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权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冶金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电池
  • 2篇定向凝固
  • 2篇氧化铟
  • 2篇氧化铟锡
  • 2篇氧化铟锡薄膜
  • 2篇原铝
  • 2篇凝固
  • 2篇偏析
  • 2篇偏析法
  • 2篇锂离子
  • 2篇锂离子电池
  • 2篇离子
  • 2篇离子电池
  • 2篇锰酸锂
  • 2篇光电
  • 2篇光电性
  • 2篇光电性能
  • 2篇PET
  • 2篇ITO
  • 1篇电池正极

机构

  • 6篇大连工业大学
  • 3篇锦州新世纪石...
  • 1篇芜湖恒耀汽车...

作者

  • 6篇王海权
  • 5篇胡志强
  • 5篇于洋
  • 3篇杨坤
  • 1篇姜妍彦
  • 1篇刘贵山
  • 1篇徐书林

传媒

  • 3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材料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原铝旋转偏析净化工艺原理及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旋转偏析是一种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的物理冶金方法。该方法具有杂质祛除效果好、提纯时间短、可实现工业规模化生产等优点,并且在日本的铝、硅提纯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使用该方法对工业原铝进行提纯,其提纯的纯度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阐述了旋转偏析法的原理、工艺过程及提纯效果,总结了日本旋转偏析法从1984年至今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偏析法提纯前景作出展望。
于洋胡志强王海权张海涛
关键词:原铝定向凝固提纯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随着现代的科技进步锰酸锂材料(尖晶石型)因其价格的相对较低、安全性好、高电压等特点,受到大家普遍重视,并有和其它锂离子正极材料并驾齐驱之势,近些年的情况尤其如此,能源的严峻,使得锰酸锂材料的重要性也不断提高。大量的研究表...
王海权
关键词:锰酸锂锂离子电池包覆改性掺杂改性
文献传递
不同基底的ITO薄膜制备及其光电性能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脉冲磁控溅射法在石英基底和柔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上分别制备了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不同基底上ITO薄膜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研究了溅射气压、溅射时间和衬底温度等工艺条件对不同基底上制备的ITO薄膜的光透过率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工艺条件下,石英玻璃上ITO薄膜的最佳方块电阻为13.3Ω,可见光透过率为91%;PET上ITO薄膜的最佳方块电阻为15Ω,可见光透过率为85%。二者相比,石英基底上ITO薄膜的光电性能更佳,膜表面的致密度、均匀性更好。
杨坤胡志强王海权于洋张海涛王志昕
关键词:石英PET氧化铟锡薄膜
尖晶石型锰酸锂的复合掺杂改性被引量:5
2014年
以固相烧结法制备的尖晶石型锰酸锂为基础,对其结构中掺杂复合非金属元素B和F,合成了B、F掺杂的尖晶石。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电化学分析方法对试样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B、F包覆的锰酸锂与纯锰酸锂的X射线衍射结果相似,波峰尖锐且峰值高;随着B的掺入,尖晶石作为正极材料充放电的循环性能得到了提高,但是其初始容量较低,仅为102.3mA·h/g。随着加入复合非金属元素B和F,样品的初始容量提高到了110.9mA·h/g,5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3.14%。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掺杂有效提高了锰酸锂的电化学性能。
王海权胡志强于洋杨坤刘华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锰酸锂掺杂尖晶石
PET衬底上ITO薄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能被引量:4
2014年
用脉冲磁控溅射法在柔性衬底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上制备了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薄膜,研究了溅射气压、时间和衬底温度等工艺条件对IT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薄膜的物相结构与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薄膜的平均晶粒尺寸随衬底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溅射时间增加时,方块电阻与光透过率均减小;当衬底温度升高时,方块电阻减小,可见光透过率增大。
杨坤胡志强徐书林王海权于洋刘贵山姜妍彦张海涛
关键词:氧化铟锡薄膜PET
原铝旋转偏析法净化工艺被引量:3
2015年
依据偏析法提纯原理,运用坩埚中存在稳定的温度梯度和减少富集层厚度特性,自行设计一台旋转偏析装置,利用该仪器对工业原铝进行大量的旋转偏析提纯实验。结果表明,净化铝在整个结晶过程中由内向外相当于一个定向凝固过程,共晶杂质由内向外不断排放而包晶杂质与其相反。同时该仪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共晶杂质的含量和相应的有效分凝系数,且随着转速的提高其提纯效果越明显。
于洋胡志强王海权张海涛王志昕
关键词:定向凝固
共1页<1>
聚类工具0