致PG含量下降和双半乳糖甘油二酯(DGDG)及硫代异鼠李糖甘油二酯(SQDG)含量上升。但各种甘油酯的脂肪酸组成变化不显著。尽管缺磷使小麦地上部分的PG含量下降了49%,但其光合气体交换能力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都没有受到显著影响,表明磷脂含量的降低可为其它不含磷的膜脂含量的升高(SQDG)所弥补,从而保证了植物体在磷缺乏状态下也可维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王海英张红梅
关键词:小麦膜脂脂肪酸光合特征磷胁迫
低温胁迫对辽西地区3个大扁杏品种生理生化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以大扁杏品种丰仁、果仁、超仁的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冷冻处理,对3个大扁杏品种的抗寒性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下降,3个大扁杏品种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大致呈现"升-降-升-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呈"S"形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温度降低而减少。综合指标分析表明,超仁的抗寒性最强,其次是果仁,这与相同低温处理条件下3个品种枝条表现出的外部受伤情况相吻合,说明这些指标可以作为大扁杏抗寒性评价的依据。
孙晶晶王海英崔秀娜赵富宝
关键词:大扁杏抗寒性低温胁迫生理指标
浅析如何在教学互动中“悄无声息”融入思政元素——以细胞生物学为例
2023年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近两年来获得广泛关注,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然而,当教师们试图开展课堂思政教育时,有些学生产生了逆反和排斥情绪。师生互动是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如何重新梳理专业课知识点,挖掘知识点中的价值内涵融入思政元素,如何将思政元素与各种教学互动方式相融合,从而将价值观引导和塑造巧妙的渗透于知识传授之中,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向蓓蓓马琳王海英王丽芝王艳
关键词:专业课细胞生物学教学互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